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科学减重,体重管理全攻略!
2025-04-21

从今年春季起,“体重管理”便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体重?可以局部减肥吗?振东健康为大家准备了一份体重管理全攻略,赶紧查收!

减肥,减重,体重管理

一、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减重

1、体重指数(BMI):这一指标能初步反映体重状况。对于中国人群,BMI在18.5至23.9之间为正常,24至27.9为超重,28及以上则属于肥胖。但需注意,BMI无法区分脂肪与肌肉重量,可能误判肌肉发达的运动员为超重或肥胖。

2、腰臀比:腰围和腰臀围比是判断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中国成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即视为腹型肥胖。这类肥胖对代谢健康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苹果型”身材的人群需积极干预。

3、体成分分析: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我们可以了解肌肉、脂肪的分布情况。这种方法能揭示“隐形的胖子”,即BMI和腰围正常,但体脂率已超标的人群。


二、可以局部减肥吗

网络上流传着各种瘦腿、瘦腰的局部减肥方法,但许多人尝试后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练哪儿瘦哪儿”的局部减肥其实是一个误区。身体里的脂肪减少是全身性的,而非特定部位。例如,卷腹虽能增强腹直肌力量,却并不能直接瘦腰。腹部脂肪的减少需随着整体脂肪含量的降低而实现。因此,想要瘦腰,需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减少整体脂肪含量。


三、生酮饮食法的风险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推荐了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减重方法。但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并非极端戒碳,如将碳水比例从正常的50%-65%降至40%左右。若完全戒掉碳水化合物,如采用生酮饮食法,则可能带来健康风险。生酮饮食虽能快速分解脂肪,但也可能导致心情烦躁、抑郁、失眠、脱发、便秘等问题,甚至加重痛风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四、上班族体重管理要点

1、饮食:遵循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的推荐,采用小型餐具减少主食摄入,控制吃饭速度,调整进食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类,最后吃碳水化合物)。

2、运动: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运动,如骑车或跑步上下班,开会时做局部运动锻炼肌肉力量。

3、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调节体内激素平衡,控制食欲。睡眠不足则可能导致饥饿素分泌增加,增加食物摄入。

4、心理:调整心理状态,缓解压力,避免因压力导致过度饮食。


总之,科学减重需综合考虑饮食、运动、睡眠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只有制定个性化的体重管理计划,并持之以恒地执行,才能实现健康减重的目标。

【保健】科学减重,体重管理全攻略!

从今年春季起,“体重管理”便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体重?可以局部减肥吗?振东健康为大家准备了一份体重管理全攻略,赶紧查收!

减肥,减重,体重管理

一、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减重

1、体重指数(BMI):这一指标能初步反映体重状况。对于中国人群,BMI在18.5至23.9之间为正常,24至27.9为超重,28及以上则属于肥胖。但需注意,BMI无法区分脂肪与肌肉重量,可能误判肌肉发达的运动员为超重或肥胖。

2、腰臀比:腰围和腰臀围比是判断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中国成年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即视为腹型肥胖。这类肥胖对代谢健康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苹果型”身材的人群需积极干预。

3、体成分分析: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我们可以了解肌肉、脂肪的分布情况。这种方法能揭示“隐形的胖子”,即BMI和腰围正常,但体脂率已超标的人群。


二、可以局部减肥吗

网络上流传着各种瘦腿、瘦腰的局部减肥方法,但许多人尝试后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练哪儿瘦哪儿”的局部减肥其实是一个误区。身体里的脂肪减少是全身性的,而非特定部位。例如,卷腹虽能增强腹直肌力量,却并不能直接瘦腰。腹部脂肪的减少需随着整体脂肪含量的降低而实现。因此,想要瘦腰,需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减少整体脂肪含量。


三、生酮饮食法的风险

《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1)》推荐了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减重方法。但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并非极端戒碳,如将碳水比例从正常的50%-65%降至40%左右。若完全戒掉碳水化合物,如采用生酮饮食法,则可能带来健康风险。生酮饮食虽能快速分解脂肪,但也可能导致心情烦躁、抑郁、失眠、脱发、便秘等问题,甚至加重痛风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四、上班族体重管理要点

1、饮食:遵循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的推荐,采用小型餐具减少主食摄入,控制吃饭速度,调整进食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类,最后吃碳水化合物)。

2、运动: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运动,如骑车或跑步上下班,开会时做局部运动锻炼肌肉力量。

3、睡眠: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调节体内激素平衡,控制食欲。睡眠不足则可能导致饥饿素分泌增加,增加食物摄入。

4、心理:调整心理状态,缓解压力,避免因压力导致过度饮食。


总之,科学减重需综合考虑饮食、运动、睡眠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只有制定个性化的体重管理计划,并持之以恒地执行,才能实现健康减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