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统一朝代,秦朝虽然仅仅只有十五年,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却一点也不少。接下来,就让我们透过这些历史事件,来回顾一下秦朝短暂而又辉煌的兴亡史。
一、商鞅变法
战国初期,铁制农具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各诸侯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发展封建经济,而秦国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为了增强秦国实力,秦国的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商鞅为左庶长。商鞅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奠定了秦始皇统一全中国的基础。
二、秦灭六国之战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国统一战争,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即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这场战争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三、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术士,即儒生),是对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焚毁“诗、书、百家语和非秦国史书”、在公元前212年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二事的合称。
公元前213年,出于对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除医药、卜筮、农业等书之外,焚烧史书、诸子百家之书等书。公元前212年,也就是焚书后的第二年,因多名儒生暗中诽谤,秦始皇下令将相关四百六十余名儒生全部坑杀活埋,史称“坑儒”。
“焚书坑儒”的实质是一场思想统一的运动。虽然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成功,但也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加速了秦政权的灭亡。
四、沙丘之变
沙丘之变,又称沙丘之谋,秦始皇在沙丘宫去世后,赵高与李斯杀害公子扶苏,拥立秦二世即位的事件。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样,李斯、胡亥、赵高从行,去疾留守。巡游时在途中突然去世,遗诏令公子扶苏主持葬礼,意即使之返都即位。
此时扶苏正在上郡监督蒙恬的军队,管理诏书的赵高却发动了阴谋,威胁丞相李斯,矫诏处死扶苏与蒙恬。隐瞒秦始皇死讯,以咸鱼放到秦始皇车上,遮挡秦始皇尸体发出的臭味。回到咸阳后,他们拥立公子胡亥为皇帝,就是秦二世。沙丘之变导致秦朝政治混乱、迅速灭亡,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
五、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按秦律将被斩首。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但是,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六、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公元前207年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现属邢台市平乡县地区)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加之刘邦西路大军攻破武关、蓝田,秦朝主力尽丧,加速覆亡。
作为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统一朝代,秦朝虽然仅仅只有十五年,但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却一点也不少。接下来,就让我们透过这些历史事件,来回顾一下秦朝短暂而又辉煌的兴亡史。
一、商鞅变法
战国初期,铁制农具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各诸侯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发展封建经济,而秦国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为了增强秦国实力,秦国的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自魏国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商鞅为左庶长。商鞅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奠定了秦始皇统一全中国的基础。
二、秦灭六国之战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国统一战争,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秦国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即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这场战争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三、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术士,即儒生),是对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焚毁“诗、书、百家语和非秦国史书”、在公元前212年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二事的合称。
公元前213年,出于对建立专制主义政治体系的需要,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除医药、卜筮、农业等书之外,焚烧史书、诸子百家之书等书。公元前212年,也就是焚书后的第二年,因多名儒生暗中诽谤,秦始皇下令将相关四百六十余名儒生全部坑杀活埋,史称“坑儒”。
“焚书坑儒”的实质是一场思想统一的运动。虽然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成功,但也钳制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加速了秦政权的灭亡。
四、沙丘之变
沙丘之变,又称沙丘之谋,秦始皇在沙丘宫去世后,赵高与李斯杀害公子扶苏,拥立秦二世即位的事件。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样,李斯、胡亥、赵高从行,去疾留守。巡游时在途中突然去世,遗诏令公子扶苏主持葬礼,意即使之返都即位。
此时扶苏正在上郡监督蒙恬的军队,管理诏书的赵高却发动了阴谋,威胁丞相李斯,矫诏处死扶苏与蒙恬。隐瞒秦始皇死讯,以咸鱼放到秦始皇车上,遮挡秦始皇尸体发出的臭味。回到咸阳后,他们拥立公子胡亥为皇帝,就是秦二世。沙丘之变导致秦朝政治混乱、迅速灭亡,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
五、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按秦律将被斩首。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但是,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六、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公元前207年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现属邢台市平乡县地区)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经此一战,加之刘邦西路大军攻破武关、蓝田,秦朝主力尽丧,加速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