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平,捐出6个亿的抠门企业家
2021-10-08

认识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的人,都知道他有个外号叫“三晋第一抠”:平常穿一身工作服,提着个布袋子,出差高铁不坐一等座、飞机不坐头等舱。用他的话讲:“和大家坐一块儿,了解乡亲们的想法,能为公司经营提供有效信息,能接地气。”他用短短8年时间打造出山西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对自己抠门的人,却累计捐出6个多亿给需要帮助的人。

李安平(右)在田间地头考察中药材

李安平(右)在田间地头考察中药材

20岁出头当厂长

李安平出生在太行山区的一个小村庄东和村。这里经济落后,百姓生活艰难,致富无望。目暏家乡的贫穷落后,早日改变家乡面貌成为李安平最大的梦想。中学毕业后,李安平走出乡村,谋求出路。由于聪明机灵,肯吃苦又能干,他很快在县城立住脚,23岁就当上一家洗衣机配件厂厂长。1993年,东和村口开通了一条二级路,积累了办厂经验的李安平敏锐地察觉到机会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论证,他果断决定筹建“长晋”加油站,振东实业公司由此诞生。

1993年10月1日,振东第一座加油站开张营业。“企业命名为‘振东’的寓意,就是振兴我的家乡东和村,选择10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开业,也是我当时树立的目标,企业成立的时候我们‘与国同庆’,将来发展大了我们‘与国同强’。”李安平说。

筹建加油站时,李安平选址在家乡东和村的一片坟地。他本想着乡亲们会强烈反对,可没想到的是,村民们都支持他的想法,纷纷将自己家祖坟迁出去。“清明节那天,我站在山头看到大家在新墓前烧纸,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这是乡亲们对我的认可。”

东和村村民对走出大山又回馈家乡的李安平一直心怀感激。村里有妇女生孩子坐月子,需要红糖、核桃、小米熬粥补血,李安平就帮忙购买;有人想买自行车,李安平就在县里五交化公司帮忙联系;村里有人得了大病,李安平就帮忙寻医问药……他虽然走出了乡村,但一直在尽己之能帮助乡亲们,现在他需要大家的帮助,乡亲们自然义不容辞。

振东在李安平的带领下突飞猛进,到1998年已拥有加油站42座,销售额达到2.64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石油经营企业。然而,2000年,行业政策发生了剧变,李安平响应国家号召,将29座加油站、2座油库转让出去。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召开了二次创业动员会,这一次,他锁定了本土的制药企业。“那会儿几乎每个县都有药厂,但非常不规范,我就想做高科技领域的制药大健康产业。”

2001年8月,振东斥资6500万元,接收了“金晶药业”,面对工期紧、认证难度大、缺乏人才等诸多不利因素,李安平带领员工昼夜奋战,终于在2002年10月一次性顺利通过国家GMP认证,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认证、当年投产的行业奇迹。

“当时企业只有一款产品,怎么才能长远发展呢?只能走并购之路。边并购边发展,于是我们重组了一系列公司,搭建起全国自营销售网络。”李安平说。

2003年,李安平成立中药材开发公司,投资建成振东(平顺)50万亩中药材产业化基地、4万平方米中药材初加工仓储基地。经过多年发展,振东又在北京成立药物研究院,组建起针对公司战略、科研、营销的专家顾问团。


一边发展一边扶贫

2011年1月7日,振东成为山西首个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上市后,由于企业前期产销对接不紧密、产品挖潜不到位、科研项目不精准等原因,发展曲折,增效缓慢。2018年,李安平亲自带队反复梳理产品、市场、客户、政策、项目等,以管理为抓手,以科研为引擎,以生产为动力,以营销为龙头,以品牌为导向,使企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李安平深谙这一点。多年来,振东在培养人才、招纳人才方面进行了大力投入。“我们通过创立商学院制、导师制、轮讲轮训、带培制、2+2培训、内部职称制等模式,形成了多方位人才培养机制。振东还在北京建立研究院,在七大生产基地设有技术中心,先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及美国国立肿瘤研究中心、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荷兰SU生物公司等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和院校建立了合作平台,为大批高精尖人才提供舞台。”李安平说。如今,振东集团有员工5000余人,其中博士(后)24名,硕士168名;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68人,初级职称129人。振东也从当初只有1个产品的小药企,成长为拥有613个品规,38家子公司的健康产业集团。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李安平发现中药材是可以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于是积极投身到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中。在不断摸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技术服务和投资+合作社组织管理+农户操作”模式,实行“老总包片、中层包村、员工包户”精准帮扶模式,对山西平顺的12个乡镇、78个贫困村、6490户贫困户、16868名贫困人口进行了对接帮扶,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平顺县的支柱产业。每个周末,李安平都会在田间地头和农民一块探讨怎么把中药材种好,他从对医药行业的一窍不通变成了行业专家。

