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且出现了多种病原体叠加感染的情况。然而,许多人对感冒、流感、新冠、支原体肺炎等疾病的区分仍存在不少困惑。面对来势汹汹的呼吸道疾病,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各类疾病的特点,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有什么特点?
1、感冒:感冒,中医上称为“伤风”,其主要病原体为鼻病毒,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及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常易合并细菌感染。感冒通常起病较快,早期症状包括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鼻涕通常在2—3天后逐渐变稠,还可能出现咽痛,但一般不会出现发热和全身症状。感冒通常会在5—7天后痊愈。
2、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包括甲、乙、丙三种类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流感的症状表现包括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明显的眼结膜炎和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通过核酸或抗原筛查检测,我们可以确诊流感。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能力,这可能导致流感的大面积爆发或流行,通常每三年会出现一次高峰,影响健康和劳动能力。
3、新冠:新冠病毒感染与流感症状相似,确诊需要通过核酸检查。目前病例多数为偶发,且重复感染后的症状相对较轻。然而,新冠病毒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仍需引起警惕。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咽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嗅觉减退等。新冠病毒可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其中,CD-4淋巴细胞被大量破坏,这是一种具有预警功能的淋巴细胞,其被破坏可能使人无法及时识别并应对某些病原体。
4、支原体肺炎:由支原体感染引起,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儿童高发,目前也有一些成年人开始发病。该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患者通常在发病初期便出现剧烈、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同时可能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其他症状。
5、变异性哮喘: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及凌晨咳嗽尤其明显。感冒、吸入冷空气、灰尘及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此外,患者的咳嗽具有典型哮喘的发病特点,即反复发作性、季节性和时间节律性,部分患者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自行缓解。
6、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咳、喘、憋”是其最典型的症状。在早期,慢阻肺患者可能会有以下三种症状。慢性咳嗽,包括晨间咳嗽、夜间阵发性咳嗽和运动后咳嗽。咳痰,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痰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明显增多且伴有脓痰。气促,早期在剧烈活动时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气促。
二、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1、保持家庭卫生:每天坚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勤打扫、擦拭桌椅和地面,保持环境整洁。必要时进行消毒,也可用艾灸条熏蒸。衣物和被褥要勤换洗,定期晾晒和用电熨斗烫平。完成后,建议用除螨吸尘器进行彻底清理。
2、注意个人卫生:外出时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医院和逛商场时。外出进门后,及时用流水洗手、漱口和清洗鼻腔。冬季也要及时洗澡,老年人可适当降低频次。每晚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15分钟,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缓解疲劳、驱散寒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体免疫力。洗澡、泡脚后,建议涂抹润肤霜,防止皮肤干燥瘙痒。
3、注意饮食:养成随时喝水的良好习惯,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多吃水果和蔬菜,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相当于为身体的免疫系统“充电”。
振东商学院特别提示:在出现呼吸道症状后,应及时甄别,切勿自行诊断和用药,用药、治疗需谨遵医嘱。
入冬后,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且出现了多种病原体叠加感染的情况。然而,许多人对感冒、流感、新冠、支原体肺炎等疾病的区分仍存在不少困惑。面对来势汹汹的呼吸道疾病,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各类疾病的特点,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有什么特点?
1、感冒:感冒,中医上称为“伤风”,其主要病原体为鼻病毒,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及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常易合并细菌感染。感冒通常起病较快,早期症状包括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鼻涕通常在2—3天后逐渐变稠,还可能出现咽痛,但一般不会出现发热和全身症状。感冒通常会在5—7天后痊愈。
2、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包括甲、乙、丙三种类型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流感的症状表现包括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明显的眼结膜炎和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通过核酸或抗原筛查检测,我们可以确诊流感。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能力,这可能导致流感的大面积爆发或流行,通常每三年会出现一次高峰,影响健康和劳动能力。
3、新冠:新冠病毒感染与流感症状相似,确诊需要通过核酸检查。目前病例多数为偶发,且重复感染后的症状相对较轻。然而,新冠病毒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仍需引起警惕。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咽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嗅觉减退等。新冠病毒可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其中,CD-4淋巴细胞被大量破坏,这是一种具有预警功能的淋巴细胞,其被破坏可能使人无法及时识别并应对某些病原体。
4、支原体肺炎:由支原体感染引起,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体,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儿童高发,目前也有一些成年人开始发病。该病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患者通常在发病初期便出现剧烈、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同时可能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其他症状。
5、变异性哮喘: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及凌晨咳嗽尤其明显。感冒、吸入冷空气、灰尘及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此外,患者的咳嗽具有典型哮喘的发病特点,即反复发作性、季节性和时间节律性,部分患者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自行缓解。
6、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咳、喘、憋”是其最典型的症状。在早期,慢阻肺患者可能会有以下三种症状。慢性咳嗽,包括晨间咳嗽、夜间阵发性咳嗽和运动后咳嗽。咳痰,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痰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明显增多且伴有脓痰。气促,早期在剧烈活动时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气促。
二、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1、保持家庭卫生:每天坚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勤打扫、擦拭桌椅和地面,保持环境整洁。必要时进行消毒,也可用艾灸条熏蒸。衣物和被褥要勤换洗,定期晾晒和用电熨斗烫平。完成后,建议用除螨吸尘器进行彻底清理。
2、注意个人卫生:外出时佩戴口罩,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医院和逛商场时。外出进门后,及时用流水洗手、漱口和清洗鼻腔。冬季也要及时洗澡,老年人可适当降低频次。每晚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15分钟,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缓解疲劳、驱散寒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体免疫力。洗澡、泡脚后,建议涂抹润肤霜,防止皮肤干燥瘙痒。
3、注意饮食:养成随时喝水的良好习惯,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多吃水果和蔬菜,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相当于为身体的免疫系统“充电”。
振东商学院特别提示:在出现呼吸道症状后,应及时甄别,切勿自行诊断和用药,用药、治疗需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