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
2018-03-30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气候温暖、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正是祭祖扫墓和踏青赏花的日子。除此之外,清明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清明时节在饮食调养方面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也须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典型的养生食谱如下:

养生食谱

1.猪肝枸杞鸡蛋汤   

材料:猪肝100克,枸杞子15-20克,鸡蛋1只,盐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先将猪肝洗净,切成薄片,加入适量淀粉,加少许盐等调味品腌一下,将枸杞子洗净备用。锅中加水煮开后,放入枸杞子和腌好的猪肝,大火煮开后即可食用。  

功效:养肝明目,补益气血,滋肾养阴。

2.萝卜粥  

材料:新鲜萝卜2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萝卜切碎粒,备用。锅内加适量水,用武火烧开,下入萝卜粒、粳米,同煮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止咳化痰,顺气消食,除燥生津,清热解毒,通利大便。

3.家常公鸡 

材料:嫩公鸡250克,芹菜75克,冬笋10克,辣椒20克,瘦肉汤30克,姜、豆瓣酱、白糖、酱油、醋、食盐、淀粉、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鸡肉切成小块,用热水焯后捞出备用;芹菜切成段,冬笋切细条,辣椒剁碎,姜切成末。淀粉兑成湿粉,取一半和酱油、料酒、醋、盐放入同一碗内拌匀,另一半湿淀粉和白糖、味精、高汤调和成粉芡备用。植物油入锅加热,先煸鸡块至鸡肉变白,水分将干时放进冬笋、豆瓣酱、姜等用大火急炒至九成熟,加入切好的芹菜略炒,倒入调好的粉芡,至熟起锅即成。

功效:温中补虚、降压安神,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营养不良、术后恢复期患者食用。


清明节气做好3项保健工作

1.多变天气,平肝保暖不放松 

最近一段时间,时而风,时而雨,临近清明节,天气似乎也变得多愁善感。风多、雨多是清明节前后的气候特征,但人们扫墓踏青,户外活动增多,如果不加留心就容易受到风邪的侵犯。无论是扫墓还是踏青,都应做好保暖工作,最好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防止外邪的入侵”。孕妇、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扫墓时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

2.外出踏青,着重护肤和胃 

现在进入了植物性日光皮炎易发季节,绝大多数野菜含有光敏性物质,容易引发皮炎。光敏性强的野菜有马齿苋、芥菜、灰菜、马兰头和红花草等。如本身就有光敏性疾病,或曾被晒伤,以及有红斑狼疮的患者,外出踏青时最好不要过多食入野菜。从清明节开始,虫类的活动开始活跃,到野外应避免深入草丛,最好穿着长袖衣裤及长靴,束紧袖领及裤脚口,避免皮肤暴露。春季也是花粉过敏症高发期,有过敏体质的人到野外扫墓应戴好口罩、墨镜,应选择花草树木上风方行走,必要时还应带上防过敏的药物。 

3.扫墓凭吊,注意心理保健 

清明节,悲伤、抑郁的情绪,不宜持续得过久。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五和养生堂提醒,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心情应保持舒畅,通过踏青、散步等活动,可调节心情,让身心达到愉悦的目的。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清明养生吃什么?清明有“天清地明”的意思,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这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我们说,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那么在清明节气吃什么养生呢?


养生食谱

1.口蘑白菜

材料:白菜250克,干口蘑3克,酱油、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段,口蘑温水泡发。油入锅内烧热后,将白菜入锅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酱油、糖、盐、入锅,炒熟后,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清热除烦,益胃气、降血脂。适宜于高血压、冠心病、牙龈出血者。

2.韭菜滚狗肚鱼汤

材料:韭菜100克、粉丝50克、狗肚鱼600克、生姜3片。

做法:韭菜洗净,切段;粉丝清水浸软,切段。狗肚鱼洗净,洒少许食盐拌腌10分钟。烧热油镬,爆香姜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约5碗水量),放下鱼,大火煲5分钟,改慢火煲10分钟,下粉丝片刻,再下韭菜,煲沸,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撒入少许胡椒粉,亦汤亦餸。

功效:温中行气、健胃助肝。

3.清炒螺蛳

材料:螺蛳500克、葱、姜、糖、盐、酱油、油、胡椒粉各少许。

做法:螺蛳放清水里,滴几滴香油养一天,让螺蛳吐尽泥沙;第二天,将螺蛳尾壳剪掉,再养2小时左右,洗净沥干备用。锅烧热,加油,下葱、姜爆香,再下螺蛳翻炒1分钟后,加料酒、酱油、糖,最后加一小碗热水,盖锅盖烧2、3分钟出锅,洒胡椒粉、葱花即可食用。

功效:清明时节,才是吃螺蛳的最佳时令,这时候的螺蛳口感最为丰满,肥美,所以,一向就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讲法。螺蛳性寒凉,有清热、利水和明目的功效。


清明的习俗

1.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2.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3.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4.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

5.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愿好朋友秀色青山争入户,祥光瑞日正临门!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气候温暖、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正是祭祖扫墓和踏青赏花的日子。除此之外,清明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清明时节在饮食调养方面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也须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典型的养生食谱如下:

