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被偷走”?中医养眼有妙招!
2023-10-12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各类电子产品。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后,用眼过度常常导致眼睛干涩、流泪、胀痛、近视等问题。中医理论也认为,近视是由于过度用眼,消耗精气神所致。据中医分析,近视可能与肝血不足、气血不能滋养双目、先天不足、肝胆肾水不足、心阳虚等因素有关。视力与五脏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除了科学用眼外,还可以采用中医养眼方法来保护视力。

中医养眼,中医

一、6个护眼穴位

1.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边缘的凹陷处,具有明目、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可以用两手拇指指腹揉按攒竹穴30-50次,有助于预防各种眼部疾病。

2.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的凹陷处,可治疗迎风流泪、视物不清、目眩、近视等症状。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对睛明穴进行按压,每次按压10-20次,有助于缓解和治疗眼部疾病,如近视、眼睛疲劳、结膜炎等。

3.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的位置,可治疗头痛以及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等眼部疾患。用双手的食指同时按压双侧的瞳子髎穴,随着呼吸,吸气时向上向前按揉,呼气时向下向后按揉,每天最少按揉8次,最多按揉64次,可以缓解眼部疾患。

4.四白穴:位于面部,目下一寸,即眶下孔处,可散风明目、舒筋活络。可以用食指指腹按揉,按摩力度先轻后重,次数由少到多,每日60-100次为宜。

5.丝竹空穴:位于眉梢凹陷中,瞳子髎直上,可清头明目、散风镇惊。可以用拇指指腹按揉1分钟左右,以自觉轻微酸胀为度,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

6.鱼腰穴:位于瞳孔直上,眉毛中点的位置,可安神、明目、通窍。用食指的指腹对鱼腰穴进行环状按揉,力度稍轻,每次2到3分钟,可以辅助治疗目赤肿痛、眉棱骨痛。


二、局部热敷

使用热毛巾敷眼,或双手掌心搓热后捂住整个眼眶进行热敷。每日3次,每次3-5分钟,对睛明穴、承泣穴、瞳子髎穴等局部穴位均有作用,有助于保障局部经络通畅,改善气血循环,从而减轻眼部干涩、不耐久视、迎风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


三、中药足浴/中药熏眼

1.中药足浴:取菟丝子、枸杞子、当归、鸡血藤各30克,肉桂、桔梗各3克。适合精血不足之人护眼使用。将上述药材水煎后,每晚趁热泡脚,温度以能耐受为宜,每次泡5-10分钟,以微微汗出为宜。

2.中药熏眼:用枸杞子、菊花、石斛、麦冬、桑叶、荆芥穗、木贼草、银花、薄荷各6克,煎水熏眼。对津液不润,或阴血亏虚,或由阳气不能输布津液导致的干眼症、视疲劳有一定效果。


通过以上中医养眼方法,结合科学用眼习惯,可以有效缓解眼部疲劳,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等问题。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您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眼睛。

视力“被偷走”?中医养眼有妙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各类电子产品。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后,用眼过度常常导致眼睛干涩、流泪、胀痛、近视等问题。中医理论也认为,近视是由于过度用眼,消耗精气神所致。据中医分析,近视可能与肝血不足、气血不能滋养双目、先天不足、肝胆肾水不足、心阳虚等因素有关。视力与五脏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除了科学用眼外,还可以采用中医养眼方法来保护视力。

中医养眼,中医

一、6个护眼穴位

1.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边缘的凹陷处,具有明目、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可以用两手拇指指腹揉按攒竹穴30-50次,有助于预防各种眼部疾病。

2.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的凹陷处,可治疗迎风流泪、视物不清、目眩、近视等症状。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对睛明穴进行按压,每次按压10-20次,有助于缓解和治疗眼部疾病,如近视、眼睛疲劳、结膜炎等。

3.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的位置,可治疗头痛以及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等眼部疾患。用双手的食指同时按压双侧的瞳子髎穴,随着呼吸,吸气时向上向前按揉,呼气时向下向后按揉,每天最少按揉8次,最多按揉64次,可以缓解眼部疾患。

4.四白穴:位于面部,目下一寸,即眶下孔处,可散风明目、舒筋活络。可以用食指指腹按揉,按摩力度先轻后重,次数由少到多,每日60-100次为宜。

5.丝竹空穴:位于眉梢凹陷中,瞳子髎直上,可清头明目、散风镇惊。可以用拇指指腹按揉1分钟左右,以自觉轻微酸胀为度,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

6.鱼腰穴:位于瞳孔直上,眉毛中点的位置,可安神、明目、通窍。用食指的指腹对鱼腰穴进行环状按揉,力度稍轻,每次2到3分钟,可以辅助治疗目赤肿痛、眉棱骨痛。


二、局部热敷

使用热毛巾敷眼,或双手掌心搓热后捂住整个眼眶进行热敷。每日3次,每次3-5分钟,对睛明穴、承泣穴、瞳子髎穴等局部穴位均有作用,有助于保障局部经络通畅,改善气血循环,从而减轻眼部干涩、不耐久视、迎风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


三、中药足浴/中药熏眼

1.中药足浴:取菟丝子、枸杞子、当归、鸡血藤各30克,肉桂、桔梗各3克。适合精血不足之人护眼使用。将上述药材水煎后,每晚趁热泡脚,温度以能耐受为宜,每次泡5-10分钟,以微微汗出为宜。

2.中药熏眼:用枸杞子、菊花、石斛、麦冬、桑叶、荆芥穗、木贼草、银花、薄荷各6克,煎水熏眼。对津液不润,或阴血亏虚,或由阳气不能输布津液导致的干眼症、视疲劳有一定效果。


通过以上中医养眼方法,结合科学用眼习惯,可以有效缓解眼部疲劳,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等问题。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您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