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
2018-11-15

中医药文化.jpg

帝诏称病皆不就,

终身不仕医著留。

汇集针灸之名法,

流传他国影响久。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作者简介

皇甫谧(215~282),魏晋间学者、作家、医学家。幼名静,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从席坦学儒。武帝屡下诏征,皆称病不就,终身不仕。左思作《三都赋》成,请其作序,遂见重于世。中年患风痹,乃钻研医学。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烈女传》、《玄晏春秋》、《针灸甲乙经》等。

内容简介

《针灸甲乙经》卷一至卷六为中医基本理论和针灸基础知识,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腧穴主治。卷一主要论述人的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与肢体五官的关系等。卷二论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标本、经脉的循行路线和发病情况以及骨度、肠度等。卷三为腧穴主治部分,共厘定了腧穴348个(其中单穴49个,双穴299个),并采用分部依线的方法,划分了头面、颈、胸、腹、四肢等35条线路。详细叙述了各穴的部位、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卷四叙述了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的具体内容,重点论述了四时平脉与脏腑病脉、死脉以及三部九候的诊断方法。卷五为针道,详述了九针的形状、长度和作用、针刺的手法和补泻的方法、针刺的禁穴与禁忌等。卷六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论述了生理与病理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从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内、外、妇、儿等科,尤以内科为重点,涉及多种病证,在治疗方面,书中介绍了晋以前针灸治疗各种疾病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全书共列腧穴主治800多条,为后世针灸治疗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针灸甲乙经》的腧穴和腧穴主治部分保存了已失传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内容。

影响评价

《针灸甲乙经》对针灸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由晋到宋的针灸著作,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其穴位和适应证基本上没有超出本书的范围。如《针灸资生经》等专著,无不遵循本书编辑而成。明清两代的针灸著作,如《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都是在本书基础上发展起来。《针灸甲乙经》还流传至日本、朝鲜,对两国的针灸学术与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祝好朋友福如东海滔滔至,财似春潮滚滚来!


针灸甲乙经

中医药文化.jpg

帝诏称病皆不就,

终身不仕医著留。

汇集针灸之名法,

流传他国影响久。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作者简介

皇甫谧(215~282),魏晋间学者、作家、医学家。幼名静,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人。从席坦学儒。武帝屡下诏征,皆称病不就,终身不仕。左思作《三都赋》成,请其作序,遂见重于世。中年患风痹,乃钻研医学。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烈女传》、《玄晏春秋》、《针灸甲乙经》等。

内容简介

《针灸甲乙经》卷一至卷六为中医基本理论和针灸基础知识,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腧穴主治。卷一主要论述人的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与肢体五官的关系等。卷二论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标本、经脉的循行路线和发病情况以及骨度、肠度等。卷三为腧穴主治部分,共厘定了腧穴348个(其中单穴49个,双穴299个),并采用分部依线的方法,划分了头面、颈、胸、腹、四肢等35条线路。详细叙述了各穴的部位、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卷四叙述了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的具体内容,重点论述了四时平脉与脏腑病脉、死脉以及三部九候的诊断方法。卷五为针道,详述了九针的形状、长度和作用、针刺的手法和补泻的方法、针刺的禁穴与禁忌等。卷六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论述了生理与病理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从卷七至卷十二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内、外、妇、儿等科,尤以内科为重点,涉及多种病证,在治疗方面,书中介绍了晋以前针灸治疗各种疾病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全书共列腧穴主治800多条,为后世针灸治疗学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针灸甲乙经》的腧穴和腧穴主治部分保存了已失传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内容。

影响评价

《针灸甲乙经》对针灸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由晋到宋的针灸著作,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其穴位和适应证基本上没有超出本书的范围。如《针灸资生经》等专著,无不遵循本书编辑而成。明清两代的针灸著作,如《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都是在本书基础上发展起来。《针灸甲乙经》还流传至日本、朝鲜,对两国的针灸学术与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祝好朋友福如东海滔滔至,财似春潮滚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