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为何只有荆轲刺秦王失败了?
2021-03-03

厉王无道国人恼,

宣王征伐金瓯保。

幽王为博红颜笑,

烽火燃起江山消。


历史上的今天

1932年3月3日,淞沪战事结束。

1971年3月3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

1986年3月3日,“863计划”草拟完成。

1990年3月3日,人类第一次胜利徒步横穿南极。

1991年3月3日,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抵达终点日本大坂。


刺客在我国古代一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他们或许平日里有着十分寻常的职业和平静的生活,但在某一时刻却会变身冷血杀手,将自己的目标毫不留情地从世间抹除。当然,刺客的风险也十分巨大,一旦行动目标是比较有身份地位的人,那么他们在行动后很可能无法脱身,以至于以命换命。

公元前227年,燕国易水河畔,一群人身着白衣为荆轲等人送行,并作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确不复还,荆轲一行人再没回来,因为他们的行动失败了。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刺客往往被视为义士,后来太史公司马迁编纂《史记》时,还专门为那时的著名刺客而编写了一篇《刺客列传》。在原文当中,司马迁一共记载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位刺客及其事迹,后来人们将后四位统称为"四大刺客",以示对他们的纪念。

然而,这四个刺客当中三个都成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唯独名气最大的荆轲反而失败,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首先,最能够影响一件事是否成功的因素当然是个人能力,毕竟就算是完全一样的情况,能力更强的人能成功,较弱的就不一定能够做到。先说说以"鱼肚藏剑"刺杀吴王僚的专诸。根据《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当年从楚国逃往吴国的途中曾看到"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也就是说,专诸为人很有威严,以至于众人见之不敢阻挡,而这种威严则显然来源于他的勇猛。

接下来再看聂政,此人在刺杀目标时"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即是说,他一口气连杀数十人,而且在做完这些后还有余力自己剥掉自己的面皮,挖出双眼,破坏面容以防止与自己容貌相像的姐姐遭到追究。拥有如此身手,聂政想要刺杀成功自然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

同为四大刺客的豫让相比于上面两位在武力方面要差不少,以至于最终他尽管涂漆使自己皮肤溃烂、吞炭使自己声音嘶哑,又乔装改扮、暗中埋伏两次都没能击杀目标赵襄子。不过,豫让最终还是凭借毅力和决心打动了赵襄子,后者同意他劈砍自己的衣服表明成功为主人复仇。严格来讲,豫让并没有实际上复仇成功,但他留下"士为知己者死"的典故,也算是为兵败身亡的主人洗刷了一部分的耻辱。

然而,荆轲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据《史记》记载,荆轲"好读书击剑",然而,这也仅仅停留在喜好的阶段。一次,他去拜访著名剑客盖聂,并与之讨论剑术时,后者因不满其看法而对其怒目而视,结果,被瞪了一眼的荆轲直接就害怕地逃走了。不久之后,荆轲又与一个叫鲁勾践的人下棋赌博,结果鲁勾践与其发生争执,他又一声不吭地跑掉了。

荆轲刺秦的具体过程在我国古代史上可谓"名场面",当时荆轲将匕首藏在地图当中,并趁着地图被慢慢打开而拔出匕首要行刺秦王。

然而,计划虽然可行性似乎很高,但实施计划的荆轲却接连出现失误,不但连秦王的身体都没能接触到,还因为被在场一个医官的药袋子砸中而分散注意,随后惨遭"反杀"。如果同样的计划,但实施者是聂政,或许秦王会很干脆利落地被解决掉,而荆轲显然是能力相当不足。

能力是第一位,而态度则是第二位,就算再优秀的刺客,如果无心刺杀目标,那也很可能任务失败。从上文提到的荆轲动身刺秦之前这些行为可见,他要么是胸怀宽广到与世无争,要么就是胆小懦弱到不敢惹事。

另外,到达燕国后荆轲虽然得到了太子丹的厚待,但却没有像当时人们推崇的义士一样愿意为知己者死,而是在太子丹把计划和请求和盘托出后仍然出言拒绝。

尽管荆轲最终同意了出发刺杀秦王,但显然和专诸、聂政、豫让这些怀有"信念"的刺客相比,他更多的是出于无奈。

正如他临行前所唱的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样,其心态是比较消极的。一开始就不是真的愿意为了刺杀秦王付出自己的生命,再加上能力上的不足,荆轲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理所当然的。

最后,起到一定影响作用的还有"队友"。和专诸、聂政、豫让的单人行动相比,荆轲刺秦时还带着一个助手,也就是凭借十三岁时杀人而被太子丹选为其副手的秦舞阳。

按理来说,有一个勇士从旁协助,荆轲应该更加顺利,但秦舞阳只是对比自己弱的人强硬,见到秦王后,他"色变振恐",结果既让秦人警惕,也导致了荆轲压力的加重。

因此,自身能力不足、刺秦欲望不强、受到队友影响,这些成了荆轲失败的主要因素,而没有这些的影响,则成就了其他刺客的成功。

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为何只有荆轲刺秦王失败了?

