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儿童传染病,对儿童的健康构成一定威胁。振东健康提醒,了解手足口病,做好预防工作,对于保障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该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及以下婴幼儿更容易感染。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比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物品,或者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等。
二、手足口病的症状
1、发热:手足口病通常起病较急,发病初期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部分患儿体温可高达39℃甚至更高。
2、皮疹疱疹:发热1-2天后,患儿的手、足、口腔等部位会出现皮疹或疱疹。手部皮疹多出现在掌心,足部皮疹多在足底,口腔内的疱疹主要分布在舌、颊黏膜和硬腭等处,疱疹破溃后可能会形成小溃疡,导致患儿口腔疼痛、流口水、拒食等。
3、咳嗽流涕等: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少数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可能会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三、如何治疗手足口病
1、发热患儿:如果体温超过38.5℃,可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同时要让患儿多喝水,注意休息。
2、口腔疼痛明显的患儿:可给予口腔喷雾剂或含片,以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在饮食方面,应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大多数患儿症状较轻,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一般在一周左右可以痊愈。
但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呕吐、肢体抖动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四、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家长和儿童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特别是儿童,要教会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2、要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定期对儿童的玩具、餐具、衣物等进行清洗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晒衣被。此外,要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的患儿密切接触,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尽早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降低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儿童传染病,对儿童的健康构成一定威胁。振东健康提醒,了解手足口病,做好预防工作,对于保障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该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及以下婴幼儿更容易感染。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比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物品,或者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等。
二、手足口病的症状
1、发热:手足口病通常起病较急,发病初期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左右,部分患儿体温可高达39℃甚至更高。
2、皮疹疱疹:发热1-2天后,患儿的手、足、口腔等部位会出现皮疹或疱疹。手部皮疹多出现在掌心,足部皮疹多在足底,口腔内的疱疹主要分布在舌、颊黏膜和硬腭等处,疱疹破溃后可能会形成小溃疡,导致患儿口腔疼痛、流口水、拒食等。
3、咳嗽流涕等:部分患儿还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少数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可能会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三、如何治疗手足口病
1、发热患儿:如果体温超过38.5℃,可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同时要让患儿多喝水,注意休息。
2、口腔疼痛明显的患儿:可给予口腔喷雾剂或含片,以减轻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在饮食方面,应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大多数患儿症状较轻,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一般在一周左右可以痊愈。
但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呕吐、肢体抖动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四、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家长和儿童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特别是儿童,要教会他们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2、要注意家庭环境卫生:定期对儿童的玩具、餐具、衣物等进行清洗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晒衣被。此外,要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的患儿密切接触,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尽早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降低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