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和《三国演义》有多大区别?
2023-04-19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根据正史《三国志》和一些民间故事杂糅而写成的小说,它是秉承着“七分实事,三分演绎”编写的,因此故人对它的评价多为“使观者往往为之惑乱”。从“十常侍之乱”开始,《三国演义》便对正史展开了“润色”。

一、群雄涿鹿

首先是“十常侍”的人物,《三国演义》把曹节、侯览等不符合时间线的太监纳入“十常侍”队伍中,以此来强调东汉末年朝局的混乱。之后,董卓、袁绍、曹操、刘备等三国前期的重要人物陆续登场。

袁绍出身于士族大家,从小便有着匡扶汉室、讨伐逆贼的志向,与《三国演义》相比,初期的袁绍更像是历史的主角。曹操出生于宦官之家,正史中的他从小随机应变,青年为官时以正直、藐视权贵而闻名,虽展现出不同于常人的肝胆,但与袁氏兄弟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对于刘、关、张三人相识,是刘备在汉末为讨伐黄巾军而拉起的义军,关羽、张飞则是义军中的兵卒。但刘备为人宽仁,三人很快建立了亲如兄弟的感情,“桃园三结义”则是完完全全虚构的场景。

正史中董卓的性情虽残忍暴虐,但他并不是个不懂打仗的胖子。董卓是一个能力卓越的军事将领,不仅具有指挥才能,骑马射箭更是样样精通。《三国志》中记载董卓死于“连环计”,至于与吕布因貂蝉而反目成仇,只是正史中“连环计”的一部分,对于貂蝉,正史中并未过多记载,其名“貂蝉”,也是后人编撰的。


二、三足鼎立

公元200年,北方实力最强的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一带展开决战,而《三国演义》中关云长斩颜良诛文丑的事迹便发生在这一时期,可二人真如小说中那样羸弱吗?非也。文丑在官渡之战中屡屡击溃曹军,在一次抢夺辎重时,曹操以五百兵力杀了个回马枪,文丑军顿时乱作一团,文丑也死于乱军之中。颜良则在与张辽大军交战时,疏忽了关羽所率的一支突袭军,面对突袭毫无招架之力,死于关羽刀下。

南边东吴也发生变动,东吴领袖孙策在一次打猎中,中了仇家许贡门客的伏击,身中数箭而亡,江东政权交给了当时仅有十九岁的孙权,孙权作为此后三足鼎立中的一员,比刘备、曹操更早地接过了权力的指挥棒。官渡之战尘埃落定后,曹操成为大汉天地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刘备、关羽、张飞还在新野小城,看不到希望。

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于长江之上击溃曹操,《三国演义》对双方兵力也有过度夸张成分。正史记载,曹操南下时兵力不过二十万,远远没有八十万。对于战前部署,《三国志》中周瑜的作用远远超过诸葛亮等人,正史中的赤壁之战是周瑜的个人秀。战前,曹军军营中暴发了鼠疫,实力遭受重创,之后曹操在赤壁惨败,这场鼠疫所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三、三家归晋

赤壁之战后,进入到三国故事的中期,这一时期的主角完全可以说是周瑜,历史上的周瑜器量广大、以谦虚闻名,并不像演义中那么小肚鸡肠。历史上更没有记载过他与诸葛亮有过任何直接冲突,周瑜是在征讨曹仁时中毒箭而亡,与诸葛亮并无关系。

对于蜀汉的“五虎上将”,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么一说,只是在刘备夺取益州称汉中王后,封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为前、后、中、左、右军统帅,《三国志》作者陈寿将他们五人编在一起列为一传,后人因此有了“五虎上将”一说。

对于关羽水淹七军的故事,正如《三国志》中形容的那样——威震华夏。而关羽身边的大将周仓在历史中也并无记载,关平却是关羽的长子,并非小说中的义子。

到后来所谓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其实蜀汉军队在诸葛亮率领下真正到达祁山的,只有第一次北伐和第四次北伐,而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途中,便在五丈原病逝,没有“六出祁山”一说。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和《三国演义》有多大区别?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根据正史《三国志》和一些民间故事杂糅而写成的小说,它是秉承着“七分实事,三分演绎”编写的,因此故人对它的评价多为“使观者往往为之惑乱”。从“十常侍之乱”开始,《三国演义》便对正史展开了“润色”。