厉王无道国人恼,

宣王征伐金瓯保。

幽王为博红颜笑,

烽火燃起江山消。


历史上的今天

1932年3月3日,淞沪战事结束。

1971年3月3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

1986年3月3日,“863计划”草拟完成。

1990年3月3日,人类第一次胜利徒步横穿南极。

1991年3月3日,联合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察队抵达终点日本大坂。


刺客在我国古代一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他们或许平日里有着十分寻常的职业和平静的生活,但在某一时刻却会变身冷血杀手,将自己的目标毫不留情地从世间抹除。当然,刺客的风险也十分巨大,一旦行动目标是比较有身份地位的人,那么他们在行动后很可能无法脱身,以至于以命换命。

公元前227年,燕国易水河畔,一群人身着白衣为荆轲等人送行,并作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确不复还,荆轲一行人再没回来,因为他们的行动失败了。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刺客往往被视为义士,后来太史公司马迁编纂《史记》时,还专门为那时的著名刺客而编写了一篇《刺客列传》。在原文当中,司马迁一共记载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位刺客及其事迹,后来人们将后四位统称为"四大刺客",以示对他们的纪念。

然而,这四个刺客当中三个都成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唯独名气最大的荆轲反而失败,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原因呢?

首先,最能够影响一件事是否成功的因素当然是个人能力,毕竟就算是完全一样的情况,能力更强的人能成功,较弱的就不一定能够做到。先说说以"鱼肚藏剑"刺杀吴王僚的专诸。根据《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当年从楚国逃往吴国的途中曾看到"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也就是说,专诸为人很有威严,以至于众人见之不敢阻挡,而这种威严则显然来源于他的勇猛。

接下来再看聂政,此人在刺杀目标时"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即是说,他一口气连杀数十人,而且在做完这些后还有余力自己剥掉自己的面皮,挖出双眼,破坏面容以防止与自己容貌相像的姐姐遭到追究。拥有如此身手,聂政想要刺杀成功自然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

同为四大刺客的豫让相比于上面两位在武力方面要差不少,以至于最终他尽管涂漆使自己皮肤溃烂、吞炭使自己声音嘶哑,又乔装改扮、暗中埋伏两次都没能击杀目标赵襄子。不过,豫让最终还是凭借毅力和决心打动了赵襄子,后者同意他劈砍自己的衣服表明成功为主人复仇。严格来讲,豫让并没有实际上复仇成功,但他留下"士为知己者死"的典故,也算是为兵败身亡的主人洗刷了一部分的耻辱。

然而,荆轲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据《史记》记载,荆轲"好读书击剑",然而,这也仅仅停留在喜好的阶段。一次,他去拜访著名剑客盖聂,并与之讨论剑术时,后者因不满其看法而对其怒目而视,结果,被瞪了一眼的荆轲直接就害怕地逃走了。不久之后,荆轲又与一个叫鲁勾践的人下棋赌博,结果鲁勾践与其发生争执,他又一声不吭地跑掉了。

荆轲刺秦的具体过程在我国古代史上可谓"名场面",当时荆轲将匕首藏在地图当中,并趁着地图被慢慢打开而拔出匕首要行刺秦王。

然而,计划虽然可行性似乎很高,但实施计划的荆轲却接连出现失误,不但连秦王的身体都没能接触到,还因为被在场一个医官的药袋子砸中而分散注意,随后惨遭"反杀"。如果同样的计划,但实施者是聂政,或许秦王会很干脆利落地被解决掉,而荆轲显然是能力相当不足。

能力是第一位,而态度则是第二位,就算再优秀的刺客,如果无心刺杀目标,那也很可能任务失败。从上文提到的荆轲动身刺秦之前这些行为可见,他要么是胸怀宽广到与世无争,要么就是胆小懦弱到不敢惹事。

另外,到达燕国后荆轲虽然得到了太子丹的厚待,但却没有像当时人们推崇的义士一样愿意为知己者死,而是在太子丹把计划和请求和盘托出后仍然出言拒绝。

尽管荆轲最终同意了出发刺杀秦王,但显然和专诸、聂政、豫让这些怀有"信念"的刺客相比,他更多的是出于无奈。

正如他临行前所唱的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样,其心态是比较消极的。一开始就不是真的愿意为了刺杀秦王付出自己的生命,再加上能力上的不足,荆轲的失败是显而易见、理所当然的。

最后,起到一定影响作用的还有"队友"。和专诸、聂政、豫让的单人行动相比,荆轲刺秦时还带着一个助手,也就是凭借十三岁时杀人而被太子丹选为其副手的秦舞阳。

按理来说,有一个勇士从旁协助,荆轲应该更加顺利,但秦舞阳只是对比自己弱的人强硬,见到秦王后,他"色变振恐",结果既让秦人警惕,也导致了荆轲压力的加重。

因此,自身能力不足、刺秦欲望不强、受到队友影响,这些成了荆轲失败的主要因素,而没有这些的影响,则成就了其他刺客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