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药市场分化提速?国家首提互联网医院首诊制蓄力
2020-04-21

4月20日起,北京儿童医院通过手机即可实现在线复诊、在线开药和处方药品配送到家等服务。此次开通的“在线复诊+在线处方+药品配送”功能可适用于病情平稳的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患者,首诊患者、急危重症患者暂无法使用互联网诊疗服务。

业界惊喜之余也略感少许遗憾。互联网医院能否首诊,关乎进一步扫清处方外流的障碍。不过,这一痛点很快就会被打破。上周,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首诊制?对,就是互联网首诊制。国家鼓励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河北雄安、浙江、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市或展开国家层面首次提出的首诊纳入互联网医疗、医保。如无意外,互联网处方药渠道将会加速破局。


一、网上药店销售增速高达40%

国家层面首提互联网医院首诊制,互联网医院政策有望再超预期。据国家医保局等相关要求,北京已发布互联网复诊项目价格及医保支付政策,与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实现联通。广东、上海也已迈出步子,互联网医疗开始全面铺开。

除公立医院互联网化外,非公医疗也在全速推进。截至3月31日,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抗冠免费义诊专区访问量超过1.3亿,完成在线医疗咨询服务约160多万人次;阿里健康“湖北地区缺药登记”平台数据显示,前7位药品需求最大的慢病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乙肝、哮喘、COPD、癫痫,其用药需求占比达总需求的62%。不难判断,处方药渠道将快速分化。

这一点,从米内网最新研究数据便能窥见一二:2019年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销售额达17955亿元,同比增长4.8%。从实现药品销售的三大终端的销售额分布来看,公立医院终端市场份额最大,2019年占比为66.6%。第一终端公立医院包括城市公立医院及县级公立医院两大市场:公立医院终端销售额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持续放缓,这与处方外流不无关系。

其内在联系在终端数据上表露出来,《医药经济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公立医院药品销售额达到11951亿元,同比增长3.6%,这一增幅是近年之最低。且终端销售额的10000多亿元中,口服仿制药为3000多亿元,注射剂为6000多亿元,医保控费、临床大品种限用已造成注射剂用药结构性变化。2019年城市公立医院药品销售额为8739亿元,同比增长3%;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销售额为3212亿,同比增长5.1%。形成对比的是,2019年网上药店药品销售额达到138亿元,同比增长40%。线上药品市场的增速比线下医院终端的个位数增速要亮眼很多。如果互联网医疗能首诊,可以说患者对实体医院的依赖将大大降低。从这个角度讲,处方外流的阻碍就会进一步削弱,放量是可以预期的。


二、“三医”融合下的需求蜕变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国家层面也好,地方探索也罢,互联网技术正在“医药、医生、医保”三者间兼容对接。在这种背景下,为规范和推进互联网医院持续健康发展,规范互联网医院管理,海南省近日就《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观察意见稿,也有不少政策突破。如其提出,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就诊,由接诊的医师通过互联网医院邀请其他医师进行会诊时,会诊医师可以出具诊断意见并开具处方。

按照海南的规划,患者直接在互联网医院就诊时,医师通过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等方式获取患者电子健康档案或通过患者上传相应病历资料后,明确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已经就一种病或者几种病有过明确的诊断的,可针对已经明确诊断的疾病在实时顺畅的医患沟通环境下,通过互联网医院按照规定的服务范围提供诊疗服务。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这里自然也包含着互联网首诊的可能性。按悉,医师应当在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并明确疾病诊断的基础上在线开具处方。但这个过程不得在互联网上开具麻醉药品、精神类药品处方及其他用药风险较高的药品处方。尽管如此,互联网医院的口子是越开越大。

以北京为例,北京已有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宣武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开通互联网诊疗服务,还有14家定点医疗机构正在进行信息系统改造和与医疗保险联通。目前,中国药品终端总销售额超过20000亿元,互联网或促进拐点的出现,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已有269家互联网医院,成为推动我国医疗健康事业不断发展的生力军。未来这将是药品市场增长的快车道,值得期待。


