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战神帝王甲,手执冷电银缨枪。
势如破竹气若虹,力拨山河显威风。
孤身独闯蓬莱岛,过关斩将真英雄。
1876年3月10日,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928年3月10日,徐志摩主编的《新月》杂志创刊。
1943年3月10日,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
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诞生。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由于诸侯征战,战争频繁,所以涌现出许多的军事天才人物,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英雄,下面列举最顶尖的十位名将。
一、孙武
孙武,子长卿,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人(今山东北部),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家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自己所著兵书十三篇,受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军,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
战国时代的吴起,孙膑,蔚缭等众多军事家推崇孙武的军事艺术首屈一指。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盛赞《孙子兵法》,海湾战争中美国将军,斯瓦茨科夫使用《孙子兵法》中“重将治兵”思想驱动现代化装备,取得了胜利,也因此被誉为“将星奇才”。
孙武在历史上最杰出的贡献,是一部《孙子兵法》,流传了近3000年影响并未消退。柏举之战,以三万吴军大破楚国二十万大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中国历史的军事第一人。
二、吴起
吴起,战国初期卫国左氏人(今山东定陶),在魏任西河郡守,在楚任国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 军事理论家 军事统帅。
吴起一生历侍鲁 魏 楚三国,通晓兵家 法家 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 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与诸侯共七十二次战争,其中六十四次全胜,其余平手,一生无一败绩。
阴晋之战,以五万魏军击败秦国五十万军队,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使魏国战国初期强大的诸侯国。
后世把吴起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为《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是集卓越的将军,高深的军事理论家,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于一身的春秋战国第一强人。
三、白起
白起,又名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人(今陕西郿县东北),官居秦国蔚,受封秦国武安君,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军事家,统帅。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伟大的军事统帅,也是秦国历史上战功最为卓越的将领。一生征战三十七年之久,战胜攻取七十余城,歼敌百万未尝败绩,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对敌人发起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歼敌45万,创造了先秦战史上最大的歼灭战战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
四、孙膑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孙武后裔,战国时期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深谙《孙子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嫉贤妒能,恐孙膑取代他的位置,骗孙膑到魏使用奸计,孙膑被处以髌刑。后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被田忌善待。通过田忌赛马被引荐与齐威王任为军师。
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打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部分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中挖掘出土有《孙膑兵法》残简,现藏于临沂金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其书有一万一千余字。
孙膑主要事迹,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逼杀庞涓:以迫兵减灶的办法诱敌深入,围歼魏军,逼庞涓自杀,擒获魏太子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代名将。
五、李牧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战国时期赵国最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其对后世戍边制度有重大影响。
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作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在赵惠文王(公元前298年--266年)中期,李牧已成为一位富有韬略的边将,通过数年的养精蓄锐,李牧建立了一支装备精良而素质极高的边防军。
等待时机成熟后,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1.3万匹,勇士五万人,大破匈奴10余万骑兵,单于落荒而逃,以后10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长年对抗匈奴,一举歼灭10万匈奴铁骑,保赵国边关10年平安。两拒秦军:以弱势兵力抵抗强力秦军,重创秦军,是战国时期为数不多的攻守兼备的名将,擅长出奇兵以少胜多,以一人之力,保赵国不亡,惊世的擎天一柱。但赵王的自毁长城,使一代名将星落长空。
六、王翦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仕秦,受封武成侯。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
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楚军听说王翦集六十万大军前来,也尽发国中兵力以抗秦。王翦大军一至,立即坚壁而守,不肯出战。王翦每日要求士兵休息洗沐,安排美好饭食安抚他们,同时与士卒同饭同食,意在养精蓄锐,消耗敌军,以待最后殊死一战。
楚军数次挑战而秦军不出,于是引兵向东,王翦趁此遣兵击,大破楚军,追至蕲南(今安徽宿州东南),斩杀将军项燕(一说项燕自杀),楚兵败逃。秦借胜势,一年就平定了楚国城邑,俘虏楚王负刍,楚地终成秦的一个郡县。王翦于是又率兵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著而晋封武成侯。
