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平丨用行动诠释新时代的晋商精神
2018-04-20

“站在上党盆地,东和村是我的家乡;走出太行山,长治是我的家乡;站在首都,山西是我的家乡;站在国外,祖国就是我的家乡。” ---李安平


在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心目中,他的公益慈善事业是从创业初期为家乡修的一条连接二级路的公路开始的。如今提及,他依旧感慨万千,“那条路方便了父老乡亲,我很开心!” 

二十多年时光荏苒,李安平的慈善事业一直在延续,在他的倡导和坚持下,“没有爱心的人不得重用,没有爱心的人不要来振东”已经成为振东集团一条不成文的制度,同时也成为振东的企业精神。 


从为家乡修路到奔走大灾一线


这些年,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念头始终挂在李安平的心上。 

李安平从采购员做起, 二十三岁当上了厂长。1993年,李安平向50多位亲戚朋友借钱在老家建起了一家加油站,第二年他负债累累,看到家乡的路难走,他找到当地政府,希望能修建一条从东和村至县城的公路,咬着牙捐资修路。带给了当地百姓便利,大家赞不绝口。从此,慈善公益在李安平的心里埋下了种子,走上了慈善公益这条路,这一走便是二十多年。 

谈及为何将企业命名为“振东”,李安平坦言:我的家乡是长治县东和村。同时还有叫西和、南和、北和、中和,将企业命名为“振东”,就是希望能振兴东和、振兴家乡。振东从创业之初就提出了“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带动当地民众致富为己任,帮助贫困家庭兴旺,让企业发展,与祖国同强。 


从创业始,为尽快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振东先后投资350万元为家乡修建柏油马路、村中心主要街道,并对家乡大小街巷进行硬化、绿化、美化;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投资140多万元修建了振东中学和120多万元修建了振东小学;投资60万元解决东和村电网改造,使全村1200余户4000余人受益;投资130万元为家乡打深井并完成了自来水安装工程;投资310万元为家乡兴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投资500万元建起了乡卫生院。2008年的5月12日,汶川发生了灾难性的大地震,李安平第一时间和同事们赶往灾区,并和大家在两天的时间内从废墟下救出8名伤残者,其中5人获得新生。

1.jpg

汶川地震,李安平看望灾区受伤群众

当走出灾区的时候,李安平收到了远在英国留学的女儿发来的短信:“爸,现在打你的电话打不通,看网上报道,情况还是很不好,我们都很难过,可又无能为力。爸,你就多捐点吧!” 

看着女儿发来的这段短信,李安平内心的激动久久不能平息,慈善的血液已经流进了女儿的内心,这件事让李安平倍感温暖,引以为豪。他一字一句回复:“我的好女儿,你放心,现在公司员工捐款已超百万,爸爸会尽一切可能援助灾区同胞!你要好好学习,学成归来为国做比你爸更大的贡献!”随后,李安平立即安排两架专机为汶川灾区捐赠1000多万元的急需药品,员工献血30万毫升,捐款120多万元,同时为长治医学院87名四川籍学生捐款112万元。

2.jpg

玉树地震,振东集团向灾区捐赠药品

从为家乡修路到奔走国难,李安平说,这是他和振东共同的成长。


把慈善事业写进企业制度


在振东,员工进入企业后,公司都会组织到当地贫困家庭进行献爱心活动,员工提升中层后,要求带队参加。公司要求中层以上的干部与孤儿结对子,遍布全国的业务员和在校的贫困学生结对子,进行“一对一”帮扶。 

李安平把慈善事业写进了企业的制度之中,把慈善作为一种习惯,力所能及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公司内部成立了“扶贫济困委员会”,将慈善法定化,制定出了“三扶一日一天使”。 

对于“三扶一日一天使”的这种总结和创新,李安平有着自己的解读。他说,振东把每年8月的最后一个周日确定为“扶贫济困日”,帮助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的大学生,让他们能够顺利入学,圆他们的求学梦;针对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特困家庭的“冬助日”,每年在冬至日为驻地孤儿、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家庭送温暖献爱心,发放救助金和生活学习用品,将冬至日提升为“冬暖日”;针对各公司、网点所在地60岁以上老人设立的“敬老日”,每年腊月二十三就会送去米、面、油、保暖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等。 