处方药市场分化提速?国家首提互联网医院首诊制蓄力

4月20日起,北京儿童医院通过手机即可实现在线复诊、在线开药和处方药品配送到家等服务。此次开通的“在线复诊+在线处方+药品配送”功能可适用于病情平稳的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患者,首诊患者、急危重症患者暂无法使用互联网诊疗服务。

业界惊喜之余也略感少许遗憾。互联网医院能否首诊,关乎进一步扫清处方外流的障碍。不过,这一痛点很快就会被打破。上周,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制。首诊制?对,就是互联网首诊制。国家鼓励开展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分级诊疗、远程会诊、多点执业、家庭医生、线上生态圈接诊等改革试点,河北雄安、浙江、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市或展开国家层面首次提出的首诊纳入互联网医疗、医保。如无意外,互联网处方药渠道将会加速破局。


一、网上药店销售增速高达40%

国家层面首提互联网医院首诊制,互联网医院政策有望再超预期。据国家医保局等相关要求,北京已发布互联网复诊项目价格及医保支付政策,与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实现联通。广东、上海也已迈出步子,互联网医疗开始全面铺开。

除公立医院互联网化外,非公医疗也在全速推进。截至3月31日,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抗冠免费义诊专区访问量超过1.3亿,完成在线医疗咨询服务约160多万人次;阿里健康“湖北地区缺药登记”平台数据显示,前7位药品需求最大的慢病是: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乙肝、哮喘、COPD、癫痫,其用药需求占比达总需求的62%。不难判断,处方药渠道将快速分化。

这一点,从米内网最新研究数据便能窥见一二:2019年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销售额达17955亿元,同比增长4.8%。从实现药品销售的三大终端的销售额分布来看,公立医院终端市场份额最大,2019年占比为66.6%。第一终端公立医院包括城市公立医院及县级公立医院两大市场:公立医院终端销售额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持续放缓,这与处方外流不无关系。

其内在联系在终端数据上表露出来,《医药经济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公立医院药品销售额达到11951亿元,同比增长3.6%,这一增幅是近年之最低。且终端销售额的10000多亿元中,口服仿制药为3000多亿元,注射剂为6000多亿元,医保控费、临床大品种限用已造成注射剂用药结构性变化。2019年城市公立医院药品销售额为8739亿元,同比增长3%;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销售额为3212亿,同比增长5.1%。形成对比的是,2019年网上药店药品销售额达到138亿元,同比增长40%。线上药品市场的增速比线下医院终端的个位数增速要亮眼很多。如果互联网医疗能首诊,可以说患者对实体医院的依赖将大大降低。从这个角度讲,处方外流的阻碍就会进一步削弱,放量是可以预期的。


二、“三医”融合下的需求蜕变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国家层面也好,地方探索也罢,互联网技术正在“医药、医生、医保”三者间兼容对接。在这种背景下,为规范和推进互联网医院持续健康发展,规范互联网医院管理,海南省近日就《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观察意见稿,也有不少政策突破。如其提出,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就诊,由接诊的医师通过互联网医院邀请其他医师进行会诊时,会诊医师可以出具诊断意见并开具处方。

按照海南的规划,患者直接在互联网医院就诊时,医师通过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等方式获取患者电子健康档案或通过患者上传相应病历资料后,明确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已经就一种病或者几种病有过明确的诊断的,可针对已经明确诊断的疾病在实时顺畅的医患沟通环境下,通过互联网医院按照规定的服务范围提供诊疗服务。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这里自然也包含着互联网首诊的可能性。按悉,医师应当在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并明确疾病诊断的基础上在线开具处方。但这个过程不得在互联网上开具麻醉药品、精神类药品处方及其他用药风险较高的药品处方。尽管如此,互联网医院的口子是越开越大。

以北京为例,北京已有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宣武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开通互联网诊疗服务,还有14家定点医疗机构正在进行信息系统改造和与医疗保险联通。目前,中国药品终端总销售额超过20000亿元,互联网或促进拐点的出现,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已有269家互联网医院,成为推动我国医疗健康事业不断发展的生力军。未来这将是药品市场增长的快车道,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