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智慧无限量,
内外全科妙语扬。
医药文化根深远,
我辈传承耀祖光。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医学谚语是古人对医理之精粹、临证之心得的概括总结。本文意在通过下文的十个中医药谚语,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意思是说,要确保小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肺、脾、肾常不足,心、肝常有余。小儿脾胃运化功能不够强,虽然需要水谷营养,却不能多吃,否则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小儿肺很娇嫩,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故应注意不要受凉感冒。但穿得过暖,孩子容易出汗,反而容易受凉,引发风寒感冒、肺炎等疾病,且往往容易反复,不易痊愈。所以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2、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寒从脚起”,意思是说,人的脚部在肢体末端,阳气不容易到达,因此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袭,特别是严冬季节,双脚会倍感寒冷。所以冬天要注意足部保暖,用热水泡脚,按摩足部等,增强身体抵抗力。“病从口入”,是指饮食不洁或不节(过饥或过饱),最容易损伤脾胃,导致疾病。所以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调和、适宜,防止病菌侵入。
3、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人在大饥时,脾胃虚弱,纳化功能差,此时如果进食过多,会造成食物不化,结滞于胃肠内,造成胃胀,重者可致人死亡;人大渴时,心肾功能减弱,此时若大量喝水,水饮积聚于体内,影响肺、脾、肾功能,致使气血失常,严重时会造成猝死。
4、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是药三分毒”,再滋补的药使用不当也会给脾胃增添负担;食物吃得多了,非但起不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容易造成营养过剩、虚火上升。而保持乐观的处世态度,保持好心情,可以气血顺畅,百病不生,远胜于服补药和食补。
5、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意思是说,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冻一点,有利于身体健康,不容易生病。“春捂”,是指春天气候乍暖还寒, 早晚及室内外温差大, 加之常有春寒侵袭, 因此春天尤宜注意防风保暖, 衣服宜渐减, 不宜顿减。“秋冻”,指立秋后天气转凉,不要急于增添过多的衣服,此时可以加强锻炼,从而促进气血运行,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当然,春捂秋冻有讲究,要适度,不捂不冻不行,捂过头冻过头也不行。
6、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意思是说,鱼味道鲜美,但多吃容易导致内热蓄积,即“生火”;肉美味可口,多吃则会导致体内津液代谢失常,产生痰浊,即“生痰”。一般来说,鱼、虾、蟹和各种肉食,长期食用都可助湿生痰,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新鲜蔬菜以及豆制品,则可补助气阴,助养脾胃,通调水道,有利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平衡。所以,在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适当减少肉、鱼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豆制品,有利于身体健康。
7、冬令进补,来年打虎
我国民间历来有冬令进补的习俗,中医认为,寒为阴邪,人体受外界影响,阴气也相应增加,伤及人体的阳气。此时人体为抵抗寒气,需要储存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同时,冬季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当然,不能盲目进补,要因人而异,对症进补,同时,脾胃虚弱者、小儿等人群不宜进补。
8、冬不坐石, 夏不坐木
“冬不坐石”是因为冬季气候寒冷,且金石属阴沉降,乃痼冷之物。中医认为, 冬季养生应以敛阴护阳为主, 如果久坐石凳, 寒凉之气侵入人体, 会导致脏腑代谢失调, 尤其容易伤及肾脏。“夏不坐木”是因为夏天气温高, 潮湿闷热, 露天的木质椅凳由于露打雨淋, 含水分较多,且木属阳升发, 如果久坐木凳,易受湿热侵袭阻遏气机, 损伤阳气, 伤害脾胃功能, 导致消化不良。
9、没事常走路, 不用进药铺
散步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之一,走路时四肢自然而协调的动作,可促使气血流通、经络畅达,利关节而养筋骨,调百脉而畅神志。同时,适当的行走能够对足底重要穴位——涌泉穴起到按摩作用,涌泉乃肾之所出,可灌溉周身各处,对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具有重要作用。
10、笑一笑,十年少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 笑能解忧、安神定气,经常笑一笑,保持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不烦不恼,能够养正气,促进气血周流、筋脉通利,预防疾病,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
古人智慧无限量,
