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季就咳嗽?这些妙招能缓解秋咳!
2022-08-18

随着季节的交替,身边咳嗽的人越来越多。中医认为,这些都是由于风寒燥邪所诱发的外感咳嗽。外感咳嗽主要分为风寒咳嗽、燥性咳嗽及风热咳嗽,根据中医养生理论,食疗、拔罐、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对缓解不同的外感咳嗽效果很好。大家不妨“对号入座”,找出属于自己的治疗方法。

咳嗽,秋咳,缓解秋咳

一、三种秋咳调理方法

1、风寒咳嗽:秋季早晚气温下降,如果大家仍然猛吹空调的话,容易引起风寒感冒,从而带来寒咳,身体表现为:流清鼻涕、手脚凉、微微怕冷、怕风、舌苔淡白、舌质淡白、没有明显的喉咙痛。受外感风寒咳嗽,及时散寒是关键,可以饮用生姜橘皮汤来进行调理。因为橘子的皮最外一层,在中医里面叫橘红,辛、苦,温。归肺、脾经,可以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痰多等情况。操作方法:橘子1个洗净,取橘皮,加生姜15-30克,放进锅里,加500ml左右的水,煮开后10分钟即可。服用后用热水袋敷后背的肺腧穴,至微微出汗。如果舌质较白,生姜可加到30克,舌苔较厚可适当多加橘皮。

2、燥性咳嗽:秋天是一个充满着「燥气」的时节,易损伤津液,因燥性引起的咳嗽,典型症状有:咽干、干咳痰少、口唇干裂、大便干结、容易手脚心热。这一类型的咳嗽早期可以多吃润肺祛燥的食物,可起到养肺的目的,如桑叶、玉竹、百合、麦冬、石斛等。日常可饮用麦冬石斛水,清热降火、润肺止咳。操作方法:将麦冬15克,石斛10克,放入清水、加少许冰糖一起煮,大火煮开后再小火熬制15到20分钟即可。

3、风热咳嗽:秋日燥热,很容易让大家因为上火或风热感冒而引发咳嗽,热咳身体表现有:咽痛、大便容易干、鼻塞流浓涕、痰黄、舌质红、舌苔黄腻。此时应适当清热、泻肺火。《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热者寒之”,可以通过服用川贝炖梨来调理。川贝性凉,味甘平,入肺经、胃经,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的作用,与梨配合,润燥、清热的效果更好。


二、按揉穴位缓解秋咳

1、尺泽穴:属手太阴肺经的合(水)穴。人体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可清宣肺气,泻火降逆。主治疾病为:喉咙疼痛、感冒、咳嗽等,对于缓解秋燥引起的热咳、干咳效果最好。

2、列缺穴: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络穴,亦是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尿血等病症。

3、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属膀胱经。取定穴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一到秋季就咳嗽?这些妙招能缓解秋咳!

随着季节的交替,身边咳嗽的人越来越多。中医认为,这些都是由于风寒燥邪所诱发的外感咳嗽。外感咳嗽主要分为风寒咳嗽、燥性咳嗽及风热咳嗽,根据中医养生理论,食疗、拔罐、刮痧等中医特色疗法对缓解不同的外感咳嗽效果很好。大家不妨“对号入座”,找出属于自己的治疗方法。

咳嗽,秋咳,缓解秋咳

一、三种秋咳调理方法

1、风寒咳嗽:秋季早晚气温下降,如果大家仍然猛吹空调的话,容易引起风寒感冒,从而带来寒咳,身体表现为:流清鼻涕、手脚凉、微微怕冷、怕风、舌苔淡白、舌质淡白、没有明显的喉咙痛。受外感风寒咳嗽,及时散寒是关键,可以饮用生姜橘皮汤来进行调理。因为橘子的皮最外一层,在中医里面叫橘红,辛、苦,温。归肺、脾经,可以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痰多等情况。操作方法:橘子1个洗净,取橘皮,加生姜15-30克,放进锅里,加500ml左右的水,煮开后10分钟即可。服用后用热水袋敷后背的肺腧穴,至微微出汗。如果舌质较白,生姜可加到30克,舌苔较厚可适当多加橘皮。

2、燥性咳嗽:秋天是一个充满着「燥气」的时节,易损伤津液,因燥性引起的咳嗽,典型症状有:咽干、干咳痰少、口唇干裂、大便干结、容易手脚心热。这一类型的咳嗽早期可以多吃润肺祛燥的食物,可起到养肺的目的,如桑叶、玉竹、百合、麦冬、石斛等。日常可饮用麦冬石斛水,清热降火、润肺止咳。操作方法:将麦冬15克,石斛10克,放入清水、加少许冰糖一起煮,大火煮开后再小火熬制15到20分钟即可。

3、风热咳嗽:秋日燥热,很容易让大家因为上火或风热感冒而引发咳嗽,热咳身体表现有:咽痛、大便容易干、鼻塞流浓涕、痰黄、舌质红、舌苔黄腻。此时应适当清热、泻肺火。《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热者寒之”,可以通过服用川贝炖梨来调理。川贝性凉,味甘平,入肺经、胃经,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的作用,与梨配合,润燥、清热的效果更好。


二、按揉穴位缓解秋咳

1、尺泽穴:属手太阴肺经的合(水)穴。人体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可清宣肺气,泻火降逆。主治疾病为:喉咙疼痛、感冒、咳嗽等,对于缓解秋燥引起的热咳、干咳效果最好。

2、列缺穴: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太阴肺经之络穴,亦是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在人体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咳嗽、气喘、头痛,尿血等病症。

3、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属膀胱经。取定穴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