养生食谱

1.猪肝枸杞鸡蛋汤   

材料:猪肝100克,枸杞子15-20克,鸡蛋1只,盐等调味品适量。   

做法:先将猪肝洗净,切成薄片,加入适量淀粉,加少许盐等调味品腌一下,将枸杞子洗净备用。锅中加水煮开后,放入枸杞子和腌好的猪肝,大火煮开后即可食用。  

功效:养肝明目,补益气血,滋肾养阴。

2.萝卜粥  

材料:新鲜萝卜2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萝卜切碎粒,备用。锅内加适量水,用武火烧开,下入萝卜粒、粳米,同煮成粥即可食用。 

功效:止咳化痰,顺气消食,除燥生津,清热解毒,通利大便。

3.家常公鸡 

材料:嫩公鸡250克,芹菜75克,冬笋10克,辣椒20克,瘦肉汤30克,姜、豆瓣酱、白糖、酱油、醋、食盐、淀粉、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鸡肉切成小块,用热水焯后捞出备用;芹菜切成段,冬笋切细条,辣椒剁碎,姜切成末。淀粉兑成湿粉,取一半和酱油、料酒、醋、盐放入同一碗内拌匀,另一半湿淀粉和白糖、味精、高汤调和成粉芡备用。植物油入锅加热,先煸鸡块至鸡肉变白,水分将干时放进冬笋、豆瓣酱、姜等用大火急炒至九成熟,加入切好的芹菜略炒,倒入调好的粉芡,至熟起锅即成。

功效:温中补虚、降压安神,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营养不良、术后恢复期患者食用。


清明节气做好3项保健工作

1.多变天气,平肝保暖不放松 

最近一段时间,时而风,时而雨,临近清明节,天气似乎也变得多愁善感。风多、雨多是清明节前后的气候特征,但人们扫墓踏青,户外活动增多,如果不加留心就容易受到风邪的侵犯。无论是扫墓还是踏青,都应做好保暖工作,最好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防止外邪的入侵”。孕妇、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扫墓时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

2.外出踏青,着重护肤和胃 

现在进入了植物性日光皮炎易发季节,绝大多数野菜含有光敏性物质,容易引发皮炎。光敏性强的野菜有马齿苋、芥菜、灰菜、马兰头和红花草等。如本身就有光敏性疾病,或曾被晒伤,以及有红斑狼疮的患者,外出踏青时最好不要过多食入野菜。从清明节开始,虫类的活动开始活跃,到野外应避免深入草丛,最好穿着长袖衣裤及长靴,束紧袖领及裤脚口,避免皮肤暴露。春季也是花粉过敏症高发期,有过敏体质的人到野外扫墓应戴好口罩、墨镜,应选择花草树木上风方行走,必要时还应带上防过敏的药物。 

3.扫墓凭吊,注意心理保健 

清明节,悲伤、抑郁的情绪,不宜持续得过久。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扫墓时最好有亲人陪伴。五和养生堂提醒,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心情应保持舒畅,通过踏青、散步等活动,可调节心情,让身心达到愉悦的目的。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清明养生吃什么?清明有“天清地明”的意思,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这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我们说,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那么在清明节气吃什么养生呢?


养生食谱

1.口蘑白菜

材料:白菜250克,干口蘑3克,酱油、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段,口蘑温水泡发。油入锅内烧热后,将白菜入锅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酱油、糖、盐、入锅,炒熟后,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清热除烦,益胃气、降血脂。适宜于高血压、冠心病、牙龈出血者。

2.韭菜滚狗肚鱼汤

材料:韭菜100克、粉丝50克、狗肚鱼600克、生姜3片。

做法:韭菜洗净,切段;粉丝清水浸软,切段。狗肚鱼洗净,洒少许食盐拌腌10分钟。烧热油镬,爆香姜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约5碗水量),放下鱼,大火煲5分钟,改慢火煲10分钟,下粉丝片刻,再下韭菜,煲沸,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撒入少许胡椒粉,亦汤亦餸。

功效:温中行气、健胃助肝。

3.清炒螺蛳

材料:螺蛳500克、葱、姜、糖、盐、酱油、油、胡椒粉各少许。

做法:螺蛳放清水里,滴几滴香油养一天,让螺蛳吐尽泥沙;第二天,将螺蛳尾壳剪掉,再养2小时左右,洗净沥干备用。锅烧热,加油,下葱、姜爆香,再下螺蛳翻炒1分钟后,加料酒、酱油、糖,最后加一小碗热水,盖锅盖烧2、3分钟出锅,洒胡椒粉、葱花即可食用。

功效:清明时节,才是吃螺蛳的最佳时令,这时候的螺蛳口感最为丰满,肥美,所以,一向就有“清明螺,抵只鹅”的讲法。螺蛳性寒凉,有清热、利水和明目的功效。


清明的习俗

1.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2.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

3.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4.踏青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传说,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这一活动了。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

5.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愿好朋友秀色青山争入户,祥光瑞日正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