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署为古代医疗和医学教育机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隋唐臻于完备,唐代的太医署是已知世界历史上建立时间最早、建制规模最大的医药学校,而且唐代太医署中的医学生按照专业实行分科教学,所学课程、学业时间及考试制度也逐步规范化,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条记载,太医署有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太医令掌医疗之法,丞为之贰。其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皆有博士,以教之,其考试、登用如国子监之法”。各学科的教师以博士和助教为主,此外还有医师、医工等人。
医师博士按照学生专业不同分而教之,“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齿,五曰角法”。“体疗”相当于现在的中医内科;学业七年:“疮肿”类似今天的中医外科,“少小”即儿科,学业均为五年;“耳目口齿”即现在的五官科,“角法”则指拔罐,二者学业均为二年。针师博士教授针生以“经脉孔穴”及用针、行针之法。按摩师博士教“按摩生以消息导引之法,以除人八疾:一曰风,二曰寒,三曰暑,四曰湿,五曰饥,六曰饱,七曰劳,八曰逸”。咒禁师博士教授咒禁生“以咒禁祓除邪魅之为厉者”。
此外还有药园师,相当于今天的药剂师。药园师每年按照节令和气候及时种植、采收药材。药园师从药园生中选拔。药园生的来源是“取庶人十六已上、二十已下充”。药园生毕业时,需要熟悉掌握各种药物的阴阳配伍、相生相克、有毒无毒以及采药部位、制药方法、储藏环境等技能。
太医署根据学生所修专业不同,所学教材分别为《本草》《明堂》《脉诀》《素问》《黄帝针经》《甲乙脉经》等。
对于医学专科学生的考试方法是,“博士月一试,太医令、丞季一试,太常丞年终总试。若业术过于见任官者,即听补替。其在学九年无成者,退还本色”。也就说,太医署的医学生,学籍最长保留九年,九年之后尚未毕业的,就要作退学处理;而其中的优秀学生,则可以充任助教、博士等教学人员。
唐代太医署的服务范围很广,它不单单为皇室服务,京师文武百官及普通士兵、工匠,甚至囚犯、奴婢都是其医疗服务对象。唐代的《医疾令》就规定,“行军及作役之处,五百人以上,太常给医师一人”,“诸狱囚有疾病,主司陈牒,长官亲验知实,给医药救疗”。《唐律》又规定,“诸丁匠在役及防人在防、若官户奴婢疾病,主司不为请给医药救疗者,笞四十;以故致死者,徒一年”。
太医署对医生的年度考核,主要依据其治愈病人的数量。《唐六典》就明确规定:“凡医师、医正、医工疗人疾病,以其全多少而书之,以为考课。”
太医署为古代医疗和医学教育机构,始建于南北朝时期,隋唐臻于完备,唐代的太医署是已知世界历史上建立时间最早、建制规模最大的医药学校,而且唐代太医署中的医学生按照专业实行分科教学,所学课程、学业时间及考试制度也逐步规范化,为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条记载,太医署有令二人,从七品下;丞二人,从八品下。“太医令掌医疗之法,丞为之贰。其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师,皆有博士,以教之,其考试、登用如国子监之法”。各学科的教师以博士和助教为主,此外还有医师、医工等人。
医师博士按照学生专业不同分而教之,“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齿,五曰角法”。“体疗”相当于现在的中医内科;学业七年:“疮肿”类似今天的中医外科,“少小”即儿科,学业均为五年;“耳目口齿”即现在的五官科,“角法”则指拔罐,二者学业均为二年。针师博士教授针生以“经脉孔穴”及用针、行针之法。按摩师博士教“按摩生以消息导引之法,以除人八疾:一曰风,二曰寒,三曰暑,四曰湿,五曰饥,六曰饱,七曰劳,八曰逸”。咒禁师博士教授咒禁生“以咒禁祓除邪魅之为厉者”。
此外还有药园师,相当于今天的药剂师。药园师每年按照节令和气候及时种植、采收药材。药园师从药园生中选拔。药园生的来源是“取庶人十六已上、二十已下充”。药园生毕业时,需要熟悉掌握各种药物的阴阳配伍、相生相克、有毒无毒以及采药部位、制药方法、储藏环境等技能。
太医署根据学生所修专业不同,所学教材分别为《本草》《明堂》《脉诀》《素问》《黄帝针经》《甲乙脉经》等。
对于医学专科学生的考试方法是,“博士月一试,太医令、丞季一试,太常丞年终总试。若业术过于见任官者,即听补替。其在学九年无成者,退还本色”。也就说,太医署的医学生,学籍最长保留九年,九年之后尚未毕业的,就要作退学处理;而其中的优秀学生,则可以充任助教、博士等教学人员。
唐代太医署的服务范围很广,它不单单为皇室服务,京师文武百官及普通士兵、工匠,甚至囚犯、奴婢都是其医疗服务对象。唐代的《医疾令》就规定,“行军及作役之处,五百人以上,太常给医师一人”,“诸狱囚有疾病,主司陈牒,长官亲验知实,给医药救疗”。《唐律》又规定,“诸丁匠在役及防人在防、若官户奴婢疾病,主司不为请给医药救疗者,笞四十;以故致死者,徒一年”。
太医署对医生的年度考核,主要依据其治愈病人的数量。《唐六典》就明确规定:“凡医师、医正、医工疗人疾病,以其全多少而书之,以为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