香茗一杯含山翠,
幽泉野径和风随。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游人醉。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等发动平江起义所部编为红五军
1944年7月22日,美军观察组考察延安
1952年7月22日,埃及七月革命爆发
1954年7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驱逐舰大队在青岛正式命名
1970年7月22日,成昆铁路建成通车
1996年7月22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
史上八大“茶痴”
痴心有很多种,红楼梦里黛玉葬花,那个是痴到极点了。所以贪嗔痴,佛经上称其为三毒,是使我们不能悟道,不能超凡入圣的三毒。
自古古人做痴人,不乏情痴,路痴。当然茶界当中也有茶痴。在我国历史上对于茶叶的爱慕到痴的境界便有这么几位。
1、陆羽
陆羽(约733—约804),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唐代茶学家,被称为“考察茶事”,游历巴川蜀峡,一路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辨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经过长年的积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得以面世,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2、卢仝
卢仝(公元约795-公元835) ,唐代诗人,初唐四杰卢照邻之孙。卢仝好茶成癖,诗风浪漫且奇诡险怪,人称“卢仝体”。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
卢仝的《七碗茶歌》也在海外广为传颂,并逐渐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茶道。
3、皮日休
皮日休(约公元838年—约公元883年),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晚唐诗人、文学家。晚唐著名文学家,精通茶事,善写茶诗,他自制了一套精美的“袭美茶具”,写过《茶中杂咏》,为今人了解唐代茶园、茶舍、茶农、茶具以及茶业的种植、焙制、烹饮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4、李清照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都是茶道中人,他们旅居青州时常以茶为戏:“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一边饮茶,一边记忆学习,此乃“饮茶助学”也。
5、张岱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一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剑老人、古剑陶庵、古剑陶庵老人、古剑蝶庵老人,晚年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绵竹(故自称“蜀人”),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
曾戏谑地自称“茶淫枯虐”。他曾联合乡人,对家乡一款没落的贡茶进行改造,使得此茶名声大噪,并更名为“兰雪茶”,后重新雄踞江南第一名茶的宝座。
6、乾隆
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微服私访的同时也饮遍了江南的名茶。乾隆一生嗜茶,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
85岁高龄时,乾隆欲退隐让位,有大臣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回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也!”
7、蒲松龄
蒲松龄久居乡间,知识渊博,他自制了菊桑茶,具有补肾、抗衰老的药效。
他在家乡设了一个茅草茶寮,为过往行人义务供茶,饮茶者不需付茶钱,只需口传故事和传说。
8、汪士慎
“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是“八怪”中与茶结缘最深的一位。他一生品茶无数,对各种茶叶的形状和味道了如指掌,闭着眼睛品茶都能说出茶叶的产地,甚至是几时采摘的茶叶。他有个癖好,煮茶的水只取三种,分别是山泉、雪水和花须水。他从不喝泡茶,而是用专门的茶具煎茶。
香茗一杯含山翠,
幽泉野径和风随。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游人醉。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等发动平江起义所部编为红五军
1944年7月22日,美军观察组考察延安
1952年7月22日,埃及七月革命爆发
1954年7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驱逐舰大队在青岛正式命名
1970年7月22日,成昆铁路建成通车
1996年7月22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
史上八大“茶痴”
痴心有很多种,红楼梦里黛玉葬花,那个是痴到极点了。所以贪嗔痴,佛经上称其为三毒,是使我们不能悟道,不能超凡入圣的三毒。
自古古人做痴人,不乏情痴,路痴。当然茶界当中也有茶痴。在我国历史上对于茶叶的爱慕到痴的境界便有这么几位。
1、陆羽
陆羽(约733—约804),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唐代茶学家,被称为“考察茶事”,游历巴川蜀峡,一路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辨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经过长年的积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得以面世,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2、卢仝
卢仝(公元约795-公元835) ,唐代诗人,初唐四杰卢照邻之孙。卢仝好茶成癖,诗风浪漫且奇诡险怪,人称“卢仝体”。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
卢仝的《七碗茶歌》也在海外广为传颂,并逐渐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茶道。
3、皮日休
皮日休(约公元838年—约公元883年),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晚唐诗人、文学家。晚唐著名文学家,精通茶事,善写茶诗,他自制了一套精美的“袭美茶具”,写过《茶中杂咏》,为今人了解唐代茶园、茶舍、茶农、茶具以及茶业的种植、焙制、烹饮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4、李清照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都是茶道中人,他们旅居青州时常以茶为戏:“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一边饮茶,一边记忆学习,此乃“饮茶助学”也。
5、张岱
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一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陶庵老人、蝶庵、古剑老人、古剑陶庵、古剑陶庵老人、古剑蝶庵老人,晚年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绵竹(故自称“蜀人”),明清之际史学家、文学家。
曾戏谑地自称“茶淫枯虐”。他曾联合乡人,对家乡一款没落的贡茶进行改造,使得此茶名声大噪,并更名为“兰雪茶”,后重新雄踞江南第一名茶的宝座。
6、乾隆
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微服私访的同时也饮遍了江南的名茶。乾隆一生嗜茶,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
85岁高龄时,乾隆欲退隐让位,有大臣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回曰:“君不可一日无茶也!”
7、蒲松龄
蒲松龄久居乡间,知识渊博,他自制了菊桑茶,具有补肾、抗衰老的药效。
他在家乡设了一个茅草茶寮,为过往行人义务供茶,饮茶者不需付茶钱,只需口传故事和传说。
8、汪士慎
“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是“八怪”中与茶结缘最深的一位。他一生品茶无数,对各种茶叶的形状和味道了如指掌,闭着眼睛品茶都能说出茶叶的产地,甚至是几时采摘的茶叶。他有个癖好,煮茶的水只取三种,分别是山泉、雪水和花须水。他从不喝泡茶,而是用专门的茶具煎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