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将至,这些养生秘诀要牢记!
2023-03-03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惊蛰开始之后,气温开始逐渐转暖,细菌病毒也随之大量繁殖,而我们的身体刚刚经过寒冷的冬季,还没有完全适应温暖的环境,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惊蛰时节,懂得养生调理非常关键。

惊蛰,惊蛰习俗,惊蛰养生,惊蛰饮食

一、惊蛰习俗

1、吃梨:惊蛰有吃梨的习俗。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舒服。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

2、蒙鼓皮:响雷,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3、打小人:香港、澳门一向有“打小人”的习俗。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犯之则在年内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因此大家都要买份纸料,内含纸老虎、吉纸、小人纸等去“打小人”。

4、祭白虎化解是非:在广东一带民间有在惊蛰“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说法,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所谓“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绘制黄色黑斑纹的纸老虎。


二、惊蛰养生

惊蛰时节,气候变暖,大地回春,也是疾病的高发时节,因此大家在惊蛰一定要顺应时节调理身心,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如果在惊蛰时节把身体调理好,那么这一个春天都不会被疾病所困扰。

1、防疾病: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2、宜健走:惊蜇过后,如果没有“倒春寒”,气温就会真正升高,春天的风采将全部展现出来,此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房门,到室外运动锻炼。但是因为刚刚经过寒冷漫长的冬季,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还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特别是关节和肌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伸展,所以不宜进行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此时最好的运动方式是“健走”。“健走”既不是散步,也不是竞走,而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运动形式。“健走”的姿势要点是:后腿用力蹬地,前腿尽力上抬,这样两腿肌肉同时用力,大步、快速地向前行走。这样,肌肉得以伸展,肺部得到洗涤,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改善,健康不期而至。

3、调养肝脏: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

4、忌生冷:惊蛰阳气始动,全身的阳气尚不充沛,寒冷食物容易损害人体稚嫩的阳气,或者说会损害人体的少阳相火(生理之火),不利于人体气机的疏泄、畅达。不宜过多食用冷饮、寒凉水果、生冷海鲜等。

5、慎食酸性药食:惊蛰是养肝时期,中医素有“酸入肝”的理论,认为山楂、五味子、乌梅、白芍等酸味食物或药物可以滋肝阴,养肝血,达到柔肝、调肝的目的。但同时酸性也有收敛、固涩的特性。食用过多的酸性药食反而妨碍人体气机的疏泄,不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故饮食中慎食酸性药食,以免妨碍气血运行。

6、宜清淡: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三、惊蛰饮食

惊蛰时节,也应在饮食上着手进行体制调养,以达到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功效。下面、给大家推荐两款适合惊蛰时节食用的调理膳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家尝试制作。

1、桑椹桂圆饮:鲜桑葚60克,桂圆肉30克。将桑葚、桂圆肉洗净,加水适量,炖烂。适于心悸气促,失眠多梦,汗出,头目眩晕者食用。

2、冰糖梨粥:大米150克、梨一个,大枣五个、枸杞二十粒,冰糖适量。大枣和枸杞洗净,用水泡20分钟;锅里放入适量水,加入大米和大枣,大火烧开转中火,边煮边搅拌。煮20分钟后,加入切好的梨块,继续煮半小时。待粥煮熟后,加入枸杞和冰糖搅匀,再煮两三分钟即可。


(声明:本文仅为科普文章,无产品宣传等其他广告、诱导内容)

惊蛰将至,这些养生秘诀要牢记!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惊蛰开始之后,气温开始逐渐转暖,细菌病毒也随之大量繁殖,而我们的身体刚刚经过寒冷的冬季,还没有完全适应温暖的环境,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惊蛰时节,懂得养生调理非常关键。

惊蛰,惊蛰习俗,惊蛰养生,惊蛰饮食

一、惊蛰习俗

1、吃梨:惊蛰有吃梨的习俗。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舒服。因此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

2、蒙鼓皮:响雷,是惊蛰节气的重要特征。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3、打小人:香港、澳门一向有“打小人”的习俗。传说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犯之则在年内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因此大家都要买份纸料,内含纸老虎、吉纸、小人纸等去“打小人”。

4、祭白虎化解是非:在广东一带民间有在惊蛰“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说法,据称白虎为口舌之神,每年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伤人,所谓“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绘制黄色黑斑纹的纸老虎。


二、惊蛰养生

惊蛰时节,气候变暖,大地回春,也是疾病的高发时节,因此大家在惊蛰一定要顺应时节调理身心,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如果在惊蛰时节把身体调理好,那么这一个春天都不会被疾病所困扰。

1、防疾病: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此外,诸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2、宜健走:惊蜇过后,如果没有“倒春寒”,气温就会真正升高,春天的风采将全部展现出来,此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房门,到室外运动锻炼。但是因为刚刚经过寒冷漫长的冬季,人体的各个器官功能还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特别是关节和肌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伸展,所以不宜进行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此时最好的运动方式是“健走”。“健走”既不是散步,也不是竞走,而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运动形式。“健走”的姿势要点是:后腿用力蹬地,前腿尽力上抬,这样两腿肌肉同时用力,大步、快速地向前行走。这样,肌肉得以伸展,肺部得到洗涤,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改善,健康不期而至。

3、调养肝脏: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从饮食方面来看,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多食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

4、忌生冷:惊蛰阳气始动,全身的阳气尚不充沛,寒冷食物容易损害人体稚嫩的阳气,或者说会损害人体的少阳相火(生理之火),不利于人体气机的疏泄、畅达。不宜过多食用冷饮、寒凉水果、生冷海鲜等。

5、慎食酸性药食:惊蛰是养肝时期,中医素有“酸入肝”的理论,认为山楂、五味子、乌梅、白芍等酸味食物或药物可以滋肝阴,养肝血,达到柔肝、调肝的目的。但同时酸性也有收敛、固涩的特性。食用过多的酸性药食反而妨碍人体气机的疏泄,不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故饮食中慎食酸性药食,以免妨碍气血运行。

6、宜清淡: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三、惊蛰饮食

惊蛰时节,也应在饮食上着手进行体制调养,以达到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功效。下面、给大家推荐两款适合惊蛰时节食用的调理膳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家尝试制作。

1、桑椹桂圆饮:鲜桑葚60克,桂圆肉30克。将桑葚、桂圆肉洗净,加水适量,炖烂。适于心悸气促,失眠多梦,汗出,头目眩晕者食用。

2、冰糖梨粥:大米150克、梨一个,大枣五个、枸杞二十粒,冰糖适量。大枣和枸杞洗净,用水泡20分钟;锅里放入适量水,加入大米和大枣,大火烧开转中火,边煮边搅拌。煮20分钟后,加入切好的梨块,继续煮半小时。待粥煮熟后,加入枸杞和冰糖搅匀,再煮两三分钟即可。


(声明:本文仅为科普文章,无产品宣传等其他广告、诱导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