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药苦口——谈苦味药
2020-05-07

中医药文化.jpg

中药味道有不同,
辛甘酸苦咸五种。
苦味居多掩四味,
辩证使用护脾胃。


良药苦口——谈苦味药


“良药苦口而利于病……”,成语“良药苦口”出自《孔子家语·六本》,意思是良药虽苦,却利于治病。

生活中,我们吃到的药大多数都是苦的,但事实上,就中药而言,可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只是以苦味药居多而已,一剂方药煎熬后,苦味总能掩盖其他气味。通常来说,中药的气味不同,就有了不同的功效。

1、酸味

酸能收敛,比如五味子,可以敛汗止自汗盗汗,敛心而平悸动,敛肺气而定咳喘,敛气生津而止口渴,敛精固脱,涩肠止泻。


2、辛味

辛能行散,比如麻黄,可解表散寒,如遇外感风寒而发烧头痛,只要及时治疗,一剂麻黄汤就可以令全身毛孔打开,风寒随大汗而出,病立愈。


3、甘味

甘能补益,如黄芪,可以提升气机,是常用的补气良药之一。当归,善于活血养血,自古就是妇科之要药。十全大补丸里若少了黄芪和当归,就不十全十美了。


4、咸味

咸能软坚,比如肉苁蓉,它的软坚作用可以通便,从而治疗便秘。


5、苦味

良药苦口,中医说苦能清泄,故有清热解毒、燥湿、泻火、降气、通便的作用。如苦参,可能是中药里面最苦的,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效果,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人们喜欢使用苦味药,但是苦寒药使用多了,会损伤脾胃的阳气,从而导致脾失运化、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胃肠功能失调等表现。所以,苦味药还需辨证使用,脾胃本就虚弱的人应慎用大苦大寒的中药。

良药苦口——谈苦味药

中医药文化.jpg

中药味道有不同,
辛甘酸苦咸五种。
苦味居多掩四味,
辩证使用护脾胃。


良药苦口——谈苦味药


“良药苦口而利于病……”,成语“良药苦口”出自《孔子家语·六本》,意思是良药虽苦,却利于治病。

生活中,我们吃到的药大多数都是苦的,但事实上,就中药而言,可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只是以苦味药居多而已,一剂方药煎熬后,苦味总能掩盖其他气味。通常来说,中药的气味不同,就有了不同的功效。

1、酸味

酸能收敛,比如五味子,可以敛汗止自汗盗汗,敛心而平悸动,敛肺气而定咳喘,敛气生津而止口渴,敛精固脱,涩肠止泻。


2、辛味

辛能行散,比如麻黄,可解表散寒,如遇外感风寒而发烧头痛,只要及时治疗,一剂麻黄汤就可以令全身毛孔打开,风寒随大汗而出,病立愈。


3、甘味

甘能补益,如黄芪,可以提升气机,是常用的补气良药之一。当归,善于活血养血,自古就是妇科之要药。十全大补丸里若少了黄芪和当归,就不十全十美了。


4、咸味

咸能软坚,比如肉苁蓉,它的软坚作用可以通便,从而治疗便秘。


5、苦味

良药苦口,中医说苦能清泄,故有清热解毒、燥湿、泻火、降气、通便的作用。如苦参,可能是中药里面最苦的,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效果,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人们喜欢使用苦味药,但是苦寒药使用多了,会损伤脾胃的阳气,从而导致脾失运化、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胃肠功能失调等表现。所以,苦味药还需辨证使用,脾胃本就虚弱的人应慎用大苦大寒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