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是莘莘学子迈入大学校门的日子,但一些贫困学子只能望而却步,他们站在人生抉择的“分岔路口”。为了帮助贫困学子改变命运,振东集团从1999年开始,便把这份责任扛在了肩上,这是一份“拿起来就放不下”的责任。振东集团把每年8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定为“扶贫济困日”,已连续举办23届,共计捐款达3.26亿元,成功帮助两万余名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1999年第一届扶贫济困日
扶贫济困日由来
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的家乡地处上党老区,在20世纪90年代初,这里经济基础薄弱,许多老百姓含辛茹苦地供养着孩子们读书。每年高考后,一些贫困家庭就处于两难境地,一面是步入大学改变命运的机会,另一面是大学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万般无奈之下,他们想到了振东集团这家爱心企业,想起了李安平这个热心人。
1998年9月的一天,李安平来到公司刚下车,就被一群早早守在门口的老百姓围住了。大家说:“家里困难,想请你帮帮忙。”李安平因为早上与妻子生了气心情不好,一听就火了:“你们困难,找我干什么!”当回到办公室透过窗户看到他们垂头离开时,李安平心里后悔了:“我生气,跟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于是派人把那些家长叫了回来。他们倾诉道:“孩子们考上了大学,没钱供不起啊。如果一个一个地来找你,又怕打扰你工作,所以我们商量后就相跟着来找你了。”李安平听后,心里非常感动:“来求助的老百姓真好啊,能这么理解体谅咱们,那咱们应该怎么做?”他即刻安排解决这些孩子们的上学费用。
振东集团扶贫办公室
后来每到8月,李安平都得花费大量时间接待前来求助的学生家长,他想到这是一个长期的帮扶工作,需要用制度把它确定下来。经董事会研究决定,成立“扶贫办公室”,专门负责帮扶周边父老乡亲的各项事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最初,把每年8月第三个周日法定为扶贫济困日,随着救助范围与人数逐渐增多,又把扶贫济困日改到了每年8月最后一个周日。同时,迅速制定了扶贫济困的相关制度,通过当地教育部门、民政部门向社会发出帮扶贫困学生的通知,从而把振东的爱心推向了全社会。
扶贫济困日帮扶对象
普通高校录取二本以上(含二本),因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的贫困大学生(硕、博)。
扶贫济困日帮扶标准
一类:1、孤儿,监护人无固定工作,以务农为主,家庭经济基础差。2、残疾,父母双方残疾(二级以上),均无劳动能力,子女未成年,全家靠低保维持生活。3、重症大病,家庭经济基础差,子女未成年,自费金额在5万元以上者,后续仍需治疗。
二类:1、家庭经济基础差,父亲病故或意外身亡且无赔偿,子女都未成年,供养两个大学生的女单亲家庭。2、家庭经济基础差,家中无主要劳力,子女都未成年,供养两个大学生的家庭。
三类:1、家庭经济基础差,子女都未成年的女单亲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不含离异家庭)2、家庭经济基础差,家中无主要劳力,子女都未成年,供养一个大学生。
四类:经济基础差,主要劳力因慢性病、残疾不能干重活,供养两个大学生的家庭。
不予救助情况:1、有劳动能力却不自食其力,造成生活困难者。2、购有商品房、轿车或拆迁户。3、因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家庭贫困者。4、再次救助大学生家中条件明显好转,经济收入有保障者。5、受民政等部门救助的学生,振东集团当年将不再重复救助。6、无享受国家低保或非精准扶贫户的家庭。
扶贫济困日“我们在行动”
振东集团的扶贫济困日每年只有一天,但扶贫走访活动却贯穿一年365天,振东人风雨无阻,脚步不停,竭力帮助贫困学子圆梦。
前往贫困家庭的走访路上
今年3月起,振东集团扶贫办工作人员就踏上了走访路,新员工、中层管理者、骨干及高管也加入到走访行列中。他们秉承“一看、二问、三暗访”的原则,耐心询问家庭情况,认真核实申请信息,并走访村委和周边邻居,侧面了解贫困学子的真实境遇。
深入家中了解情况
从3月到8月,他们的足迹遍布长治、晋中、晋城等19个县区,共走访上千户贫困家庭。
在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眼中,振东是老区之振东,百姓之振东,要时刻心系百姓,承担起“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的社会责任。他曾经说过:“贫困不是没钱,也不是没房没车,不读书、不上学才是真的贫困。真正的扶贫济困,就是让想学习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
振东集团2021年第23届扶贫济困日
29年来,振东集团爱心辐射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扶贫济困日到冬助日、敬老日、仁爱天使基金,从贫困学子到孤儿、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家庭、大病患者,这份坚持早已成为了振东集团的文化传统,它融进了振东人的血液中,刻进了振东人的骨子里,成为了每个振东人的一种习惯,这份事业将是他们毕生的使命和追求。
