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药品监测网络覆盖面的逐年扩大,及发现和搜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能力的增强,近5年,我国ADR报告总数持续上升,2010-2014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累计收到的报告数量约达540万份。而从具体的药品来看,尽管抗感染类、中药注射剂等类别与剂型都是这些年来发生不良反应的“重灾区”,但数据也反映出,这些类别的不良反应正得到重视,整体的用药安全状况也趋向改善状态。
整体:监测覆盖面逐年扩大
从2010-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中心收到的数据报告来看,我国ADR报告份数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趋势。2014年,我国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共有132.8万份,较2013年增长了0.8%;2013年,我国ADR报告总数达131.7万份,较2012年增长了9%;2012年的报告总数为120余万份,较2011年增长40.71%;2011年报告总数超85万份,较2010年增长23.08%;2010年报告总数逾69万份,较2009年增长8.4%(见图1)。
同时,历年来,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一直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新的和严重报告比例,尤其是严重报告比例是衡量总体报告质量和可利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达34.1万份,与2013年的29.1万份相比增长了17.0%;较之2010年的10.9万份,增幅达212%(见图2)。
总数的上升,得益于我国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力上的提升。据了解,2010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在线基层用户仅有4万余个;到2014年,全国已有24万余个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注册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用户,并通过该网络报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而这24万余个“用户”所覆盖的范围,也远超国际指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每百万人口的平均报告数量应达到200-400份;而我国此前出台的《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也是,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量应达到400份——2013年,此数据就达到了983份。而2014年,全国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量达到991份,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0.8个百分点,超出十二五既定目标约2.4倍;同时,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县级报告比例为94.4%,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0.6个百分点。
更深入来讲,在我国总体用药规模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下,无论是报告数量的上扬、报告质量的提高,还是药品安全监测覆盖面的扩大与监管网络的发达,都在显示着我国发现和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能力正进一步增强。
实际上,自2011年7月开始实施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后,新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于2012年随即全面投入使用,由此监测系统的预警、统计和分析功能得以大大加强。
首先,这有赖于国家药监部门数据评价分析能力的提高。以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例,国家药监部门通过日监测、周汇总、季度分析等方法加强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数据的评价分析,深入挖掘药品风险信号,对阿德福韦酯、胞磷胆碱钠、苯溴马隆等近50个(类)品种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并采取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沟通措施。
其次,近年来我国药品安全监测预警能力也同样得到重视。2013年的ADR报告指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功能已实现了实时数据分析和药品风险预警管理,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信息共享、高效联动的不良反应/事件预警机制;2014年,药品聚集性事件预警平台得以进一步完善,药监部门建立预警信息全国共享、事发地和生产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协同调查处置联动工作机制,保证药品质量风险的早发现、早评价、早控制。
据了解,2014年全年共有137条预警信息得到重点分析评价,在数量上相较于2013年的61条上涨了一倍多。同时,2014年还及时发现并处置了湖北同济奔达鄂北制药有限公司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安徽联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胞磷胆碱钠注射液、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有限公司生脉注射液等多起因药品质量问题引发的不良事件,有效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品类:抗感染类占比下降
具体到药品品类上来,在2010-2014年的ADR报告中,化学药类不良反应的报告数均占“大头”,基本维持在80%以上。以最新的2014年数据为例,化学药在ADR报告总数中占了81.2%,而中药与生物制品分别占17.3%及1.5%(见图3)。
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是,一直以来“霸占”着ADR报告榜首的抗感染药。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0.6万例,占报告总数的38.2%,其中严重报告2.4万例,占4.8%。