一、群雄涿鹿

首先是“十常侍”的人物,《三国演义》把曹节、侯览等不符合时间线的太监纳入“十常侍”队伍中,以此来强调东汉末年朝局的混乱。之后,董卓、袁绍、曹操、刘备等三国前期的重要人物陆续登场。

袁绍出身于士族大家,从小便有着匡扶汉室、讨伐逆贼的志向,与《三国演义》相比,初期的袁绍更像是历史的主角。曹操出生于宦官之家,正史中的他从小随机应变,青年为官时以正直、藐视权贵而闻名,虽展现出不同于常人的肝胆,但与袁氏兄弟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对于刘、关、张三人相识,是刘备在汉末为讨伐黄巾军而拉起的义军,关羽、张飞则是义军中的兵卒。但刘备为人宽仁,三人很快建立了亲如兄弟的感情,“桃园三结义”则是完完全全虚构的场景。

正史中董卓的性情虽残忍暴虐,但他并不是个不懂打仗的胖子。董卓是一个能力卓越的军事将领,不仅具有指挥才能,骑马射箭更是样样精通。《三国志》中记载董卓死于“连环计”,至于与吕布因貂蝉而反目成仇,只是正史中“连环计”的一部分,对于貂蝉,正史中并未过多记载,其名“貂蝉”,也是后人编撰的。


二、三足鼎立

公元200年,北方实力最强的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一带展开决战,而《三国演义》中关云长斩颜良诛文丑的事迹便发生在这一时期,可二人真如小说中那样羸弱吗?非也。文丑在官渡之战中屡屡击溃曹军,在一次抢夺辎重时,曹操以五百兵力杀了个回马枪,文丑军顿时乱作一团,文丑也死于乱军之中。颜良则在与张辽大军交战时,疏忽了关羽所率的一支突袭军,面对突袭毫无招架之力,死于关羽刀下。

南边东吴也发生变动,东吴领袖孙策在一次打猎中,中了仇家许贡门客的伏击,身中数箭而亡,江东政权交给了当时仅有十九岁的孙权,孙权作为此后三足鼎立中的一员,比刘备、曹操更早地接过了权力的指挥棒。官渡之战尘埃落定后,曹操成为大汉天地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刘备、关羽、张飞还在新野小城,看不到希望。

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于长江之上击溃曹操,《三国演义》对双方兵力也有过度夸张成分。正史记载,曹操南下时兵力不过二十万,远远没有八十万。对于战前部署,《三国志》中周瑜的作用远远超过诸葛亮等人,正史中的赤壁之战是周瑜的个人秀。战前,曹军军营中暴发了鼠疫,实力遭受重创,之后曹操在赤壁惨败,这场鼠疫所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三、三家归晋

赤壁之战后,进入到三国故事的中期,这一时期的主角完全可以说是周瑜,历史上的周瑜器量广大、以谦虚闻名,并不像演义中那么小肚鸡肠。历史上更没有记载过他与诸葛亮有过任何直接冲突,周瑜是在征讨曹仁时中毒箭而亡,与诸葛亮并无关系。

对于蜀汉的“五虎上将”,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么一说,只是在刘备夺取益州称汉中王后,封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为前、后、中、左、右军统帅,《三国志》作者陈寿将他们五人编在一起列为一传,后人因此有了“五虎上将”一说。

对于关羽水淹七军的故事,正如《三国志》中形容的那样——威震华夏。而关羽身边的大将周仓在历史中也并无记载,关平却是关羽的长子,并非小说中的义子。

到后来所谓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其实蜀汉军队在诸葛亮率领下真正到达祁山的,只有第一次北伐和第四次北伐,而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途中,便在五丈原病逝,没有“六出祁山”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