企业成立短短几年之内,振东在新疆、贵州、黑龙江、河北、四川、山东6个省份和山西19个贫困县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80多万亩,带动22万贫困户稳定增收,户均增收3000—5000元。2018年,振东中药材产业扶贫模式入选国家扶贫十大案例;2019年,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2021年,振东再次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李安平(中)和农民探讨中药材种植

李安平(中)和农民探讨中药材种植

振东集团向贫困大学生发助学金

振东集团向贫困大学生发助学金

慈善是一种责任

自公司成立以来的28年间,李安平时刻不忘为家乡做贡献,他带领振东集团修路,改造水电,兴建学校、农贸市场、养老院、卫生院,每年“六一”为驻地学校和各网点学校捐赠图书、学习用品……累计投入6063万元。振东集团还专门成立了“扶贫济困委员会”,为百姓解决难题。“七八年前,有一次我回老家,站在我捐赠修建的那条公路边上,这么多年这条路都没坏过,我感到很自豪。”李安平说。

有一年,李平安听说一个女孩连续3年参加高考,都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没有去读大学,他感到很震惊,就带着秘书去女孩家中访问。“村干部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土坯房前,说就是这儿。我一看,这房子透风漏雨,女孩的妈妈常年生病卧床,一家人真的太穷了。当时我的秘书就哭了。”李安平很揪心,责备村干部说:“村里有这么穷的人,为什么不说?上不起大学,为什么不来找我?”

后来,李安平资助了女孩学费,让她如愿念了大学。毕业后,女孩表示想进振东工作,可李安平拒绝了。他说:“我们赞助你上学,不是为了让你来回报我们。”他鼓励女孩留在大城市,为自己的梦想而拼搏。

截至目前,振东集团已举办23届针对考上大学却上不起的贫穷学生的“扶贫济困日”,共资助大学生2万余名。这些学子,纷纷通过上大学改变了人生,不少人选择回乡工作,投身家乡建设。

而乡亲们也都记着李安平的好。“去年疫情期间,我们急需生产防疫药品,谁知生产电力不足,需要电力扩容,重新安装变压器。我们请来一个负责该项目的工程师,他带着团队连续工作了5天5夜,解了燃眉之急。我问他为啥这么拼命,他说自己受过振东的资助,一定要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难题。这件事让我非常感慨。”李安平说。

还有一次,秘书给李安平打电话,说村里的老百姓来公司上访了。李安平一听吓了一跳,赶紧下楼一看,发现百姓并不是上访,而是敲锣打鼓带着大花篮来送锦旗。一位瘫痪的老太太被大伙抬过来,抓着李安平的手说:“我没生你养你,你却一直照顾我。”李安平也很感动,他说:“帮助乡亲脱贫,照顾乡亲生活,都是我的本分。”

振东发展至今,已举办20届针对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特困家庭的“冬助日”,累计救助7200余户;针对家乡和各公司驻地60岁以上老人设立的“敬老日”,已连续举办27届;2006年起,针对全国特困、大病患者及灾情、疫情中牺牲的医护工作者家属设立“中华仁爱天使基金”,救助全国贫困患者5500余人。

不仅如此,每当国家有难的时候,振东集团总是冲锋在前。2008年汶川地震,振东捐助价值1060万元药品,捐款120余万元;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振东捐助价值508万元药品,捐款91.6万元;2013年芦山地震,振东捐助价值525万元药品,捐款202万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振东向全国876家医院和卫生医疗机构捐赠防疫药品和物资共计价值5480万元,向因公殉职的医生家属捐赠抚恤金80万元,每月向有小孩、老人的家庭资助2000元生活费;2021年河南水灾,振东捐赠物资价值460万元,员工自发捐款120万元。

“在我看来,一个成功企业家不在于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而在于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而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必须在发展中提高觉悟,把员工能力提升、经济发展、社会前进当作自己的责任。”李安平说。振东集团早已形成浓厚的“慈善文化”,因为大家知道,这是一份拿得起就放不下、也不愿放下的责任。(文章来源:环球人物)

