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燥宜多吃“辛酸”果蔬
2017-09-29

防燥宜多吃“辛酸”果蔬   


节气养生

秋分时节,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白露的“燥”是“温燥”。

食材选择

秋分时节,还可适当多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

养生美味

1.萝卜杏仁煮牛肺

原料:萝卜500克、苦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做法:萝卜切块,杏仁去皮尖。牛肺用开水烫过,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瓦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牛肺、萝卜,杏仁,煮烹即成。

功效:补肺、清肺、降气、除痰。

2.二柑汁

原料:广柑500克、橘柑500克、白糖50克。  

做法:将广柑、橘柑去皮,去核,用白布绞取汁液,装入杯中。将杯中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功效:生津止渴、清心安神。


秋季温差大  三防免伤身 

1.防受凉感冒

秋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在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运动更要注意早晚温差,以免受凉。

2.防运动损伤

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防运动过度

秋天是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因此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秋分可药补  养生保健三警惕

节气养生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将适得其反。

食材选择

应多吃一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比如:生梨、芝麻、银耳等。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一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养生美味

1.当归炖子鸡

配料: 当归30克、子母鸡1只。 

做法:将子母鸡宰杀去毛、去肚肠。将当归填入鸡腹,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先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再小火煨至烂熟。

功效:补血益气,和胃止痛。

2.枸杞黑芝麻粥  

配料:大米、糯米、黑芝麻、枸杞 。

做法:糯米洗净浸泡1小时,枸杞泡发,大米淘洗干净;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放大米、糯米、黑芝麻,转小火熬制40分钟;加枸杞继续熬制5分钟即可。 

功效:具有补肝肾,益气血之效。适用于头发早白、脱发及阴虚燥热便秘者。

养生三字经 

1.无病不需补

无病就不需要进补。如果无病随意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此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勿过量滥用

不要慕名进补,养生专家称,一些市民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就越能补益身体。其实,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3.分清虚实

进补应分清虚实。中医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愿好朋友生活恰如鱼饮水,进修浑似燕衔泥!


防燥宜多吃“辛酸”果蔬

防燥宜多吃“辛酸”果蔬   


节气养生

秋分时节,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白露的“燥”是“温燥”。

食材选择

秋分时节,还可适当多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

养生美味

1.萝卜杏仁煮牛肺

原料:萝卜500克、苦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做法:萝卜切块,杏仁去皮尖。牛肺用开水烫过,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瓦锅内加水适量,放入牛肺、萝卜,杏仁,煮烹即成。

功效:补肺、清肺、降气、除痰。

2.二柑汁

原料:广柑500克、橘柑500克、白糖50克。  

做法:将广柑、橘柑去皮,去核,用白布绞取汁液,装入杯中。将杯中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功效:生津止渴、清心安神。


秋季温差大  三防免伤身 

1.防受凉感冒

秋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在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运动更要注意早晚温差,以免受凉。

2.防运动损伤

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在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防运动过度

秋天是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因此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秋分可药补  养生保健三警惕

节气养生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将适得其反。

食材选择

应多吃一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比如:生梨、芝麻、银耳等。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一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养生美味

1.当归炖子鸡

配料: 当归30克、子母鸡1只。 

做法:将子母鸡宰杀去毛、去肚肠。将当归填入鸡腹,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先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再小火煨至烂熟。

功效:补血益气,和胃止痛。

2.枸杞黑芝麻粥  

配料:大米、糯米、黑芝麻、枸杞 。

做法:糯米洗净浸泡1小时,枸杞泡发,大米淘洗干净;锅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大火煮开后放大米、糯米、黑芝麻,转小火熬制40分钟;加枸杞继续熬制5分钟即可。 

功效:具有补肝肾,益气血之效。适用于头发早白、脱发及阴虚燥热便秘者。

养生三字经 

1.无病不需补

无病就不需要进补。如果无病随意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此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勿过量滥用

不要慕名进补,养生专家称,一些市民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就越能补益身体。其实,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3.分清虚实

进补应分清虚实。中医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愿好朋友生活恰如鱼饮水,进修浑似燕衔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