七、田单
田单,战国时期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系田齐宗室的疏远族属,复国后官居齐国相。战国时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田单的“火牛阵”,可以写进军事教课书的经典战役,谱写以弱胜强的军事神话。齐国复国:用反间计除乐毅,以仅剩的两城收复齐国的70余城。
战国后期,齐将田单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由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
八、乐毅
乐毅,战国时期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战国后期燕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助燕伐齐,率燕军半年内连下齐国70余城,为燕国雪耻。
统帅燕、韩、秦、赵、魏五国联军攻破齐国,大获全胜。这场战争,史称五国代齐之役,乐毅的卓越军事天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其最大的特色是,总揽全局,牢牢把握战争主动权,综合分析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制定适宜的战略决策和作战指导方针,并根据战场情势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
五路大军的行动进展顺利,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连下齐国70余城,使齐国几乎濒临于亡国的边缘。至此,燕军的战略目标基本上得以达到,乐毅作为一代名将亦名闻遐迩、威震敌胆了。
后受田单反间计,离燕去赵,死于赵国。
九、廉颇
廉颇,山东德州陵县人。仕赵,拜为国相,受封平信君。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因为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这个名字成了中国古代老将军的代名词。廉颇在战史上最有名的战例,应该是与乐乘在“鄗代之战”中率20万赵军大败60万燕军,成为中国古代战争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案例。
不过《史记》中的廉颇故事,最有名的是两件事,一是与蔺相如的“将相和”,此事家喻户晓,被传为佳话;二是年老被赵王弃用。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流露出对祖国乡亲的眷恋之情。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这位为赵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一代名将,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十、赵奢
赵奢,号马服君(汉族“马”姓起源),战国时期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受封国尉。战国后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在作战中,他执法如山,赏罚分明,再加上用兵如神,因此,带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劲旅。曹操曾说:“苦者赵奢、窦婴为将也,受财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深。
赵奢有丰富的军事思想。从阏与之战中“告之不被,示之不能”、“能为敌司命”、“反客为主”、“居高临下”等战略战术来看,他显然吸取了孙武、孙膑的军事思想。从他于孝成王二年(前264年)与田单论兵法来看他重视对战争形势和特点的研究,最后使田单折服地说:“单不至也”,说明他有较高的军事造诣。
身披战神帝王甲,手执冷电银缨枪。
势如破竹气若虹,力拨山河显威风。
孤身独闯蓬莱岛,过关斩将真英雄。
1876年3月10日,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928年3月10日,徐志摩主编的《新月》杂志创刊。
1943年3月10日,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
1988年3月10日,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诞生。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由于诸侯征战,战争频繁,所以涌现出许多的军事天才人物,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英雄,下面列举最顶尖的十位名将。
一、孙武
孙武,子长卿,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人(今山东北部),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家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自己所著兵书十三篇,受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军,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
战国时代的吴起,孙膑,蔚缭等众多军事家推崇孙武的军事艺术首屈一指。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盛赞《孙子兵法》,海湾战争中美国将军,斯瓦茨科夫使用《孙子兵法》中“重将治兵”思想驱动现代化装备,取得了胜利,也因此被誉为“将星奇才”。
孙武在历史上最杰出的贡献,是一部《孙子兵法》,流传了近3000年影响并未消退。柏举之战,以三万吴军大破楚国二十万大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中国历史的军事第一人。
二、吴起
吴起,战国初期卫国左氏人(今山东定陶),在魏任西河郡守,在楚任国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 军事理论家 军事统帅。
吴起一生历侍鲁 魏 楚三国,通晓兵家 法家 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 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与诸侯共七十二次战争,其中六十四次全胜,其余平手,一生无一败绩。
阴晋之战,以五万魏军击败秦国五十万军队,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使魏国战国初期强大的诸侯国。
后世把吴起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为《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是集卓越的将军,高深的军事理论家,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于一身的春秋战国第一强人。
三、白起
白起,又名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人(今陕西郿县东北),官居秦国蔚,受封秦国武安君,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军事家,统帅。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伟大的军事统帅,也是秦国历史上战功最为卓越的将领。一生征战三十七年之久,战胜攻取七十余城,歼敌百万未尝败绩,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对敌人发起进攻。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歼敌45万,创造了先秦战史上最大的歼灭战战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
