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花开,振东集团解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密码”
2025-04-17

四月的太行山,连翘花开满目金黄。在这片曾被李白称作“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的古老土地上,一场关于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4月11日,第十一届全国连翘产业发展论坛在山西振东科技园召开,这场由企业承办的国家级产业论坛,折射出中国中医药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深刻转型。

连翘,中国连翘

一本专著的产业启示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连翘》专著的发布引发行业关注。这本由西北濒危药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与振东集团联合编撰的专著,首次系统构建了连翘产业的全知识体系。

“从本草考证到生物学基础,从活性研究到智能制造,我们试图为连翘产业绘制一张‘全息地图’。”专著主编崔浪军教授介绍。

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说道:“从2009年,我们便开展了连翘野生资源资源调查,在这16年间,我们从收集全国5省23县连翘种质资源,到连翘中药饮片标准化项目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复,再到建设50万亩连翘野生抚育基地,这次专著发布,就是要规范科普行业技术。”

这种开放共享的姿态,赢得与会药企代表的热烈反响。华润三九采购总监张义杰感慨:“有了这样的技术底座,产业链上下游才能真正形成合力。”


一场标准的质量革命

在论坛的互动环节,多位专家的发言直指产业痛点。2023年调查显示,山西省人工种植面积虽扩张至150万亩,但种苗存在基因退化,连翘酯苷A含量甚至不达药典标准。

“这不是产能问题,而是标准问题。”国家药监局中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季申的发言振聋发聩。她透露,中药材及饮片作为中医药产业的核心环节,2025版药典将对大宗药材实施更严格的标准,“企业要么升级,要么出局”。

振东的实践提供了转型样本。企业在全国16省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149.93万亩,拿平顺县为例,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每株连翘都有“数字身份证”,从种植到加工的128个关键控制点全部数据化。这种严苛的质量管控,使振东连翘成为同仁堂、华润三九等企业的首选原料,市场供不应求。


一条链上的共同富裕

论坛期间,山西省中药材协会连翘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个由政、产、学、研多方组成的机构,正在构建新型产业生态。

“单靠企业做不大产业。”中药材公司董事长李娅妮算了一笔账: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振东带动平顺县3.2万农户户均增收1.8万元。更可贵的是,当地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年轻人返乡创业率逐年攀升。

在签约仪式上,葵花药业采购总监宋清华的一句话道破玄机:“我们看中的不仅是药材质量,更是振东构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据悉,本次签约的5家企业将共同投资建设连翘标准化示范基地,直接带动产业链上的百姓就近就业。

从振东集团的实践可以看到,中药材产业的现代化至少需要三个突破:技术创新体系化、质量标准数字化、利益联结机制化。这种“小药材”带动“大产业”的发展模式,不仅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样本,更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正如与会专家所言,当更多企业像振东这样既做“技术先锋”又当“链长”,中药材产业才能真正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为健康中国建设筑牢根基。在这条路上,山西的连翘花,正绽放出前所未有的产业光芒。

连翘花开,振东集团解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密码”

四月的太行山,连翘花开满目金黄。在这片曾被李白称作“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的古老土地上,一场关于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4月11日,第十一届全国连翘产业发展论坛在山西振东科技园召开,这场由企业承办的国家级产业论坛,折射出中国中医药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深刻转型。

连翘,中国连翘

一本专著的产业启示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连翘》专著的发布引发行业关注。这本由西北濒危药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与振东集团联合编撰的专著,首次系统构建了连翘产业的全知识体系。

“从本草考证到生物学基础,从活性研究到智能制造,我们试图为连翘产业绘制一张‘全息地图’。”专著主编崔浪军教授介绍。

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说道:“从2009年,我们便开展了连翘野生资源资源调查,在这16年间,我们从收集全国5省23县连翘种质资源,到连翘中药饮片标准化项目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复,再到建设50万亩连翘野生抚育基地,这次专著发布,就是要规范科普行业技术。”

这种开放共享的姿态,赢得与会药企代表的热烈反响。华润三九采购总监张义杰感慨:“有了这样的技术底座,产业链上下游才能真正形成合力。”


一场标准的质量革命

在论坛的互动环节,多位专家的发言直指产业痛点。2023年调查显示,山西省人工种植面积虽扩张至150万亩,但种苗存在基因退化,连翘酯苷A含量甚至不达药典标准。

“这不是产能问题,而是标准问题。”国家药监局中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季申的发言振聋发聩。她透露,中药材及饮片作为中医药产业的核心环节,2025版药典将对大宗药材实施更严格的标准,“企业要么升级,要么出局”。

振东的实践提供了转型样本。企业在全国16省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149.93万亩,拿平顺县为例,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每株连翘都有“数字身份证”,从种植到加工的128个关键控制点全部数据化。这种严苛的质量管控,使振东连翘成为同仁堂、华润三九等企业的首选原料,市场供不应求。


一条链上的共同富裕

论坛期间,山西省中药材协会连翘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个由政、产、学、研多方组成的机构,正在构建新型产业生态。

“单靠企业做不大产业。”中药材公司董事长李娅妮算了一笔账: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振东带动平顺县3.2万农户户均增收1.8万元。更可贵的是,当地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年轻人返乡创业率逐年攀升。

在签约仪式上,葵花药业采购总监宋清华的一句话道破玄机:“我们看中的不仅是药材质量,更是振东构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据悉,本次签约的5家企业将共同投资建设连翘标准化示范基地,直接带动产业链上的百姓就近就业。

从振东集团的实践可以看到,中药材产业的现代化至少需要三个突破:技术创新体系化、质量标准数字化、利益联结机制化。这种“小药材”带动“大产业”的发展模式,不仅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样本,更探索出一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正如与会专家所言,当更多企业像振东这样既做“技术先锋”又当“链长”,中药材产业才能真正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为健康中国建设筑牢根基。在这条路上,山西的连翘花,正绽放出前所未有的产业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