李安平,捐出6个亿的抠门企业家

认识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的人,都知道他有个外号叫“三晋第一抠”:平常穿一身工作服,提着个布袋子,出差高铁不坐一等座、飞机不坐头等舱。用他的话讲:“和大家坐一块儿,了解乡亲们的想法,能为公司经营提供有效信息,能接地气。”他用短短8年时间打造出山西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对自己抠门的人,却累计捐出6个多亿给需要帮助的人。

李安平(右)在田间地头考察中药材

李安平(右)在田间地头考察中药材

20岁出头当厂长

李安平出生在太行山区的一个小村庄东和村。这里经济落后,百姓生活艰难,致富无望。目暏家乡的贫穷落后,早日改变家乡面貌成为李安平最大的梦想。中学毕业后,李安平走出乡村,谋求出路。由于聪明机灵,肯吃苦又能干,他很快在县城立住脚,23岁就当上一家洗衣机配件厂厂长。1993年,东和村口开通了一条二级路,积累了办厂经验的李安平敏锐地察觉到机会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论证,他果断决定筹建“长晋”加油站,振东实业公司由此诞生。

1993年10月1日,振东第一座加油站开张营业。“企业命名为‘振东’的寓意,就是振兴我的家乡东和村,选择10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开业,也是我当时树立的目标,企业成立的时候我们‘与国同庆’,将来发展大了我们‘与国同强’。”李安平说。

筹建加油站时,李安平选址在家乡东和村的一片坟地。他本想着乡亲们会强烈反对,可没想到的是,村民们都支持他的想法,纷纷将自己家祖坟迁出去。“清明节那天,我站在山头看到大家在新墓前烧纸,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这是乡亲们对我的认可。”

东和村村民对走出大山又回馈家乡的李安平一直心怀感激。村里有妇女生孩子坐月子,需要红糖、核桃、小米熬粥补血,李安平就帮忙购买;有人想买自行车,李安平就在县里五交化公司帮忙联系;村里有人得了大病,李安平就帮忙寻医问药……他虽然走出了乡村,但一直在尽己之能帮助乡亲们,现在他需要大家的帮助,乡亲们自然义不容辞。

振东在李安平的带领下突飞猛进,到1998年已拥有加油站42座,销售额达到2.64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石油经营企业。然而,2000年,行业政策发生了剧变,李安平响应国家号召,将29座加油站、2座油库转让出去。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召开了二次创业动员会,这一次,他锁定了本土的制药企业。“那会儿几乎每个县都有药厂,但非常不规范,我就想做高科技领域的制药大健康产业。”

2001年8月,振东斥资6500万元,接收了“金晶药业”,面对工期紧、认证难度大、缺乏人才等诸多不利因素,李安平带领员工昼夜奋战,终于在2002年10月一次性顺利通过国家GMP认证,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认证、当年投产的行业奇迹。

“当时企业只有一款产品,怎么才能长远发展呢?只能走并购之路。边并购边发展,于是我们重组了一系列公司,搭建起全国自营销售网络。”李安平说。

2003年,李安平成立中药材开发公司,投资建成振东(平顺)50万亩中药材产业化基地、4万平方米中药材初加工仓储基地。经过多年发展,振东又在北京成立药物研究院,组建起针对公司战略、科研、营销的专家顾问团。


一边发展一边扶贫

2011年1月7日,振东成为山西首个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上市后,由于企业前期产销对接不紧密、产品挖潜不到位、科研项目不精准等原因,发展曲折,增效缓慢。2018年,李安平亲自带队反复梳理产品、市场、客户、政策、项目等,以管理为抓手,以科研为引擎,以生产为动力,以营销为龙头,以品牌为导向,使企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李安平深谙这一点。多年来,振东在培养人才、招纳人才方面进行了大力投入。“我们通过创立商学院制、导师制、轮讲轮训、带培制、2+2培训、内部职称制等模式,形成了多方位人才培养机制。振东还在北京建立研究院,在七大生产基地设有技术中心,先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及美国国立肿瘤研究中心、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荷兰SU生物公司等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和院校建立了合作平台,为大批高精尖人才提供舞台。”李安平说。如今,振东集团有员工5000余人,其中博士(后)24名,硕士168名;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68人,初级职称129人。振东也从当初只有1个产品的小药企,成长为拥有613个品规,38家子公司的健康产业集团。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李安平发现中药材是可以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于是积极投身到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中。在不断摸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技术服务和投资+合作社组织管理+农户操作”模式,实行“老总包片、中层包村、员工包户”精准帮扶模式,对山西平顺的12个乡镇、78个贫困村、6490户贫困户、16868名贫困人口进行了对接帮扶,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平顺县的支柱产业。每个周末,李安平都会在田间地头和农民一块探讨怎么把中药材种好,他从对医药行业的一窍不通变成了行业专家。