四、孙膑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孙武后裔,战国时期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深谙《孙子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嫉贤妒能,恐孙膑取代他的位置,骗孙膑到魏使用奸计,孙膑被处以髌刑。后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被田忌善待。通过田忌赛马被引荐与齐威王任为军师。
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打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部分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汉墓中挖掘出土有《孙膑兵法》残简,现藏于临沂金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其书有一万一千余字。
孙膑主要事迹,田忌赛马、围魏救赵。逼杀庞涓:以迫兵减灶的办法诱敌深入,围歼魏军,逼庞涓自杀,擒获魏太子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代名将。
五、李牧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战国时期赵国最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其对后世戍边制度有重大影响。
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作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在赵惠文王(公元前298年--266年)中期,李牧已成为一位富有韬略的边将,通过数年的养精蓄锐,李牧建立了一支装备精良而素质极高的边防军。
等待时机成熟后,李牧精选战车1300乘,精骑1.3万匹,勇士五万人,大破匈奴10余万骑兵,单于落荒而逃,以后10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长年对抗匈奴,一举歼灭10万匈奴铁骑,保赵国边关10年平安。两拒秦军:以弱势兵力抵抗强力秦军,重创秦军,是战国时期为数不多的攻守兼备的名将,擅长出奇兵以少胜多,以一人之力,保赵国不亡,惊世的擎天一柱。但赵王的自毁长城,使一代名将星落长空。
六、王翦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仕秦,受封武成侯。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
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六十万秦军伐楚,楚军听说王翦集六十万大军前来,也尽发国中兵力以抗秦。王翦大军一至,立即坚壁而守,不肯出战。王翦每日要求士兵休息洗沐,安排美好饭食安抚他们,同时与士卒同饭同食,意在养精蓄锐,消耗敌军,以待最后殊死一战。
楚军数次挑战而秦军不出,于是引兵向东,王翦趁此遣兵击,大破楚军,追至蕲南(今安徽宿州东南),斩杀将军项燕(一说项燕自杀),楚兵败逃。秦借胜势,一年就平定了楚国城邑,俘虏楚王负刍,楚地终成秦的一个郡县。王翦于是又率兵南征百越,取得胜利,因功著而晋封武成侯。
七、田单
田单,战国时期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系田齐宗室的疏远族属,复国后官居齐国相。战国时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田单的“火牛阵”,可以写进军事教课书的经典战役,谱写以弱胜强的军事神话。齐国复国:用反间计除乐毅,以仅剩的两城收复齐国的70余城。
战国后期,齐将田单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由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
八、乐毅
乐毅,战国时期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战国后期燕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助燕伐齐,率燕军半年内连下齐国70余城,为燕国雪耻。
统帅燕、韩、秦、赵、魏五国联军攻破齐国,大获全胜。这场战争,史称五国代齐之役,乐毅的卓越军事天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其最大的特色是,总揽全局,牢牢把握战争主动权,综合分析敌我双方的基本情况,制定适宜的战略决策和作战指导方针,并根据战场情势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战略战术。
五路大军的行动进展顺利,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连下齐国70余城,使齐国几乎濒临于亡国的边缘。至此,燕军的战略目标基本上得以达到,乐毅作为一代名将亦名闻遐迩、威震敌胆了。
后受田单反间计,离燕去赵,死于赵国。
九、廉颇
廉颇,山东德州陵县人。仕赵,拜为国相,受封平信君。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因为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这个名字成了中国古代老将军的代名词。廉颇在战史上最有名的战例,应该是与乐乘在“鄗代之战”中率20万赵军大败60万燕军,成为中国古代战争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案例。
不过《史记》中的廉颇故事,最有名的是两件事,一是与蔺相如的“将相和”,此事家喻户晓,被传为佳话;二是年老被赵王弃用。
楚国听说廉颇在魏国,就暗中派人迎接他入楚。廉颇担任楚将后,没有建立什么功劳。他说:“我思用赵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流露出对祖国乡亲的眷恋之情。但赵国终究未能重新启用他,致使这位为赵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一代名将,抑郁不乐,最终死在楚国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
十、赵奢
赵奢,号马服君(汉族“马”姓起源),战国时期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受封国尉。战国后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在作战中,他执法如山,赏罚分明,再加上用兵如神,因此,带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劲旅。曹操曾说:“苦者赵奢、窦婴为将也,受财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深。
赵奢有丰富的军事思想。从阏与之战中“告之不被,示之不能”、“能为敌司命”、“反客为主”、“居高临下”等战略战术来看,他显然吸取了孙武、孙膑的军事思想。从他于孝成王二年(前264年)与田单论兵法来看他重视对战争形势和特点的研究,最后使田单折服地说:“单不至也”,说明他有较高的军事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