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不能盲目吃酸,需根据个体情况辨证调养;运动有助于升发阳气,有益肝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结合四季时序变化来养生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春季大自然阳气升发,除了顺应天时养护好体内的阳气外,根据中医的五脏调养法——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眼下养肝正当时。
提到养肝,很多人各有心得,比如按中医“五味入五脏”的理论,酸味入肝,所以有人提醒养肝多吃酸;又如运动升阳,多动多发汗助排毒减轻肝脏负担……但专家提醒,养生应因时因人而异,这个时节多吃酸味,对肝阴虚者可能是“补”,对肝火旺的人可能是“火上浇油”。不根据个体辨证来养肝,很可能落入误区。
误区1:酸味补肝,多多益善?
讲到养生,吃什么一向是大家关心的主题之一。中医有“五味入五脏”之说,将食物分苦、酸、甜、辣、咸五味,分别对应心、肝、脾、肺、肾,认为“酸味补肝”。提到饮食养肝,关注养生、对中医理论有一定了解的人会联想到多吃些酸味食物,最常见的如乌梅、山楂、柠檬、橙、橘等水果以及醋等。所以,春季有不少人选用这些酸味食物直接吃或用来作为调料入菜提味,认为以此“补肝”,多多益善。
“酸味入肝是没错,但认为春季养肝应多吃点酸,却是一知半解,容易落入误区。”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说,酸味食物有助收敛肝阴,对于肝阴虚的人群,春季养肝适当吃些酸味食物,使阴血更足。但从门诊的观察来看,有不少人是肝火过旺,如果再用酸味补肝,无异于“火上浇油”,反易因肝火过旺容易伤脾,影响胃肠功能,不利于消化吸收。所以,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就建议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性味甘平的食物如菠菜、胡萝卜、红薯、南瓜、栗子、山药等,无论肝火旺还是肝阴虚的人群都可以适当多吃都有助健脾。
误区2:春天养肝升阳多吃温补物?
很多注重养生保健的街坊都熟知中医“春夏养阳”的理念,落实到饮食上,认为养阳应该多吃些温补的食物,像羊肉、狗肉或一些辛辣的菜,这种想法靠谱吗?
如果是处在冬春之交、早春时节,大自然余寒未尽,适当吃些温热食物有助祛寒升阳,但羊肉等太过温补的食物一般宜在冬天大寒时节吃。对肝气郁结体质的人,春天最好吃些有助疏散肝气的应节时蔬,如韭菜、香菜、生姜、香椿等,也有助于升发体内阳气、起到养肝的作用,但肝火旺的人不适合食用。
误区3:运动多出汗,排毒更益肝?
春暖花开,在大好的春光中,人们的运动热情比冬天不知要高涨多少倍。很多人也认为多运动多出汗,也是一种“排毒”的方式,可减轻肝脏代谢的负担。
运动确实有助体内阳气的升发,对肝脏有好处。每周最好能坚持5天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有助于脂肪肝的防治。不过,每次运动最好控制在单次时间40~60分钟、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超过(180-年龄),避免运动太久太激烈、出汗太多,耗伤阴血,反而伤肝。
误区4:“夜卧早起”,春天熬夜不要紧?
《黄帝内经》论及春季养生,提到“夜卧早起”,难道春天适当熬夜就不要紧了?