内外全科妙语扬。
医药文化根深远,
我辈传承耀祖光。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医学谚语是古人对医理之精粹、临证之心得的概括总结。本文意在通过下文的十个中医药谚语,加强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意思是说,要确保小儿平安健康,就不能给孩子吃得太饱、穿得太暖。中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肺、脾、肾常不足,心、肝常有余。小儿脾胃运化功能不够强,虽然需要水谷营养,却不能多吃,否则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小儿肺很娇嫩,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故应注意不要受凉感冒。但穿得过暖,孩子容易出汗,反而容易受凉,引发风寒感冒、肺炎等疾病,且往往容易反复,不易痊愈。所以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2、寒从脚起,病从口入
“寒从脚起”,意思是说,人的脚部在肢体末端,阳气不容易到达,因此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袭,特别是严冬季节,双脚会倍感寒冷。所以冬天要注意足部保暖,用热水泡脚,按摩足部等,增强身体抵抗力。“病从口入”,是指饮食不洁或不节(过饥或过饱),最容易损伤脾胃,导致疾病。所以要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调和、适宜,防止病菌侵入。
3、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人在大饥时,脾胃虚弱,纳化功能差,此时如果进食过多,会造成食物不化,结滞于胃肠内,造成胃胀,重者可致人死亡;人大渴时,心肾功能减弱,此时若大量喝水,水饮积聚于体内,影响肺、脾、肾功能,致使气血失常,严重时会造成猝死。
4、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是药三分毒”,再滋补的药使用不当也会给脾胃增添负担;食物吃得多了,非但起不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容易造成营养过剩、虚火上升。而保持乐观的处世态度,保持好心情,可以气血顺畅,百病不生,远胜于服补药和食补。
5、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意思是说,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冻一点,有利于身体健康,不容易生病。“春捂”,是指春天气候乍暖还寒, 早晚及室内外温差大, 加之常有春寒侵袭, 因此春天尤宜注意防风保暖, 衣服宜渐减, 不宜顿减。“秋冻”,指立秋后天气转凉,不要急于增添过多的衣服,此时可以加强锻炼,从而促进气血运行,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当然,春捂秋冻有讲究,要适度,不捂不冻不行,捂过头冻过头也不行。
6、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
意思是说,鱼味道鲜美,但多吃容易导致内热蓄积,即“生火”;肉美味可口,多吃则会导致体内津液代谢失常,产生痰浊,即“生痰”。一般来说,鱼、虾、蟹和各种肉食,长期食用都可助湿生痰,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新鲜蔬菜以及豆制品,则可补助气阴,助养脾胃,通调水道,有利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平衡。所以,在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适当减少肉、鱼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豆制品,有利于身体健康。
7、冬令进补,来年打虎
我国民间历来有冬令进补的习俗,中医认为,寒为阴邪,人体受外界影响,阴气也相应增加,伤及人体的阳气。此时人体为抵抗寒气,需要储存更多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同时,冬季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消耗相对减少,冬令进补能够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储存于体内,从而扶正固本,增强抵抗力。当然,不能盲目进补,要因人而异,对症进补,同时,脾胃虚弱者、小儿等人群不宜进补。
8、冬不坐石, 夏不坐木
“冬不坐石”是因为冬季气候寒冷,且金石属阴沉降,乃痼冷之物。中医认为, 冬季养生应以敛阴护阳为主, 如果久坐石凳, 寒凉之气侵入人体, 会导致脏腑代谢失调, 尤其容易伤及肾脏。“夏不坐木”是因为夏天气温高, 潮湿闷热, 露天的木质椅凳由于露打雨淋, 含水分较多,且木属阳升发, 如果久坐木凳,易受湿热侵袭阻遏气机, 损伤阳气, 伤害脾胃功能, 导致消化不良。
9、没事常走路, 不用进药铺
散步是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之一,走路时四肢自然而协调的动作,可促使气血流通、经络畅达,利关节而养筋骨,调百脉而畅神志。同时,适当的行走能够对足底重要穴位——涌泉穴起到按摩作用,涌泉乃肾之所出,可灌溉周身各处,对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具有重要作用。
10、笑一笑,十年少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 笑能解忧、安神定气,经常笑一笑,保持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不烦不恼,能够养正气,促进气血周流、筋脉通利,预防疾病,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