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我叫紫禁城,今年600岁
2020-09-16

昔日皇都紫禁城,

殿宇丽雄气势宏。

今时故宫博物院,

华夏文明盛世衡。

历史上的今天

1908年9月16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立

1935年9月16日,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

1948年9月16日,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

1993年9月16日,北京申办奥运代表团启程

1994年9月16日,兰新铁路复线全线铺通


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本身就是中华国宝,也是杰出的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曾居住过24个皇帝,既是朝廷举行大典和君臣议政、处理政事、行使权力的场所,也是皇帝和后妃、皇子们居住、游玩的地方3000米长、10米高的宫墙,包裹着宫室、园囿、祭坛、寺观及王府等,俨然是一座森严壁垒的城堡,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和优秀传统。


故宫起源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及建立者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但故宫却不是他建造的。

公元1368年朱元璋统一全国后,建立了明朝,定都于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直到朱元璋驾崩后,皇长孙朱允炆继位,由于朱元璋生前的封王制度导致了后来的“靖难之役”,让分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抢了皇位。 


朱棣当上皇帝后,听取了大臣的说法:“北平是圣上的龙兴之地,而且呈虎踞龙舟之势,可以用来控制四夷,平定天下,是真正的帝王之都”,最后朱棣决定迁都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公元1406年朱棣正式下诏开始兴建北平的宫殿,也就是现在的故宫,在故宫的整个修建过程中,总共征集了30多万工匠,动用了近百万的民工,花费了14年的时间才把故宫修建好;其中修建的木材、石材等建筑材料都来源于全国各地,此项工程十分的浩大,花费的金钱财力也十分的巨大。


公元1420年故宫正式修建完成后,次年朱棣带着文武百官正式迁都北平,就这样,故宫一直保存到了今天,虽然其中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争,翻修,但最终还是得以保存了下来。


故宫为何称为紫禁城?

紫禁城又名“紫金城”或“宫城”,现称故宫。它的名字来自“紫微星”,紫微星属土,在五方属中,古人相信紫微星位于苍穹的中心。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同时又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因而得名。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是指紫微垣。紫微垣居三垣之中,又称紫微宫、紫宫,古人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其实,紫微垣(紫微星)就是北极星,在地球上观测,北极星的位置和亮度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古代的科学家们便认为它是恒久不变的,也正因为如此,北极星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论语·为政》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观象玩占》载:“北极星在紫微宫中,一曰北辰,天之最尊星也。其纽星天之枢也。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极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因此,北极星也就成了“帝星”。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主宰宇宙的“天帝”住在天宫中,而天宫当然应该在天空的正中央,所以天宫应在紫微垣上,故天帝居住的天宫就被称为“紫宫”,《广雅·释天》曰:“天宫谓之紫宫”。

秦始皇造咸阳宫,就曾命名为“紫霄宫”,把他的宫殿比拟于天帝的居所。“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慎官员四海分”。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讲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都自比为“天子”,既然“天帝”住在天上的“紫宫”,那么天子在人间的住所也应该可以称为“紫宫”。此外,皇帝居住的皇宫四周警戒森严,有严格的宫禁,不是寻常百姓可以随便出入的,否则就是“犯禁”。因此,“紫宫”也就成了一座“禁城”,合起来称呼,就是“紫禁城”。  


故宫设计思想

故宫的设计理念是按照《周礼》、《易经》和风水学三位一体的思想构建的。


《周礼》在古代相当一部宪法,是儒家礼治思想的核心,在故宫的设计当中前朝后廷,左祖右社,五门三朝和六宫六寝等都是传统的一些制度;《易经》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核心阴阳五行八卦思想也被风水思想所借用。前朝所设文、武二楼,后庭东、西六宫的坤卦平面布局,就把《易经》思想引入其中;风水学思想亦被运用其中,寻龙点穴分辨龙脉,发脉于昆仑而结穴于天寿山,天寿山为其龙脉所凝结,龙脉至此,乃落平洋,方广千余里。

点穴于紫禁城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形成天地阴阳交会的形局,建造交泰殿乃紫禁城之龙穴。枕山襟水,使紫禁城处于山水的环抱之中。