但分析2010-2014年的数据则可发现,抗感染药在整份ADR报告中所占的比例已连续5年出现小幅下降趋势——2010年该类药品不良反应占化学药53.6%,到2014年此数据已经下降至46.2%(见图4)。
同时,近年来,ADR报告中涉及的抗感染药构成情况也趋于稳定。2014年的ADR报告就涉及了9大类、328个品种,其中抗生素病例报告占66.7%,其排名前5位的是头孢菌素类(32.3%)、大环内酯类(10.7%)、青霉素类(9.7%)、β-内酰胺酶抑制药(5.6%)林可霉素类(3.8%);合成抗菌药病例报告占24.5%,其中主要是喹诺酮类(18.0%)和硝基咪唑类(5.6%)。此药品构成比与2013年的ADR报告并无明显差异。
对此,业界普遍认为,抗感染药不良反应报告总数持续下降,主要是由于我国对该类药物的风险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早在2012年,卫生部门就已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限制了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同时,近年连续开展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也使得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愈发重视抗感染药的合理使用,各相关部门也不断加强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救治工作,降低其使用风险。
然而,尽管抗感染药用药安全整体情况趋好,但仍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使用量大、易导致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头孢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依旧存在不合理现象。实际上,2010-2014年,不良反应报告/事件排名前几名的抗感染药,基本都“落”在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等类别上,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品种也是不良反应名单中的“常客”。
另外,随着近年来行业对儿童用药安全关注度的上升,2014年ADR报告与其他年份不同的是,其在用药安全提示中特别指出,要关注儿童抗感染药用药安全。据了解,2014年共收到儿童药品不良反应12.2万份,其中由抗感染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就有7.8万余份,占比超过60%。
该报告指出,与总体人群相比,儿童使用抗感染药严重报告比例较低,涉及的抗感染药类别、品种排名以及不良反应表现与总体人群相比有所差异,其中阿奇霉素、炎琥宁、头孢硫脒、红霉素的风险相对突出,应引起关注;从引起的不良反应表现来看,胃肠道损害较为突出,口服给药更容易导致儿童胃肠道损害的发生。男性儿童使用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构成比高于女性儿童,这可能与儿童原患疾病的发病率相关。从不良反应报告涉及的患者年龄分布上看,呈现出年龄越小,不良反应报告比例越高的趋势,即年龄越小,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越高。
剂型:中药注射剂风险仍高
在剂型上,中药注射剂则无疑是药品风险高发的“地带”。众所周知,此剂型之所以存在较高风险,除了注射是最危险的用药方式之一外,主要与该类产品本身的特点有关——中药本身成份复杂,产业链较长,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就加大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概率。
因而,整体来说,随着临床使用量的增加,在近年的ADR报告中,中药注射剂的安全状况基本与全国整体情况保持一致,在数量上呈平稳增长趋势。
2010年的ADR报告尽管没有说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告数,但也从剂型的角度指出,在2010年中成药的严重报告中,中药注射剂占比高达87.2%,此占比率较之于2009年增长了3.1%,而2011年,全国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超6.5万余次;2012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达10.3万例次;2013年、2014年该数据分别达到12.1万例次、12.7万例次(见图5)。同时,该类产品严重报告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占比从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6.7%。
而对于中药注射剂这一不反应重灾区,历年来的ADR报告都警示:其与其他药品联合使用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有可能增加安全风险。分析2014年中药注射剂总体报告排名前20位药品(占全年中药注射剂报告88.7%)合并用药情况就可发现,涉及合并用药的报告占42.3%,严重报告涉及合并用药占57.0%。
因此,2014年ADR报告与此前的报告一样,提醒临床医师须注意单独使用中药注射剂,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慎重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输液容器的清洗等问题。
此外,随着医改的推进,基层医疗市场快速发展,基药的推行和国家对各级医院基药使用比率的要求明确,中药注射剂在基层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凸显该市场领域用药安全隐忧。
这与基层的医疗环境有关。一方面,基层缺乏先进的诊断设备,比如注射液使用的温度、湿度等等条件,基层医院受限于经费等问题不能达到要求;另一方面,基层医生素质和知识水平有限,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容易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同时,一旦出现不良反应事件,基层医院与医生往往缺乏及时良好的救治方法及突发事件的应急经验,进而“推高”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从2014年中药注射剂病例报告数量排名前20名药品的用药单位情况就可看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卫生院、卫生所、个人诊所等)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报告多于其他医院报告。例如,清开灵注射剂相关的不良反应报告有75%来自基层卫生医疗机构。
