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个试点县药品采购大调整!医共体建设提速!
2020-09-21

9月18日,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发布《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以下称《通知》),指出将进一步提升县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引导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健康发展。

《通知》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对试点县(市、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测、监督和指导,并适时对监测结果进行通报。监测内容包括医共体实行药品耗材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支付货款等。

 

加速药企市场下沉

近年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数据一路下滑。在基层服务量下降的大背景下,一方面,随着老龄化出现的以慢病为代表的风险,越来越需要基层的早诊断、早治疗,全生命周期的关注。但现状则是医疗资源都在大医院集中。另一方面,国家意识到医疗资源倒金字塔配置的现状,开始出台一系列措施调整医疗资源配置。有大量实践证明“紧密型”是可持续、可复制的模式,故国家开始推紧密型医共体。

2019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底,在500个县初步建成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随后,又公布全国567个县和两个省为医共体试点单位。

而随着整个医共体的用药目录范围扩大,原来不在基层销售的药品,其基层市场将会被打开。事实上,包括阿斯利康、辉瑞、扬子江等外资及本土药企,市场都在下沉,都在开发县级医院的市场。业内人士指出,药企扩市场、拓增量、开渠道、铺终端,县级医院,是必然选择。

根据《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试行)》,县域医共体将实现药品统一管理。一是县域医共体内实行药品耗材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支付货款。二是有条件的地区,要打破县域内不同医共体之间的区别,探索县域内药品耗材的统一管理和采购配送等。

 

颠覆药品耗材采购模式

业内人士指出,此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只在一部分地区试点,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强行推开。但随着紧密型医共体逐步落地,实现分级诊疗,解决“看病贵、看病难”,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慢病风险将成为时代趋势。未来,医保支付趋势为DRG,DRG支付标准确定后,医疗成本直接影响结余。

不仅仅是药品,基于对区域内检查结果互认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机制设计,医共体内闲置高值设备、设施的资源共享,也将促使医共体内的各医疗机构间协调资源合理配置,从而进一步压缩成本。纵观全国,县域医共体探索试点遍地开花,相比松散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不仅已被政策定调成为深化新医改的主流模式,更将颠覆药品采购模式。

行业人士判断,医保支付机构对医共体普遍采取打包付费方式,这无疑将给药品耗材贴上“成本标签”,若要降低医疗业务成本,医共体采购势必值得用力挥刀砍掉药品耗材价格。医共体体系内的药品耗材统一招采配送,在集中采购基础上,各医共体或医疗集团有理由、有动力进一步二次议价,从而形成比省级中标价更低的交易价格。

另外,《通知》对医保管理改革方面也进行了规定。《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试行)》提出制定适合县域医共体医疗服务特点的支付政策,探索医保基金对县域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

567个试点县药品采购大调整!医共体建设提速!

9月18日,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发布《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以下称《通知》),指出将进一步提升县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引导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健康发展。

《通知》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对试点县(市、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测、监督和指导,并适时对监测结果进行通报。监测内容包括医共体实行药品耗材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支付货款等。

 

加速药企市场下沉

近年来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数据一路下滑。在基层服务量下降的大背景下,一方面,随着老龄化出现的以慢病为代表的风险,越来越需要基层的早诊断、早治疗,全生命周期的关注。但现状则是医疗资源都在大医院集中。另一方面,国家意识到医疗资源倒金字塔配置的现状,开始出台一系列措施调整医疗资源配置。有大量实践证明“紧密型”是可持续、可复制的模式,故国家开始推紧密型医共体。

2019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底,在500个县初步建成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随后,又公布全国567个县和两个省为医共体试点单位。

而随着整个医共体的用药目录范围扩大,原来不在基层销售的药品,其基层市场将会被打开。事实上,包括阿斯利康、辉瑞、扬子江等外资及本土药企,市场都在下沉,都在开发县级医院的市场。业内人士指出,药企扩市场、拓增量、开渠道、铺终端,县级医院,是必然选择。

根据《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试行)》,县域医共体将实现药品统一管理。一是县域医共体内实行药品耗材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支付货款。二是有条件的地区,要打破县域内不同医共体之间的区别,探索县域内药品耗材的统一管理和采购配送等。

 

颠覆药品耗材采购模式

业内人士指出,此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只在一部分地区试点,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强行推开。但随着紧密型医共体逐步落地,实现分级诊疗,解决“看病贵、看病难”,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慢病风险将成为时代趋势。未来,医保支付趋势为DRG,DRG支付标准确定后,医疗成本直接影响结余。

不仅仅是药品,基于对区域内检查结果互认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机制设计,医共体内闲置高值设备、设施的资源共享,也将促使医共体内的各医疗机构间协调资源合理配置,从而进一步压缩成本。纵观全国,县域医共体探索试点遍地开花,相比松散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不仅已被政策定调成为深化新医改的主流模式,更将颠覆药品采购模式。

行业人士判断,医保支付机构对医共体普遍采取打包付费方式,这无疑将给药品耗材贴上“成本标签”,若要降低医疗业务成本,医共体采购势必值得用力挥刀砍掉药品耗材价格。医共体体系内的药品耗材统一招采配送,在集中采购基础上,各医共体或医疗集团有理由、有动力进一步二次议价,从而形成比省级中标价更低的交易价格。

另外,《通知》对医保管理改革方面也进行了规定。《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试行)》提出制定适合县域医共体医疗服务特点的支付政策,探索医保基金对县域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