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质疏松,记住5个关键数字!
2023-10-20

很多人对骨质疏松存在误解,认为它只是老年人的“专利”,甚至觉得它不是什么大病。然而,骨质疏松的威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骨质在不知不觉中流失,30岁至35岁开始流失,36岁至49岁缓慢减少,50岁至69岁迅速减少,70岁以上持续减少。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这不仅是导致老年患者致死、致残的常见原因,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髋关节骨折后,男性患者一年内死于并发症的比例高达20%,而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

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

一、1个公式算一算

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评估你的骨质疏松风险:(体重kg-年龄)×0.2=风险指数。

• 指数大于-1: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较低;

• 指数小于-4:属于高风险,建议尽快就医;

• 指数在-1和-4之间:属于中风险,建议咨询医生并采取预防措施。

例如,体重50公斤、年龄85岁的人,风险指数为(50-85)×0.2=-7,结果小于-4,说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较高。


二、2个动作测一测

骨质疏松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和骨折。以下两个动作可以测试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平衡能力差的老人更容易跌倒,这也能间接反映骨质疏松的风险。但请注意,做这两个动作时要做好安全措施,防止摔倒。

1.静态平衡力测试:双脚成直线,一前一后站立,前脚后跟紧贴后脚脚尖,双手自然下垂,坚持一段时间。

2.姿势控制力测试:选择一把带扶手、不带轮子的椅子,站在椅子前,尽量不扶扶手的情况下,坐下后起立。

如果动作1不能坚持超过10秒,或不能独立完成动作2,需尝试数次或扶扶手才能完成,则说明平衡能力可能不足,更容易发生跌倒,且存在一定的骨质疏松风险。


三、3大症状要警惕

腰背痛、驼背、身材变矮,这些症状都可能是脊柱压缩的表现,预示着脊柱骨质疏松的存在。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四、4个阶段要小心

1.绝经史:绝经较早的女性需要特别小心,因为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加速。

2.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骨质疏松患者,需要特别警惕,因为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3.骨折史:如果已经发生过骨折,再次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更高,这被称为重度骨质疏松。

4.不良生活习惯:长期抽烟、饮酒、喝碳酸饮料等不良习惯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五、5个关键来预防骨质疏松

1.适量运动:运动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有积极作用,尤其是负重运动,包括负重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负重运动通过增加下肢、臀部和脊柱的应力,刺激成骨细胞向骨细胞转换,促进骨质增加。抗阻训练则通过提供阻力,增加骨骼负荷,刺激骨细胞。

2.合理饮食、正确补钙:晒太阳和喝牛奶是补充钙质的有效方式。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需要摄入300克液态奶。建议每天选择一杯牛奶(220毫升)加一杯酸奶(100克),轻松达到300克以上。

3.戒掉烟酒:戒烟戒酒对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因为这些习惯会加速骨质流失。

4.防止摔倒:家中的楼梯和厕所是摔倒的高危区域,需要特别注意防滑和安装扶手。

5.老年人不要登高:老年人尽量避免登高,如果需要登高,一定要有年轻人协助。


骨质疏松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其风险。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骨质疏松,保护骨骼健康。

预防骨质疏松,记住5个关键数字!

很多人对骨质疏松存在误解,认为它只是老年人的“专利”,甚至觉得它不是什么大病。然而,骨质疏松的威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骨质在不知不觉中流失,30岁至35岁开始流失,36岁至49岁缓慢减少,50岁至69岁迅速减少,70岁以上持续减少。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是骨折,这不仅是导致老年患者致死、致残的常见原因,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髋关节骨折后,男性患者一年内死于并发症的比例高达20%,而存活者中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

预防骨质疏松,骨质疏松

一、1个公式算一算

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评估你的骨质疏松风险:(体重kg-年龄)×0.2=风险指数。

• 指数大于-1: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较低;

• 指数小于-4:属于高风险,建议尽快就医;

• 指数在-1和-4之间:属于中风险,建议咨询医生并采取预防措施。

例如,体重50公斤、年龄85岁的人,风险指数为(50-85)×0.2=-7,结果小于-4,说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较高。


二、2个动作测一测

骨质疏松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发生跌倒和骨折。以下两个动作可以测试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平衡能力差的老人更容易跌倒,这也能间接反映骨质疏松的风险。但请注意,做这两个动作时要做好安全措施,防止摔倒。

1.静态平衡力测试:双脚成直线,一前一后站立,前脚后跟紧贴后脚脚尖,双手自然下垂,坚持一段时间。

2.姿势控制力测试:选择一把带扶手、不带轮子的椅子,站在椅子前,尽量不扶扶手的情况下,坐下后起立。

如果动作1不能坚持超过10秒,或不能独立完成动作2,需尝试数次或扶扶手才能完成,则说明平衡能力可能不足,更容易发生跌倒,且存在一定的骨质疏松风险。


三、3大症状要警惕

腰背痛、驼背、身材变矮,这些症状都可能是脊柱压缩的表现,预示着脊柱骨质疏松的存在。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四、4个阶段要小心

1.绝经史:绝经较早的女性需要特别小心,因为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流失加速。

2.家族史:如果家族中有骨质疏松患者,需要特别警惕,因为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3.骨折史:如果已经发生过骨折,再次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更高,这被称为重度骨质疏松。

4.不良生活习惯:长期抽烟、饮酒、喝碳酸饮料等不良习惯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五、5个关键来预防骨质疏松

1.适量运动:运动对骨质疏松的预防有积极作用,尤其是负重运动,包括负重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负重运动通过增加下肢、臀部和脊柱的应力,刺激成骨细胞向骨细胞转换,促进骨质增加。抗阻训练则通过提供阻力,增加骨骼负荷,刺激骨细胞。

2.合理饮食、正确补钙:晒太阳和喝牛奶是补充钙质的有效方式。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需要摄入300克液态奶。建议每天选择一杯牛奶(220毫升)加一杯酸奶(100克),轻松达到300克以上。

3.戒掉烟酒:戒烟戒酒对预防骨质疏松至关重要,因为这些习惯会加速骨质流失。

4.防止摔倒:家中的楼梯和厕所是摔倒的高危区域,需要特别注意防滑和安装扶手。

5.老年人不要登高:老年人尽量避免登高,如果需要登高,一定要有年轻人协助。


骨质疏松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其风险。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骨质疏松,保护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