每年9月,是莘莘学子迈入大学校门的日子,但一些贫困学子只能望而却步,他们站在人生抉择的“分岔路口”。为了帮助贫困学子改变命运,振东集团从1999年开始,便把这份责任扛在了肩上,这是一份“拿起来就放不下”的责任。振东集团把每年8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定为“扶贫济困日”,已连续举办23届,共计捐款达3.26亿元,成功帮助两万余名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1999年第一届扶贫济困日
扶贫济困日由来
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的家乡地处上党老区,在20世纪90年代初,这里经济基础薄弱,许多老百姓含辛茹苦地供养着孩子们读书。每年高考后,一些贫困家庭就处于两难境地,一面是步入大学改变命运的机会,另一面是大学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万般无奈之下,他们想到了振东集团这家爱心企业,想起了李安平这个热心人。
1998年9月的一天,李安平来到公司刚下车,就被一群早早守在门口的老百姓围住了。大家说:“家里困难,想请你帮帮忙。”李安平因为早上与妻子生了气心情不好,一听就火了:“你们困难,找我干什么!”当回到办公室透过窗户看到他们垂头离开时,李安平心里后悔了:“我生气,跟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于是派人把那些家长叫了回来。他们倾诉道:“孩子们考上了大学,没钱供不起啊。如果一个一个地来找你,又怕打扰你工作,所以我们商量后就相跟着来找你了。”李安平听后,心里非常感动:“来求助的老百姓真好啊,能这么理解体谅咱们,那咱们应该怎么做?”他即刻安排解决这些孩子们的上学费用。
振东集团扶贫办公室
后来每到8月,李安平都得花费大量时间接待前来求助的学生家长,他想到这是一个长期的帮扶工作,需要用制度把它确定下来。经董事会研究决定,成立“扶贫办公室”,专门负责帮扶周边父老乡亲的各项事宜,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最初,把每年8月第三个周日法定为扶贫济困日,随着救助范围与人数逐渐增多,又把扶贫济困日改到了每年8月最后一个周日。同时,迅速制定了扶贫济困的相关制度,通过当地教育部门、民政部门向社会发出帮扶贫困学生的通知,从而把振东的爱心推向了全社会。
扶贫济困日帮扶对象
普通高校录取二本以上(含二本),因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的贫困大学生(硕、博)。
扶贫济困日帮扶标准
一类:1、孤儿,监护人无固定工作,以务农为主,家庭经济基础差。2、残疾,父母双方残疾(二级以上),均无劳动能力,子女未成年,全家靠低保维持生活。3、重症大病,家庭经济基础差,子女未成年,自费金额在5万元以上者,后续仍需治疗。
二类:1、家庭经济基础差,父亲病故或意外身亡且无赔偿,子女都未成年,供养两个大学生的女单亲家庭。2、家庭经济基础差,家中无主要劳力,子女都未成年,供养两个大学生的家庭。
三类:1、家庭经济基础差,子女都未成年的女单亲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不含离异家庭)2、家庭经济基础差,家中无主要劳力,子女都未成年,供养一个大学生。
四类:经济基础差,主要劳力因慢性病、残疾不能干重活,供养两个大学生的家庭。
不予救助情况:1、有劳动能力却不自食其力,造成生活困难者。2、购有商品房、轿车或拆迁户。3、因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家庭贫困者。4、再次救助大学生家中条件明显好转,经济收入有保障者。5、受民政等部门救助的学生,振东集团当年将不再重复救助。6、无享受国家低保或非精准扶贫户的家庭。
扶贫济困日“我们在行动”
振东集团的扶贫济困日每年只有一天,但扶贫走访活动却贯穿一年365天,振东人风雨无阻,脚步不停,竭力帮助贫困学子圆梦。
前往贫困家庭的走访路上
今年3月起,振东集团扶贫办工作人员就踏上了走访路,新员工、中层管理者、骨干及高管也加入到走访行列中。他们秉承“一看、二问、三暗访”的原则,耐心询问家庭情况,认真核实申请信息,并走访村委和周边邻居,侧面了解贫困学子的真实境遇。
深入家中了解情况
从3月到8月,他们的足迹遍布长治、晋中、晋城等19个县区,共走访上千户贫困家庭。
在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眼中,振东是老区之振东,百姓之振东,要时刻心系百姓,承担起“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的社会责任。他曾经说过:“贫困不是没钱,也不是没房没车,不读书、不上学才是真的贫困。真正的扶贫济困,就是让想学习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
振东集团2021年第23届扶贫济困日
29年来,振东集团爱心辐射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从扶贫济困日到冬助日、敬老日、仁爱天使基金,从贫困学子到孤儿、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家庭、大病患者,这份坚持早已成为了振东集团的文化传统,它融进了振东人的血液中,刻进了振东人的骨子里,成为了每个振东人的一种习惯,这份事业将是他们毕生的使命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