故宫:我叫紫禁城,今年600岁

昔日皇都紫禁城,

殿宇丽雄气势宏。

今时故宫博物院,

华夏文明盛世衡。

历史上的今天

1908年9月16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立

1935年9月16日,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

1948年9月16日,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

1993年9月16日,北京申办奥运代表团启程

1994年9月16日,兰新铁路复线全线铺通


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本身就是中华国宝,也是杰出的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曾居住过24个皇帝,既是朝廷举行大典和君臣议政、处理政事、行使权力的场所,也是皇帝和后妃、皇子们居住、游玩的地方3000米长、10米高的宫墙,包裹着宫室、园囿、祭坛、寺观及王府等,俨然是一座森严壁垒的城堡,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和优秀传统。


故宫起源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及建立者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但故宫却不是他建造的。

公元1368年朱元璋统一全国后,建立了明朝,定都于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直到朱元璋驾崩后,皇长孙朱允炆继位,由于朱元璋生前的封王制度导致了后来的“靖难之役”,让分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抢了皇位。 


朱棣当上皇帝后,听取了大臣的说法:“北平是圣上的龙兴之地,而且呈虎踞龙舟之势,可以用来控制四夷,平定天下,是真正的帝王之都”,最后朱棣决定迁都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公元1406年朱棣正式下诏开始兴建北平的宫殿,也就是现在的故宫,在故宫的整个修建过程中,总共征集了30多万工匠,动用了近百万的民工,花费了14年的时间才把故宫修建好;其中修建的木材、石材等建筑材料都来源于全国各地,此项工程十分的浩大,花费的金钱财力也十分的巨大。


公元1420年故宫正式修建完成后,次年朱棣带着文武百官正式迁都北平,就这样,故宫一直保存到了今天,虽然其中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争,翻修,但最终还是得以保存了下来。


故宫为何称为紫禁城?

紫禁城又名“紫金城”或“宫城”,现称故宫。它的名字来自“紫微星”,紫微星属土,在五方属中,古人相信紫微星位于苍穹的中心。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同时又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因而得名。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是指紫微垣。紫微垣居三垣之中,又称紫微宫、紫宫,古人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其实,紫微垣(紫微星)就是北极星,在地球上观测,北极星的位置和亮度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古代的科学家们便认为它是恒久不变的,也正因为如此,北极星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论语·为政》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观象玩占》载:“北极星在紫微宫中,一曰北辰,天之最尊星也。其纽星天之枢也。天运无穷,三光迭耀,而极星不移。故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因此,北极星也就成了“帝星”。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主宰宇宙的“天帝”住在天宫中,而天宫当然应该在天空的正中央,所以天宫应在紫微垣上,故天帝居住的天宫就被称为“紫宫”,《广雅·释天》曰:“天宫谓之紫宫”。

秦始皇造咸阳宫,就曾命名为“紫霄宫”,把他的宫殿比拟于天帝的居所。“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慎官员四海分”。

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讲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都自比为“天子”,既然“天帝”住在天上的“紫宫”,那么天子在人间的住所也应该可以称为“紫宫”。此外,皇帝居住的皇宫四周警戒森严,有严格的宫禁,不是寻常百姓可以随便出入的,否则就是“犯禁”。因此,“紫宫”也就成了一座“禁城”,合起来称呼,就是“紫禁城”。  


故宫设计思想

故宫的设计理念是按照《周礼》、《易经》和风水学三位一体的思想构建的。


《周礼》在古代相当一部宪法,是儒家礼治思想的核心,在故宫的设计当中前朝后廷,左祖右社,五门三朝和六宫六寝等都是传统的一些制度;《易经》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核心阴阳五行八卦思想也被风水思想所借用。前朝所设文、武二楼,后庭东、西六宫的坤卦平面布局,就把《易经》思想引入其中;风水学思想亦被运用其中,寻龙点穴分辨龙脉,发脉于昆仑而结穴于天寿山,天寿山为其龙脉所凝结,龙脉至此,乃落平洋,方广千余里。

点穴于紫禁城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形成天地阴阳交会的形局,建造交泰殿乃紫禁城之龙穴。枕山襟水,使紫禁城处于山水的环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