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之名简意赅,
名从自然意中来。
地域形态皆可取,
传说故事亦可概。
中药的产生源远流长,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药称谓虽属神奇,但考究其名的来历,都有它的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中药命名的主要方法有多种,有以药物生长和采收时间、产地、人名、形态、颜色、气味、入药部分、民间传说故事、外来药物、因避俗雅化而命名等。
1、以时间命名
如迎春花,因早春开花,故得其名。半夏,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夏季过了一半,故得其名。夏天无,由于它的地上部分一到初夏季节就枯萎而难觅其踪,故得名“夏天无”。冬青子因冬季采摘其成熟果实而得名。万年青因四季常青而得名。
2、以产地命名
在药名前标识产地、生长环境等字样。如高良姜,陶弘景云:“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李时珍进一步考证:“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汉为高凉县……则高良当作高凉也。”再如代赭石,《名医别录》曰:“出代郡者,名代赭。”李时珍云:“赭,赤石也。代,即雁门也。”其他如巴豆生巴郡川谷,阿胶出山东东阿,党参出山西上党而得名。这些药物都具有产地的标记。
3、以人名命名
如活血通经药刘寄奴,“相传南朝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早年微贱时于山中砍伐荻草,遇一大蛇而射之,蛇遁去。明日往寻之,闻榛树林中有杵臼声,见青衣童子数人在捣草药,且云其主被刘寄奴射伤,捣药为之敷伤。刘上前叱散之,收取草药而返。后遇金疮敷之即愈。后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此故事记载于《南史·宋武帝本纪》,《本草纲目》卷十五“刘寄奴草”亦收录。
4、以形态命名
如牛膝,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又如贯众,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此草茎叶如凤尾,其根一本,而众贯之,故草名凤尾,根名贯众。”
5、以颜色命名
中药各自具有天然的颜色,因此药物的颜色就成为药名的来源之一。如青色的有大青叶、青蒿、青黛、青果、青礞石等;红色的有红花、赤芍、丹参、红枣等;黄色的有黄柏、黄连、黄芩、蒲黄等;白色的有白芷、白术、白薇、白及等;黑色的有黑豆、黑丑、黑芝麻等;紫色的有紫草、紫花地丁等。
6、以气味命名
按气命名者,如木香原名蜜香,《本草纲目》云:“因其香气如蜜也。”而臭梧桐、鱼腥草则因其特殊之气而得名。据味命名者,有酸味的酸枣仁,苦味的苦参,甜味的甘草,辣味的细辛,咸味的咸秋石等,皆以味而得名。又有五味子,《新修本草》云:“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
7、以入药部位命名
植物以根入药的有葛根、山豆根(根及根茎)等;以藤入药的有海风藤、大血藤、夜交藤、鸡血藤等;以木质部分入药的有苏木等;以皮入药的有陈皮、五加皮、地骨皮等;以叶入药的有艾叶、苏叶、淡竹叶、侧柏叶等;以花入药的有菊花、玫瑰花、旋覆花等;以种子入药的有马钱子、葶苈子、白芥子等。
8、以民间传说命名
中国古代流传着大量与医药有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这些故事传说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经文人学者加工后,以书面形式载录于史书、笔记、稗传,医药学家又将其引入医药著作,使之成为公认的药名来源。如收涩止血药禹余粮,相传与大禹有关。《本草纲目》卷十引宋代陈承《本草别说》:“禹余粮,会稽山中出者甚多。彼人云:‘昔大禹会稽于此,余粮者,本为此耳。’”又引《博物志》:“世传禹治水,弃其所余食于江中而为药。”从中看到民俗文化对药物命名的影响和作用。
9、以外来药物而命名
不少外域传入中国的药物,往往冠以外域的标记。从其“胡”“海”“番”“洋”等特别标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外域药物传入的时代及方域。冠以“胡”字的药物,多为两汉、西晋时由丝绸之路传入,如胡豆、胡荽、胡芦巴等。冠以“海”字(除指明产于海洋外)的药物,多为南北朝后由海路引进,如海棠、海枣、海风藤、海桐皮等。冠以“番”字的药物,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外国来华贸易的商船)自南域引入,如番茄、番椒、番泻叶等;冠以“舶”字,如舶硫黄、舶乳香等。冠以“洋”字的药物,多为清代从海外引入,如洋参、洋姜、洋葱、洋芋等。
10、因避俗而命名
古代讳饰文化对药物命名亦有一定的影响,不少药物因避俗语秽词而雅化其名。中药多为天然物品,取材范围甚广,一些日常废秽之物亦常取之入药。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曾说:“牛嫂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然而此类药名若以书面形式载入书中未免有俗、秽之嫌,故古代医家每每隐去俗称,雅化其名。如鸽粪,因其屎皆向左盘曲,而称作左盘龙。