这是相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人而言的。比起冬天,春天天色亮得早、黑得晚,所以《黄帝内经》中,冬季夜长日短,养生起居是“早卧晚起”;立春过后日长夜短,顺应天时就应“夜卧早起”,助体内阳气升发。此中的“夜”是指太阳下山、天黑之后。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人一年四季夜生活丰富,熬夜的人越来越多。因工作需要或是沉迷于娱乐当中,“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日夜颠倒的“夜猫子”并不少见。
除非是工作原因,实在迫不得已,建议晚上不要超过11时入睡。熬夜最伤肝,偶尔熬夜一两次问题不大,但尽量早睡、保证每晚有6~8个小时的连贯睡眠,是最管用又切实可行的养肝之法。
春季养肝不能盲目吃酸,需根据个体情况辨证调养;运动有助于升发阳气,有益肝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结合四季时序变化来养生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春季大自然阳气升发,除了顺应天时养护好体内的阳气外,根据中医的五脏调养法——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眼下养肝正当时。
提到养肝,很多人各有心得,比如按中医“五味入五脏”的理论,酸味入肝,所以有人提醒养肝多吃酸;又如运动升阳,多动多发汗助排毒减轻肝脏负担……但专家提醒,养生应因时因人而异,这个时节多吃酸味,对肝阴虚者可能是“补”,对肝火旺的人可能是“火上浇油”。不根据个体辨证来养肝,很可能落入误区。
误区1:酸味补肝,多多益善?
讲到养生,吃什么一向是大家关心的主题之一。中医有“五味入五脏”之说,将食物分苦、酸、甜、辣、咸五味,分别对应心、肝、脾、肺、肾,认为“酸味补肝”。提到饮食养肝,关注养生、对中医理论有一定了解的人会联想到多吃些酸味食物,最常见的如乌梅、山楂、柠檬、橙、橘等水果以及醋等。所以,春季有不少人选用这些酸味食物直接吃或用来作为调料入菜提味,认为以此“补肝”,多多益善。
“酸味入肝是没错,但认为春季养肝应多吃点酸,却是一知半解,容易落入误区。”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说,酸味食物有助收敛肝阴,对于肝阴虚的人群,春季养肝适当吃些酸味食物,使阴血更足。但从门诊的观察来看,有不少人是肝火过旺,如果再用酸味补肝,无异于“火上浇油”,反易因肝火过旺容易伤脾,影响胃肠功能,不利于消化吸收。所以,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就建议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性味甘平的食物如菠菜、胡萝卜、红薯、南瓜、栗子、山药等,无论肝火旺还是肝阴虚的人群都可以适当多吃都有助健脾。
误区2:春天养肝升阳多吃温补物?
很多注重养生保健的街坊都熟知中医“春夏养阳”的理念,落实到饮食上,认为养阳应该多吃些温补的食物,像羊肉、狗肉或一些辛辣的菜,这种想法靠谱吗?
如果是处在冬春之交、早春时节,大自然余寒未尽,适当吃些温热食物有助祛寒升阳,但羊肉等太过温补的食物一般宜在冬天大寒时节吃。对肝气郁结体质的人,春天最好吃些有助疏散肝气的应节时蔬,如韭菜、香菜、生姜、香椿等,也有助于升发体内阳气、起到养肝的作用,但肝火旺的人不适合食用。
误区3:运动多出汗,排毒更益肝?
春暖花开,在大好的春光中,人们的运动热情比冬天不知要高涨多少倍。很多人也认为多运动多出汗,也是一种“排毒”的方式,可减轻肝脏代谢的负担。
运动确实有助体内阳气的升发,对肝脏有好处。每周最好能坚持5天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有助于脂肪肝的防治。不过,每次运动最好控制在单次时间40~60分钟、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超过(180-年龄),避免运动太久太激烈、出汗太多,耗伤阴血,反而伤肝。
误区4:“夜卧早起”,春天熬夜不要紧?
《黄帝内经》论及春季养生,提到“夜卧早起”,难道春天适当熬夜就不要紧了?
这是相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人而言的。比起冬天,春天天色亮得早、黑得晚,所以《黄帝内经》中,冬季夜长日短,养生起居是“早卧晚起”;立春过后日长夜短,顺应天时就应“夜卧早起”,助体内阳气升发。此中的“夜”是指太阳下山、天黑之后。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人一年四季夜生活丰富,熬夜的人越来越多。因工作需要或是沉迷于娱乐当中,“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日夜颠倒的“夜猫子”并不少见。
除非是工作原因,实在迫不得已,建议晚上不要超过11时入睡。熬夜最伤肝,偶尔熬夜一两次问题不大,但尽量早睡、保证每晚有6~8个小时的连贯睡眠,是最管用又切实可行的养肝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