企业成立短短几年之内,振东在新疆、贵州、黑龙江、河北、四川、山东6个省份和山西19个贫困县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80多万亩,带动22万贫困户稳定增收,户均增收3000—5000元。2018年,振东中药材产业扶贫模式入选国家扶贫十大案例;2019年,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2021年,振东再次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李安平(中)和农民探讨中药材种植

李安平(中)和农民探讨中药材种植

振东集团向贫困大学生发助学金

振东集团向贫困大学生发助学金

慈善是一种责任

自公司成立以来的28年间,李安平时刻不忘为家乡做贡献,他带领振东集团修路,改造水电,兴建学校、农贸市场、养老院、卫生院,每年“六一”为驻地学校和各网点学校捐赠图书、学习用品……累计投入6063万元。振东集团还专门成立了“扶贫济困委员会”,为百姓解决难题。“七八年前,有一次我回老家,站在我捐赠修建的那条公路边上,这么多年这条路都没坏过,我感到很自豪。”李安平说。

有一年,李平安听说一个女孩连续3年参加高考,都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没有去读大学,他感到很震惊,就带着秘书去女孩家中访问。“村干部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土坯房前,说就是这儿。我一看,这房子透风漏雨,女孩的妈妈常年生病卧床,一家人真的太穷了。当时我的秘书就哭了。”李安平很揪心,责备村干部说:“村里有这么穷的人,为什么不说?上不起大学,为什么不来找我?”

后来,李安平资助了女孩学费,让她如愿念了大学。毕业后,女孩表示想进振东工作,可李安平拒绝了。他说:“我们赞助你上学,不是为了让你来回报我们。”他鼓励女孩留在大城市,为自己的梦想而拼搏。

截至目前,振东集团已举办23届针对考上大学却上不起的贫穷学生的“扶贫济困日”,共资助大学生2万余名。这些学子,纷纷通过上大学改变了人生,不少人选择回乡工作,投身家乡建设。

而乡亲们也都记着李安平的好。“去年疫情期间,我们急需生产防疫药品,谁知生产电力不足,需要电力扩容,重新安装变压器。我们请来一个负责该项目的工程师,他带着团队连续工作了5天5夜,解了燃眉之急。我问他为啥这么拼命,他说自己受过振东的资助,一定要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难题。这件事让我非常感慨。”李安平说。

还有一次,秘书给李安平打电话,说村里的老百姓来公司上访了。李安平一听吓了一跳,赶紧下楼一看,发现百姓并不是上访,而是敲锣打鼓带着大花篮来送锦旗。一位瘫痪的老太太被大伙抬过来,抓着李安平的手说:“我没生你养你,你却一直照顾我。”李安平也很感动,他说:“帮助乡亲脱贫,照顾乡亲生活,都是我的本分。”

振东发展至今,已举办20届针对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特困家庭的“冬助日”,累计救助7200余户;针对家乡和各公司驻地60岁以上老人设立的“敬老日”,已连续举办27届;2006年起,针对全国特困、大病患者及灾情、疫情中牺牲的医护工作者家属设立“中华仁爱天使基金”,救助全国贫困患者5500余人。

不仅如此,每当国家有难的时候,振东集团总是冲锋在前。2008年汶川地震,振东捐助价值1060万元药品,捐款120余万元;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振东捐助价值508万元药品,捐款91.6万元;2013年芦山地震,振东捐助价值525万元药品,捐款202万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振东向全国876家医院和卫生医疗机构捐赠防疫药品和物资共计价值5480万元,向因公殉职的医生家属捐赠抚恤金80万元,每月向有小孩、老人的家庭资助2000元生活费;2021年河南水灾,振东捐赠物资价值460万元,员工自发捐款120万元。

“在我看来,一个成功企业家不在于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而在于为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而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必须在发展中提高觉悟,把员工能力提升、经济发展、社会前进当作自己的责任。”李安平说。振东集团早已形成浓厚的“慈善文化”,因为大家知道,这是一份拿得起就放不下、也不愿放下的责任。(文章来源: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