中药之名简意赅,
名从自然意中来。
地域形态皆可取,
传说故事亦可概。
中药的产生源远流长,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药称谓虽属神奇,但考究其名的来历,都有它的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中药命名的主要方法有多种,有以药物生长和采收时间、产地、人名、形态、颜色、气味、入药部分、民间传说故事、外来药物、因避俗雅化而命名等。
1、以时间命名
如迎春花,因早春开花,故得其名。半夏,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夏季过了一半,故得其名。夏天无,由于它的地上部分一到初夏季节就枯萎而难觅其踪,故得名“夏天无”。冬青子因冬季采摘其成熟果实而得名。万年青因四季常青而得名。
2、以产地命名
在药名前标识产地、生长环境等字样。如高良姜,陶弘景云:“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李时珍进一步考证:“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汉为高凉县……则高良当作高凉也。”再如代赭石,《名医别录》曰:“出代郡者,名代赭。”李时珍云:“赭,赤石也。代,即雁门也。”其他如巴豆生巴郡川谷,阿胶出山东东阿,党参出山西上党而得名。这些药物都具有产地的标记。
3、以人名命名
如活血通经药刘寄奴,“相传南朝宋高祖刘裕,小字寄奴,早年微贱时于山中砍伐荻草,遇一大蛇而射之,蛇遁去。明日往寻之,闻榛树林中有杵臼声,见青衣童子数人在捣草药,且云其主被刘寄奴射伤,捣药为之敷伤。刘上前叱散之,收取草药而返。后遇金疮敷之即愈。后人因称此草为刘寄奴。”此故事记载于《南史·宋武帝本纪》,《本草纲目》卷十五“刘寄奴草”亦收录。
4、以形态命名
如牛膝,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又如贯众,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此草茎叶如凤尾,其根一本,而众贯之,故草名凤尾,根名贯众。”
5、以颜色命名
中药各自具有天然的颜色,因此药物的颜色就成为药名的来源之一。如青色的有大青叶、青蒿、青黛、青果、青礞石等;红色的有红花、赤芍、丹参、红枣等;黄色的有黄柏、黄连、黄芩、蒲黄等;白色的有白芷、白术、白薇、白及等;黑色的有黑豆、黑丑、黑芝麻等;紫色的有紫草、紫花地丁等。
6、以气味命名
按气命名者,如木香原名蜜香,《本草纲目》云:“因其香气如蜜也。”而臭梧桐、鱼腥草则因其特殊之气而得名。据味命名者,有酸味的酸枣仁,苦味的苦参,甜味的甘草,辣味的细辛,咸味的咸秋石等,皆以味而得名。又有五味子,《新修本草》云:“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
7、以入药部位命名
植物以根入药的有葛根、山豆根(根及根茎)等;以藤入药的有海风藤、大血藤、夜交藤、鸡血藤等;以木质部分入药的有苏木等;以皮入药的有陈皮、五加皮、地骨皮等;以叶入药的有艾叶、苏叶、淡竹叶、侧柏叶等;以花入药的有菊花、玫瑰花、旋覆花等;以种子入药的有马钱子、葶苈子、白芥子等。
8、以民间传说命名
中国古代流传着大量与医药有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这些故事传说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部分,经文人学者加工后,以书面形式载录于史书、笔记、稗传,医药学家又将其引入医药著作,使之成为公认的药名来源。如收涩止血药禹余粮,相传与大禹有关。《本草纲目》卷十引宋代陈承《本草别说》:“禹余粮,会稽山中出者甚多。彼人云:‘昔大禹会稽于此,余粮者,本为此耳。’”又引《博物志》:“世传禹治水,弃其所余食于江中而为药。”从中看到民俗文化对药物命名的影响和作用。
9、以外来药物而命名
不少外域传入中国的药物,往往冠以外域的标记。从其“胡”“海”“番”“洋”等特别标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外域药物传入的时代及方域。冠以“胡”字的药物,多为两汉、西晋时由丝绸之路传入,如胡豆、胡荽、胡芦巴等。冠以“海”字(除指明产于海洋外)的药物,多为南北朝后由海路引进,如海棠、海枣、海风藤、海桐皮等。冠以“番”字的药物,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外国来华贸易的商船)自南域引入,如番茄、番椒、番泻叶等;冠以“舶”字,如舶硫黄、舶乳香等。冠以“洋”字的药物,多为清代从海外引入,如洋参、洋姜、洋葱、洋芋等。
10、因避俗而命名
古代讳饰文化对药物命名亦有一定的影响,不少药物因避俗语秽词而雅化其名。中药多为天然物品,取材范围甚广,一些日常废秽之物亦常取之入药。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曾说:“牛嫂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然而此类药名若以书面形式载入书中未免有俗、秽之嫌,故古代医家每每隐去俗称,雅化其名。如鸽粪,因其屎皆向左盘曲,而称作左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