因而,2013年与2014年的ADR报告,均提示关注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注射剂使用安全。2014年的报告指出,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医疗机构应完善配备紧急救治基础设备,加强医务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准确掌握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情况,发现可疑不良事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药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宣传与培训,注意完善药品说明书,告知产品不良反应信息、禁忌与注意事项,有效控制药品使用风险。
警惕:关注老年用药安全
在2010-2014年的ADR报告中,除了上述几近于“例牌菜”的抗感染药、中药注射剂等不良反应重灾区一直受到关注外,近两年的报告都在提示老年人的用药安全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心理方面均处于衰退状态,给用药安全带来隐患。在生理方面,老年人肝肾功能退化,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均受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老年人往往身患数病,经常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有临床资料表明,服用5种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在6%-8%,服用6-10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将增至40%。同时,在心理方面,老年患者安全用药常识相对缺乏,自我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很多老年患者求医心切、用药依从性较差,容易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
2010-2014年ADR报告的年龄分布也显示,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比例已从2010年13.7%的占比上升至2014年的19.9%,连续5年呈现小幅升高态势(见图6)。尤其是在严重报告中,65岁以上老年患者报告比例更高, 2014年此比例达到27.3%。
从另一个数据也能佐证老年人用药安全状况的严峻。这就是,常见于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用药不良反应的报告数近年来也在不断增加。在近5年的化学药不良反应报告中,心血管系统用药所占比例仅次于抗感染药,2010-2014年此比例分别为7.8%、8.5%、9.6%、 10%、10.2%,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可以预见的是,在我国老年化愈发明显的态势下,老年用药的不良反应还将会随之更为突出。因此,按照2014年ADR报告提醒的,老年患者使用药品尽量做到用药个体化、减少药品种类、注意给药途径和时间、加强用药前和用药期间监护与监测,尤为必要。同时,对于生产及经营企业而言,在将老年用药推向市场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医生与患者的临床教育工作。
随着我国药品监测网络覆盖面的逐年扩大,及发现和搜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能力的增强,近5年,我国ADR报告总数持续上升,2010-2014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累计收到的报告数量约达540万份。而从具体的药品来看,尽管抗感染类、中药注射剂等类别与剂型都是这些年来发生不良反应的“重灾区”,但数据也反映出,这些类别的不良反应正得到重视,整体的用药安全状况也趋向改善状态。
整体:监测覆盖面逐年扩大
从2010-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中心收到的数据报告来看,我国ADR报告份数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趋势。2014年,我国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共有132.8万份,较2013年增长了0.8%;2013年,我国ADR报告总数达131.7万份,较2012年增长了9%;2012年的报告总数为120余万份,较2011年增长40.71%;2011年报告总数超85万份,较2010年增长23.08%;2010年报告总数逾69万份,较2009年增长8.4%(见图1)。
同时,历年来,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一直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新的和严重报告比例,尤其是严重报告比例是衡量总体报告质量和可利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达34.1万份,与2013年的29.1万份相比增长了17.0%;较之2010年的10.9万份,增幅达212%(见图2)。
总数的上升,得益于我国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力上的提升。据了解,2010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在线基层用户仅有4万余个;到2014年,全国已有24万余个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注册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用户,并通过该网络报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而这24万余个“用户”所覆盖的范围,也远超国际指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每百万人口的平均报告数量应达到200-400份;而我国此前出台的《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也是,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量应达到400份——2013年,此数据就达到了983份。而2014年,全国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量达到991份,与2013年相比增加了0.8个百分点,超出十二五既定目标约2.4倍;同时,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县级报告比例为94.4%,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0.6个百分点。