3.jpg

扶贫济困日,李安平为受助学生发放救助金


探索“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村脱贫”新模式


在李安平眼中,振东集团地处老区,不忘老区精神,让老区人民幸福,就是他的责任。 

精准扶贫是任重道远的事业,更是振东多年来坚持履行社会责任的延续。李安平认为,如果振东的公益慈善是“输血”,那么振东的产业扶贫就是“造血”。为了解决农民种植中药材的销售渠道问题,李安平专门成立了振东中药材开发公司,在武乡、沁县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免费为老百姓提供种子、肥料、农药和技术指导,每年评估后先预付20%的款项,采收时全部结清。通过种植中药材,很多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振东集团探索出了一条“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村(户)脱贫”新模式。 

今年3月,振东集团积极响应山西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行动号召,率先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由公司经理以上人员担任包村责任人,深入国家级贫困县平顺县的贫困乡镇、村委以及包扶对象的家中和田间地头,进行精准帮扶、调研对接。目前,振东已对全县12个乡镇、78个贫困村、6490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7868人进行了对接帮扶。 

有人评价说,李安平用爱心打造了一个群体,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晋商精神,“好人好药、好药好人”已成为振东集团响亮的品牌。而李安平则深刻认识到“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要求民营企业家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号召广大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义利兼顾,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 

然而,抛去大言大义,李安平还有很多属于自己的骄傲,他曾为自己资助一名贫困大学生考上博士而骄傲,他曾为一名受助的百姓紧握他的手而内心颤抖,他还曾为一名卧病在床的年轻学子捐款后默默流泪——有人说他很“傻”,即使在企业没有盈利的情况下,他还会心系家乡的父老乡亲。 

李安平说,二十多年的慈善之路,他没有忘掉初心,并且会在这条爱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越走越远。这种幸福感是事业上的成功所无法比拟的,幸福之道,即在其中。


李安平丨用行动诠释新时代的晋商精神

“站在上党盆地,东和村是我的家乡;走出太行山,长治是我的家乡;站在首都,山西是我的家乡;站在国外,祖国就是我的家乡。” ---李安平


在振东集团董事长李安平心目中,他的公益慈善事业是从创业初期为家乡修的一条连接二级路的公路开始的。如今提及,他依旧感慨万千,“那条路方便了父老乡亲,我很开心!” 

二十多年时光荏苒,李安平的慈善事业一直在延续,在他的倡导和坚持下,“没有爱心的人不得重用,没有爱心的人不要来振东”已经成为振东集团一条不成文的制度,同时也成为振东的企业精神。 


从为家乡修路到奔走大灾一线


这些年,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念头始终挂在李安平的心上。 

李安平从采购员做起, 二十三岁当上了厂长。1993年,李安平向50多位亲戚朋友借钱在老家建起了一家加油站,第二年他负债累累,看到家乡的路难走,他找到当地政府,希望能修建一条从东和村至县城的公路,咬着牙捐资修路。带给了当地百姓便利,大家赞不绝口。从此,慈善公益在李安平的心里埋下了种子,走上了慈善公益这条路,这一走便是二十多年。 

谈及为何将企业命名为“振东”,李安平坦言:我的家乡是长治县东和村。同时还有叫西和、南和、北和、中和,将企业命名为“振东”,就是希望能振兴东和、振兴家乡。振东从创业之初就提出了“与民同富、与家同兴、与国同强”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带动当地民众致富为己任,帮助贫困家庭兴旺,让企业发展,与祖国同强。 


从创业始,为尽快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振东先后投资350万元为家乡修建柏油马路、村中心主要街道,并对家乡大小街巷进行硬化、绿化、美化;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投资140多万元修建了振东中学和120多万元修建了振东小学;投资60万元解决东和村电网改造,使全村1200余户4000余人受益;投资130万元为家乡打深井并完成了自来水安装工程;投资310万元为家乡兴建了老年活动中心;投资500万元建起了乡卫生院。2008年的5月12日,汶川发生了灾难性的大地震,李安平第一时间和同事们赶往灾区,并和大家在两天的时间内从废墟下救出8名伤残者,其中5人获得新生。

1.jpg

汶川地震,李安平看望灾区受伤群众

当走出灾区的时候,李安平收到了远在英国留学的女儿发来的短信:“爸,现在打你的电话打不通,看网上报道,情况还是很不好,我们都很难过,可又无能为力。爸,你就多捐点吧!” 

