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勿露身,早晚要添衣
2018-08-31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添衣


八月时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的结束和仲秋的开始。人们会明显感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10多度。阳气在夏至达到顶点,阴气也在白露兴起。

“秋初夏末,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如果衣单体露,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因为秋季主气为燥,燥易伤肺。如果因为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就会出现肺及吸呼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

食材选择

白露节气已是真正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贴秋膘”,注重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那么白露节气养生食谱有哪些?


养生食谱

1.莲子百合煲

材料: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静,置于凉水锅中烧开(用水焯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可适当放些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清润肺燥,止咳消炎。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2. 柚子鸡

材料:柚子(越冬最佳)一个,公鸡一只,精盐适量;

做法:公鸡去毛、内脏洗静,柚子去皮留肉。将柚子放入鸡腹内,再放入气锅中,上锅蒸熟,出锅时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肺益气,化痰止咳。

3.养血糯米阿胶粥

材料:阿胶30克,糯米50—60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后放入红糖,稍煮二三沸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三天为一疗程。间断服用,连续服食会有胸闷气满不舒之感;

功效:养血止血,可治于阴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面色无华、心慌心悸、失眠健忘、月经后期、经少色淡、经闭不行、漏下不止、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久咳咯血、吐血衄血、大便出血及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出血等。

4.安神人参百合粥

材料:人参3克,百合1~2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人参研末;百合剥皮去须,洗净切碎;后共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滋阴、润肺安神。气阴两虚所致的心悸气短、烦渴神疲、久病形瘦、失眠健忘、心神不宁、食欲不振、久咳声低、干咳少痰,以及神经衰弱、癔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百日咳等而属气阴亏虚者。


白露养生注意以下几点 

1.白露勿露身,早晚要添衣

古话说“白露勿露身。”白露过后,温差大,天气转凉,所以不要露身,早晚要添衣,从这个节气开始,阳气开始向内收敛,而肾主收藏,所以这个时候肾就开始收纳阳气,准备过冬了。

2.适当秋冻,不生杂病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要根据个人体质,适当秋冻。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者,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低的人群,要注意不要“ 秋冻”过度而导致生病。

3.预防秋燥,滋阴益气

白露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4.站桩静心,乐观开朗

在情绪上,人们容易因为秋悲所感伤,所以要收敛神气而不外露、宁静神志而顺应秋气,减缓肃杀秋景对情绪的影响。应该多按照马世琦老师教授的桩功来站桩静心,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

5.白露艾灸,养气补肾

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一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是肾气不足的表现。白露时节燥气渐盛,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必首先侵袭肺及肺所主之地(皮毛、鼻窍等)。在此节气前后坚持艾灸调理,能有效的预防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等病,从而达到,宣肺理气、化痰定喘、疏散外邪之效。


白露身不露 秋燥重在防   

1.秋转凉,白露不露身

白露实际上是表明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尽管有时白天天气还是炎热,不少市民晚上睡觉还会开空调,或洗冷水澡,女孩子们依然穿着吊带衫。但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露体,不要洗冷水澡,以免着凉。

2.燥邪伤人 饮食防秋燥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秋季的气候特点——干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我们讲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

3.白露两大任务:贴秋膘+防过敏

炎热夏季过去,白露时节可以开始逐渐"贴秋膘"进补。对于体虚者,最好通过食补代替药补,而食补首推粥。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中医认为海产品多为大寒之品,易伤脾胃,所以白露季节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应少吃或不吃海鲜。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则会影响肺和皮肤。

4.搓耳+泡脚 补肾养气

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到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5.白露温差大注意耐寒训练

“白露”时节,大气环流开始调整,由夏半年的夏季风逐渐调整为冬半年的冬季风,北方地区冷空气的侵入也逐渐频繁,加之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越来越短,白天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地面辐射散热加快,致使气温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专家称, “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一个节气,一般昼夜温差在10℃左右。

要注重运动锻炼,做到“六防”:

1.防秋寒。要注重运动锻炼,也要讲究耐寒锻炼。

2.防感冒。要注意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3.防肠胃病。立秋之后,要慎食一些瓜类、水果之类的东西。

4.忌乱补。可以吃一点乌骨鸡汤、蜂蜜、芝麻、花生之类的。

5.防肥胖。天气转凉胃口也变好,食欲大增,往往饮食过多。

6.防伤害。秋令时节要坚持锻炼,运动时要防受凉感冒、运动损伤和运动过度。


愿好朋友秀色青山争入户,祥光瑞日正临门!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添衣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添衣


八月时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的结束和仲秋的开始。人们会明显感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10多度。阳气在夏至达到顶点,阴气也在白露兴起。

“秋初夏末,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如果衣单体露,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因为秋季主气为燥,燥易伤肺。如果因为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就会出现肺及吸呼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

食材选择

白露节气已是真正凉爽季节的开始,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贴秋膘”,注重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那么白露节气养生食谱有哪些?