更深入来讲,在我国总体用药规模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下,无论是报告数量的上扬、报告质量的提高,还是药品安全监测覆盖面的扩大与监管网络的发达,都在显示着我国发现和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能力正进一步增强。
实际上,自2011年7月开始实施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后,新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于2012年随即全面投入使用,由此监测系统的预警、统计和分析功能得以大大加强。
首先,这有赖于国家药监部门数据评价分析能力的提高。以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为例,国家药监部门通过日监测、周汇总、季度分析等方法加强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数据的评价分析,深入挖掘药品风险信号,对阿德福韦酯、胞磷胆碱钠、苯溴马隆等近50个(类)品种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并采取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沟通措施。
其次,近年来我国药品安全监测预警能力也同样得到重视。2013年的ADR报告指出,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功能已实现了实时数据分析和药品风险预警管理,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信息共享、高效联动的不良反应/事件预警机制;2014年,药品聚集性事件预警平台得以进一步完善,药监部门建立预警信息全国共享、事发地和生产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协同调查处置联动工作机制,保证药品质量风险的早发现、早评价、早控制。
据了解,2014年全年共有137条预警信息得到重点分析评价,在数量上相较于2013年的61条上涨了一倍多。同时,2014年还及时发现并处置了湖北同济奔达鄂北制药有限公司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安徽联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胞磷胆碱钠注射液、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有限公司生脉注射液等多起因药品质量问题引发的不良事件,有效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品类:抗感染类占比下降
具体到药品品类上来,在2010-2014年的ADR报告中,化学药类不良反应的报告数均占“大头”,基本维持在80%以上。以最新的2014年数据为例,化学药在ADR报告总数中占了81.2%,而中药与生物制品分别占17.3%及1.5%(见图3)。
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是,一直以来“霸占”着ADR报告榜首的抗感染药。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0.6万例,占报告总数的38.2%,其中严重报告2.4万例,占4.8%。
但分析2010-2014年的数据则可发现,抗感染药在整份ADR报告中所占的比例已连续5年出现小幅下降趋势——2010年该类药品不良反应占化学药53.6%,到2014年此数据已经下降至46.2%(见图4)。
同时,近年来,ADR报告中涉及的抗感染药构成情况也趋于稳定。2014年的ADR报告就涉及了9大类、328个品种,其中抗生素病例报告占66.7%,其排名前5位的是头孢菌素类(32.3%)、大环内酯类(10.7%)、青霉素类(9.7%)、β-内酰胺酶抑制药(5.6%)林可霉素类(3.8%);合成抗菌药病例报告占24.5%,其中主要是喹诺酮类(18.0%)和硝基咪唑类(5.6%)。此药品构成比与2013年的ADR报告并无明显差异。
对此,业界普遍认为,抗感染药不良反应报告总数持续下降,主要是由于我国对该类药物的风险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早在2012年,卫生部门就已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限制了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同时,近年连续开展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也使得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愈发重视抗感染药的合理使用,各相关部门也不断加强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救治工作,降低其使用风险。
然而,尽管抗感染药用药安全整体情况趋好,但仍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使用量大、易导致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的头孢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临床使用情况依旧存在不合理现象。实际上,2010-2014年,不良反应报告/事件排名前几名的抗感染药,基本都“落”在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等类别上,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品种也是不良反应名单中的“常客”。
另外,随着近年来行业对儿童用药安全关注度的上升,2014年ADR报告与其他年份不同的是,其在用药安全提示中特别指出,要关注儿童抗感染药用药安全。据了解,2014年共收到儿童药品不良反应12.2万份,其中由抗感染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就有7.8万余份,占比超过60%。
该报告指出,与总体人群相比,儿童使用抗感染药严重报告比例较低,涉及的抗感染药类别、品种排名以及不良反应表现与总体人群相比有所差异,其中阿奇霉素、炎琥宁、头孢硫脒、红霉素的风险相对突出,应引起关注;从引起的不良反应表现来看,胃肠道损害较为突出,口服给药更容易导致儿童胃肠道损害的发生。男性儿童使用抗感染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构成比高于女性儿童,这可能与儿童原患疾病的发病率相关。从不良反应报告涉及的患者年龄分布上看,呈现出年龄越小,不良反应报告比例越高的趋势,即年龄越小,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越高。
剂型:中药注射剂风险仍高
