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中药材能有个好收成,山西省平顺县佛堂岭村昔日的贫困户,如今本村的党参种植大户路买轩这些日子忙碌得很。
“种植中药材见收益啊,让我们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在平顺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种植户无不感叹,快速发展的中药材产业撑起了广大群众脱贫的一片天。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50多万亩,种植户达两万户,其中贫困户4075户,贫困人口12474人,人均药材收入近1600元。
龙头带动破解山村贫困的窘境
东寺头乡秦光村四面环山,漫山遍野盛开的黄色野生连翘花告诉人们,这里的中药材资源丰富。然而,没人带动,资源尚未开发,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富饶的贫困”在此发生着。
农业部总畜牧师马爱国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产业扶贫(山西长治)现场观摩活动中表示,产业扶贫要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把产业扶贫的着力点放在打造有带动脱贫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上,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完善产业带贫机制。
贫困的窘境,在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的带动下发生了改变。秦光村贫困户万松吉就是受益者之一。
前几年,万松吉种着10多亩玉米,产量和收入都不高,再加上这些年看病花掉了他几乎所有的积蓄。“振东集团免费发放柴胡种苗,我种了13亩,3年收一次,每亩能收250斤左右干柴胡。”一直想种中药材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的万松吉,这下看到了脱贫的希望,给记者算起账来,“按每斤20元收购价,每亩地纯收入2500元,比起种玉米每亩均增收2000元。”
据介绍,如今,全村600多亩地,有500亩种植了党参、黄芩、柴胡等,成了全县种植中药材面积最大的村,也成了振东集团中药材优质种植基地。截至目前,振东集团发展中药材种植近100万亩,仅在平顺县就带动了78个贫困村6490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10亩到300亩得益于保障机制
佛堂岭村素有种植党参的传统,但一段时间以来,受市场波动、组织化程度不高、种植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全村党参种植面积由初期的50余亩逐渐萎缩至10余亩。
“真没想到,种党参除了能卖钱,政府还给补贴。”种植户张廷兴奋地说,他去年种了两亩多党参,通过参加技术培训,亩产量在400斤左右不成问题,除去卖党参的近2万元,还领到400元补贴。
“种了党参就怕卖不掉、卖时又怕市场波动影响价格。”张廷的担忧佛堂岭村党参种植户人人都有。“为了让百姓放心发展产业,我们采取了订单保底机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志建介绍,佛堂岭村与振东集团签订250亩党参订单合同,前5年党参以平均价兜底收购。对于2014年党参市场价格跌至每斤8元的惨状,张廷心有余悸。“当时村里协调龙头企业补贴12万余元,以每斤10元的价格进行收购,才避免了我们的损失。”张廷切实感到了种植党参有保障,“要不咱村也不能在去年年底实现整村脱贫。”
如今,全村198户,户户种植党参,面积达300余亩,仅此一项每年可收入12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党参村。
从源头保证中药材产业良性发展
桔梗、白芍、赤芍等县域外中药材品种经过两年的本土化试验,目前已经在平顺全县推广种植,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这得益于位于车厢沟村内的1000余亩的“试验场”——中药材多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测土配方、品种改良、小片试种,在这里进行的每一项试验,都是为了广泛选育推广适合平顺各类地理条件下进行本土种植的道地药材品种,从而为不适合种植传统中药材品种的地方提供更多选择。
据示范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基地从23个野生连翘品种、27个党参品种和73个中药材品种中,选育出适宜平顺种植的中药材品种32个,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种源纯正、品质优良。
车厢沟村贫困户王虎亮带着“防火护林员”的袖箍在山上来回巡视,干劲儿十足。“因为不用担心生计嘛!”王虎亮如今的日子好过得很,“1000余亩的基地都是以每亩每年750元的价格从当地农民那流转来的,我家流转出去两亩地,这块就有1500元;按照每人每天70元的标准,每年可以有40天左右在基地干些播种、施肥、锄草、采收等田间管理工作,每年也能挣两三千元;我还打算把家里剩下的两亩玉米地改种中药材,每年4月播种至9月采收,一茬增收2000元。”
产业扶贫真可谓立竿见影,因为种植了中药材,贫困户都不再贫困了。路买轩一举成了本村的示范典型、张廷成为党参种植“土专家”、王虎亮一年干半年增收又清闲……