养生食谱

1.莲子百合煲

材料:莲子,百合各30克,精瘦肉200克;

做法: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分钟,精瘦肉洗静,置于凉水锅中烧开(用水焯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可适当放些精盐、味精调味);

功效:清润肺燥,止咳消炎。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2. 柚子鸡

材料:柚子(越冬最佳)一个,公鸡一只,精盐适量;

做法:公鸡去毛、内脏洗静,柚子去皮留肉。将柚子放入鸡腹内,再放入气锅中,上锅蒸熟,出锅时加入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肺益气,化痰止咳。

3.养血糯米阿胶粥

材料:阿胶30克,糯米50—60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后放入红糖,稍煮二三沸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三天为一疗程。间断服用,连续服食会有胸闷气满不舒之感;

功效:养血止血,可治于阴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面色无华、心慌心悸、失眠健忘、月经后期、经少色淡、经闭不行、漏下不止、胎动不安、胎漏下血、久咳咯血、吐血衄血、大便出血及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出血等。

4.安神人参百合粥

材料:人参3克,百合1~2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人参研末;百合剥皮去须,洗净切碎;后共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滋阴、润肺安神。气阴两虚所致的心悸气短、烦渴神疲、久病形瘦、失眠健忘、心神不宁、食欲不振、久咳声低、干咳少痰,以及神经衰弱、癔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百日咳等而属气阴亏虚者。


白露养生注意以下几点 

1.白露勿露身,早晚要添衣

古话说“白露勿露身。”白露过后,温差大,天气转凉,所以不要露身,早晚要添衣,从这个节气开始,阳气开始向内收敛,而肾主收藏,所以这个时候肾就开始收纳阳气,准备过冬了。

2.适当秋冻,不生杂病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当然,秋冻并非人人皆宜,要根据个人体质,适当秋冻。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者,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力低的人群,要注意不要“ 秋冻”过度而导致生病。

3.预防秋燥,滋阴益气

白露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4.站桩静心,乐观开朗

在情绪上,人们容易因为秋悲所感伤,所以要收敛神气而不外露、宁静神志而顺应秋气,减缓肃杀秋景对情绪的影响。应该多按照马世琦老师教授的桩功来站桩静心,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

5.白露艾灸,养气补肾

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一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是肾气不足的表现。白露时节燥气渐盛,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必首先侵袭肺及肺所主之地(皮毛、鼻窍等)。在此节气前后坚持艾灸调理,能有效的预防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等病,从而达到,宣肺理气、化痰定喘、疏散外邪之效。


白露身不露 秋燥重在防   

1.秋转凉,白露不露身

白露实际上是表明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尽管有时白天天气还是炎热,不少市民晚上睡觉还会开空调,或洗冷水澡,女孩子们依然穿着吊带衫。但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露体,不要洗冷水澡,以免着凉。

2.燥邪伤人 饮食防秋燥

白露即为典型的秋季气候,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秋季的气候特点——干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我们讲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

3.白露两大任务:贴秋膘+防过敏

炎热夏季过去,白露时节可以开始逐渐"贴秋膘"进补。对于体虚者,最好通过食补代替药补,而食补首推粥。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中医认为海产品多为大寒之品,易伤脾胃,所以白露季节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应少吃或不吃海鲜。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则会影响肺和皮肤。

4.搓耳+泡脚 补肾养气

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到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5.白露温差大注意耐寒训练

“白露”时节,大气环流开始调整,由夏半年的夏季风逐渐调整为冬半年的冬季风,北方地区冷空气的侵入也逐渐频繁,加之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越来越短,白天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地面辐射散热加快,致使气温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专家称, “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一个节气,一般昼夜温差在10℃左右。

要注重运动锻炼,做到“六防”:

1.防秋寒。要注重运动锻炼,也要讲究耐寒锻炼。

2.防感冒。要注意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3.防肠胃病。立秋之后,要慎食一些瓜类、水果之类的东西。

4.忌乱补。可以吃一点乌骨鸡汤、蜂蜜、芝麻、花生之类的。

5.防肥胖。天气转凉胃口也变好,食欲大增,往往饮食过多。

6.防伤害。秋令时节要坚持锻炼,运动时要防受凉感冒、运动损伤和运动过度。


愿好朋友秀色青山争入户,祥光瑞日正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