在剂型上,中药注射剂则无疑是药品风险高发的“地带”。众所周知,此剂型之所以存在较高风险,除了注射是最危险的用药方式之一外,主要与该类产品本身的特点有关——中药本身成份复杂,产业链较长,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就加大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概率。
因而,整体来说,随着临床使用量的增加,在近年的ADR报告中,中药注射剂的安全状况基本与全国整体情况保持一致,在数量上呈平稳增长趋势。
2010年的ADR报告尽管没有说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告数,但也从剂型的角度指出,在2010年中成药的严重报告中,中药注射剂占比高达87.2%,此占比率较之于2009年增长了3.1%,而2011年,全国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超6.5万余次;2012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达10.3万例次;2013年、2014年该数据分别达到12.1万例次、12.7万例次(见图5)。同时,该类产品严重报告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占比从2012年的5.3%上升到2014年的6.7%。
而对于中药注射剂这一不反应重灾区,历年来的ADR报告都警示:其与其他药品联合使用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有可能增加安全风险。分析2014年中药注射剂总体报告排名前20位药品(占全年中药注射剂报告88.7%)合并用药情况就可发现,涉及合并用药的报告占42.3%,严重报告涉及合并用药占57.0%。
因此,2014年ADR报告与此前的报告一样,提醒临床医师须注意单独使用中药注射剂,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谨慎联合用药,如确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慎重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以及与中药注射剂的间隔时间、输液容器的清洗等问题。
此外,随着医改的推进,基层医疗市场快速发展,基药的推行和国家对各级医院基药使用比率的要求明确,中药注射剂在基层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凸显该市场领域用药安全隐忧。
这与基层的医疗环境有关。一方面,基层缺乏先进的诊断设备,比如注射液使用的温度、湿度等等条件,基层医院受限于经费等问题不能达到要求;另一方面,基层医生素质和知识水平有限,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容易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同时,一旦出现不良反应事件,基层医院与医生往往缺乏及时良好的救治方法及突发事件的应急经验,进而“推高”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从2014年中药注射剂病例报告数量排名前20名药品的用药单位情况就可看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含卫生院、卫生所、个人诊所等)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报告多于其他医院报告。例如,清开灵注射剂相关的不良反应报告有75%来自基层卫生医疗机构。
因而,2013年与2014年的ADR报告,均提示关注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注射剂使用安全。2014年的报告指出,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医疗机构应完善配备紧急救治基础设备,加强医务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准确掌握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的情况,发现可疑不良事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药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宣传与培训,注意完善药品说明书,告知产品不良反应信息、禁忌与注意事项,有效控制药品使用风险。
警惕:关注老年用药安全
在2010-2014年的ADR报告中,除了上述几近于“例牌菜”的抗感染药、中药注射剂等不良反应重灾区一直受到关注外,近两年的报告都在提示老年人的用药安全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心理方面均处于衰退状态,给用药安全带来隐患。在生理方面,老年人肝肾功能退化,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均受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老年人往往身患数病,经常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有临床资料表明,服用5种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在6%-8%,服用6-10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将增至40%。同时,在心理方面,老年患者安全用药常识相对缺乏,自我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很多老年患者求医心切、用药依从性较差,容易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
2010-2014年ADR报告的年龄分布也显示,65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报告比例已从2010年13.7%的占比上升至2014年的19.9%,连续5年呈现小幅升高态势(见图6)。尤其是在严重报告中,65岁以上老年患者报告比例更高, 2014年此比例达到27.3%。
从另一个数据也能佐证老年人用药安全状况的严峻。这就是,常见于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用药不良反应的报告数近年来也在不断增加。在近5年的化学药不良反应报告中,心血管系统用药所占比例仅次于抗感染药,2010-2014年此比例分别为7.8%、8.5%、9.6%、 10%、10.2%,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可以预见的是,在我国老年化愈发明显的态势下,老年用药的不良反应还将会随之更为突出。因此,按照2014年ADR报告提醒的,老年患者使用药品尽量做到用药个体化、减少药品种类、注意给药途径和时间、加强用药前和用药期间监护与监测,尤为必要。同时,对于生产及经营企业而言,在将老年用药推向市场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医生与患者的临床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