为了中药材能有个好收成,山西省平顺县佛堂岭村昔日的贫困户,如今本村的党参种植大户路买轩这些日子忙碌得很。
“种植中药材见收益啊,让我们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在平顺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种植户无不感叹,快速发展的中药材产业撑起了广大群众脱贫的一片天。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50多万亩,种植户达两万户,其中贫困户4075户,贫困人口12474人,人均药材收入近1600元。
龙头带动破解山村贫困的窘境
东寺头乡秦光村四面环山,漫山遍野盛开的黄色野生连翘花告诉人们,这里的中药材资源丰富。然而,没人带动,资源尚未开发,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富饶的贫困”在此发生着。
农业部总畜牧师马爱国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产业扶贫(山西长治)现场观摩活动中表示,产业扶贫要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把产业扶贫的着力点放在打造有带动脱贫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上,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完善产业带贫机制。
贫困的窘境,在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的带动下发生了改变。秦光村贫困户万松吉就是受益者之一。
前几年,万松吉种着10多亩玉米,产量和收入都不高,再加上这些年看病花掉了他几乎所有的积蓄。“振东集团免费发放柴胡种苗,我种了13亩,3年收一次,每亩能收250斤左右干柴胡。”一直想种中药材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的万松吉,这下看到了脱贫的希望,给记者算起账来,“按每斤20元收购价,每亩地纯收入2500元,比起种玉米每亩均增收2000元。”
据介绍,如今,全村600多亩地,有500亩种植了党参、黄芩、柴胡等,成了全县种植中药材面积最大的村,也成了振东集团中药材优质种植基地。截至目前,振东集团发展中药材种植近100万亩,仅在平顺县就带动了78个贫困村6490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10亩到300亩得益于保障机制
佛堂岭村素有种植党参的传统,但一段时间以来,受市场波动、组织化程度不高、种植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全村党参种植面积由初期的50余亩逐渐萎缩至10余亩。
“真没想到,种党参除了能卖钱,政府还给补贴。”种植户张廷兴奋地说,他去年种了两亩多党参,通过参加技术培训,亩产量在400斤左右不成问题,除去卖党参的近2万元,还领到400元补贴。
“种了党参就怕卖不掉、卖时又怕市场波动影响价格。”张廷的担忧佛堂岭村党参种植户人人都有。“为了让百姓放心发展产业,我们采取了订单保底机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志建介绍,佛堂岭村与振东集团签订250亩党参订单合同,前5年党参以平均价兜底收购。对于2014年党参市场价格跌至每斤8元的惨状,张廷心有余悸。“当时村里协调龙头企业补贴12万余元,以每斤10元的价格进行收购,才避免了我们的损失。”张廷切实感到了种植党参有保障,“要不咱村也不能在去年年底实现整村脱贫。”
如今,全村198户,户户种植党参,面积达300余亩,仅此一项每年可收入12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党参村。
从源头保证中药材产业良性发展
桔梗、白芍、赤芍等县域外中药材品种经过两年的本土化试验,目前已经在平顺全县推广种植,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这得益于位于车厢沟村内的1000余亩的“试验场”——中药材多品种试验示范基地。测土配方、品种改良、小片试种,在这里进行的每一项试验,都是为了广泛选育推广适合平顺各类地理条件下进行本土种植的道地药材品种,从而为不适合种植传统中药材品种的地方提供更多选择。
据示范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基地从23个野生连翘品种、27个党参品种和73个中药材品种中,选育出适宜平顺种植的中药材品种32个,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种源纯正、品质优良。
车厢沟村贫困户王虎亮带着“防火护林员”的袖箍在山上来回巡视,干劲儿十足。“因为不用担心生计嘛!”王虎亮如今的日子好过得很,“1000余亩的基地都是以每亩每年750元的价格从当地农民那流转来的,我家流转出去两亩地,这块就有1500元;按照每人每天70元的标准,每年可以有40天左右在基地干些播种、施肥、锄草、采收等田间管理工作,每年也能挣两三千元;我还打算把家里剩下的两亩玉米地改种中药材,每年4月播种至9月采收,一茬增收2000元。”
产业扶贫真可谓立竿见影,因为种植了中药材,贫困户都不再贫困了。路买轩一举成了本村的示范典型、张廷成为党参种植“土专家”、王虎亮一年干半年增收又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