看着女儿发来的这段短信,李安平内心的激动久久不能平息,慈善的血液已经流进了女儿的内心,这件事让李安平倍感温暖,引以为豪。他一字一句回复:“我的好女儿,你放心,现在公司员工捐款已超百万,爸爸会尽一切可能援助灾区同胞!你要好好学习,学成归来为国做比你爸更大的贡献!”随后,李安平立即安排两架专机为汶川灾区捐赠1000多万元的急需药品,员工献血30万毫升,捐款120多万元,同时为长治医学院87名四川籍学生捐款112万元。

2.jpg

玉树地震,振东集团向灾区捐赠药品

从为家乡修路到奔走国难,李安平说,这是他和振东共同的成长。


把慈善事业写进企业制度


在振东,员工进入企业后,公司都会组织到当地贫困家庭进行献爱心活动,员工提升中层后,要求带队参加。公司要求中层以上的干部与孤儿结对子,遍布全国的业务员和在校的贫困学生结对子,进行“一对一”帮扶。 

李安平把慈善事业写进了企业的制度之中,把慈善作为一种习惯,力所能及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公司内部成立了“扶贫济困委员会”,将慈善法定化,制定出了“三扶一日一天使”。 

对于“三扶一日一天使”的这种总结和创新,李安平有着自己的解读。他说,振东把每年8月的最后一个周日确定为“扶贫济困日”,帮助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的大学生,让他们能够顺利入学,圆他们的求学梦;针对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和特困家庭的“冬助日”,每年在冬至日为驻地孤儿、残疾人、孤寡老人、特困家庭送温暖献爱心,发放救助金和生活学习用品,将冬至日提升为“冬暖日”;针对各公司、网点所在地60岁以上老人设立的“敬老日”,每年腊月二十三就会送去米、面、油、保暖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等。 

3.jpg

扶贫济困日,李安平为受助学生发放救助金


探索“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村脱贫”新模式


在李安平眼中,振东集团地处老区,不忘老区精神,让老区人民幸福,就是他的责任。 

精准扶贫是任重道远的事业,更是振东多年来坚持履行社会责任的延续。李安平认为,如果振东的公益慈善是“输血”,那么振东的产业扶贫就是“造血”。为了解决农民种植中药材的销售渠道问题,李安平专门成立了振东中药材开发公司,在武乡、沁县建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免费为老百姓提供种子、肥料、农药和技术指导,每年评估后先预付20%的款项,采收时全部结清。通过种植中药材,很多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振东集团探索出了一条“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村(户)脱贫”新模式。 

今年3月,振东集团积极响应山西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行动号召,率先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由公司经理以上人员担任包村责任人,深入国家级贫困县平顺县的贫困乡镇、村委以及包扶对象的家中和田间地头,进行精准帮扶、调研对接。目前,振东已对全县12个乡镇、78个贫困村、6490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7868人进行了对接帮扶。 

有人评价说,李安平用爱心打造了一个群体,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晋商精神,“好人好药、好药好人”已成为振东集团响亮的品牌。而李安平则深刻认识到“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要求民营企业家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号召广大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义利兼顾,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 

然而,抛去大言大义,李安平还有很多属于自己的骄傲,他曾为自己资助一名贫困大学生考上博士而骄傲,他曾为一名受助的百姓紧握他的手而内心颤抖,他还曾为一名卧病在床的年轻学子捐款后默默流泪——有人说他很“傻”,即使在企业没有盈利的情况下,他还会心系家乡的父老乡亲。 

李安平说,二十多年的慈善之路,他没有忘掉初心,并且会在这条爱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越走越远。这种幸福感是事业上的成功所无法比拟的,幸福之道,即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