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讲究之因地制宜篇
2016-07-08
                       【中医药文化】


悠悠岁月磨励成,

养生保健遵平衡。

因地制宜治百病,

辨证论治攀高峰。



简介

因地制宜指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一些事。中医强调因不同的地区所引起的疾病各不相同,需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疾病。



典故出处

出自《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春秋末年,伍子胥逃到吴国,吴王很器重他。一次,吴王征询伍子胥有什么办法能使吴国强盛起来,伍子胥说:“要想使国家富强,应当由近及远,按计划分步骤做。首先要修好城市的防御工事,把城墙筑得既高又坚实;其次应加强战备,充实武库,同时还要发展农业。充实粮仓,以备战时之需”。吴王听了高兴地说:“你说得很对!修筑城防,充实武库,发展农业,都应因地制宜,不利用自然条件是办不好的。”这种“因地制宜”的措施果然使吴国很快强盛起来。



思想家因地制宜

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也提出一项因地制宜、治理国家的政策,即“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土地膏腴,出产丰富,使人因生活富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这些地区的国家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贫瘠和崎岖难行的多山国家,人民勤奋耐劳,生活俭朴,勇敢善战,他们不易被征服,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他建议立法者考虑不同的地型环境、气候因素来制定恰当的法律。



中医因地制宜

中医强调因地制宜治疗疾病。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之差异,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不同的地域、地势有高低,土质、气候、水质有差异,而人们生活与工作环境、生活习惯与方式各不相同,其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也各有特点,所以在治疗疾病时应因地制宜。在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当地人们依山陵而居,常处在寒风凛冽之中,多吃牛羊乳汁和动物骨肉,故体格健壮,不易感受外邪,其病多内伤;感受风邪而致感冒,则以风寒居多,而运用麻黄、桂枝、羌活之类的辛温发汗解表药多属寻常。


而东南地区,草原沼泽较多。地势低洼。温热多雨,人们的皮肤色黑,腠理疏松,多易致痈疡,或易致外感。因此,治疗时就应该根据地域不同,区别用药。江南及两广一带,温热潮湿,人们腠理开疏,感受风邪而致感冒,以风热为多,常采用桑叶、薄荷、菊花之类以辛凉解表。即使是风寒表证,也只宜辛温解表轻剂,多用防风、荆芥之类等。《内经》专设《异法方宜论》一篇,讨论不同地域的人们易患的病种,以及病变和治法特点等。可见,古代中医学家十分重视因地制宜治疗疾病。


《异法方宜论》

我们所说的中医的治疗原则,三因制宜。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问题。这里所谈的重点是因地制宜。为什么因地制宜呢?因为不同的地方,它有很多的不同,各个方面都有区别。所以疾病的性质差异较大。所以治疗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病不同,治各异。

按照东西南北中分成五方,以下以东方为例,东方是阳气升起之方,气候温暖;在海之滨,水湿之气多;海里产盐、产鱼,喜欢吃咸味的东西。鱼是高蛋白的食品,不容易消化,易产生内热。盐是咸味,是水之味,血是心所主,心生血,血是火之性,所以水克火,因此说盐者胜血,血行容易不畅。人们的皮肤比较黑是因为腠理比较疏松,容易被太阳晒黑。


《阴阳应象大论》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意思是,营气就血之气,逆于肉里就是运行不畅,郁而为热,它就成为疮,在东方人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下,导致的体质上的差异,容易有疮疡之病。

疮疡之病,在古代的时候,治疗方法适宜用砭石的方法。砭石就是带有棱、带有尖的石块。可以刺破疮疡,用来治疗疾病。所以东方人们,首先创造、发明出来砭石,后来传播到各处去。其他四方都是相似的。


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即根据时令气候的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既使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而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收,此时若非太热之证,当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阳。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暑多兼湿,故暑天治病要注意解暑化湿;秋季气候干燥,外感秋燥,则宜辛凉润燥之法。此与春季风温、冬季风寒外感用药亦不甚相同。风温宜辛凉解表,风寒应辛温解表。所以治疗用药应该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即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定和选用相适宜的治法和方药。年龄不同则生理状况和气血盈亏不同,治疗用药也应有所区别。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病理的差异,治疗用药也应区别对待。如女子妊娠期而患它病,则当慎用或禁用峻下、破血、走窜及有毒药物;男子有精室及性功能障碍等疾患。由于先天禀赋与后天因素的不同,人的体质有强弱、阴阳、寒热之区别。


祝好朋友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可以流万年!



中医药讲究之因地制宜篇
                       【中医药文化】


悠悠岁月磨励成,

养生保健遵平衡。

因地制宜治百病,

辨证论治攀高峰。



简介

因地制宜指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一些事。中医强调因不同的地区所引起的疾病各不相同,需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疾病。



典故出处

出自《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春秋末年,伍子胥逃到吴国,吴王很器重他。一次,吴王征询伍子胥有什么办法能使吴国强盛起来,伍子胥说:“要想使国家富强,应当由近及远,按计划分步骤做。首先要修好城市的防御工事,把城墙筑得既高又坚实;其次应加强战备,充实武库,同时还要发展农业。充实粮仓,以备战时之需”。吴王听了高兴地说:“你说得很对!修筑城防,充实武库,发展农业,都应因地制宜,不利用自然条件是办不好的。”这种“因地制宜”的措施果然使吴国很快强盛起来。



思想家因地制宜

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也提出一项因地制宜、治理国家的政策,即“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土地膏腴,出产丰富,使人因生活富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这些地区的国家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贫瘠和崎岖难行的多山国家,人民勤奋耐劳,生活俭朴,勇敢善战,他们不易被征服,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他建议立法者考虑不同的地型环境、气候因素来制定恰当的法律。



中医因地制宜

中医强调因地制宜治疗疾病。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之差异,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不同的地域、地势有高低,土质、气候、水质有差异,而人们生活与工作环境、生活习惯与方式各不相同,其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也各有特点,所以在治疗疾病时应因地制宜。在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当地人们依山陵而居,常处在寒风凛冽之中,多吃牛羊乳汁和动物骨肉,故体格健壮,不易感受外邪,其病多内伤;感受风邪而致感冒,则以风寒居多,而运用麻黄、桂枝、羌活之类的辛温发汗解表药多属寻常。


而东南地区,草原沼泽较多。地势低洼。温热多雨,人们的皮肤色黑,腠理疏松,多易致痈疡,或易致外感。因此,治疗时就应该根据地域不同,区别用药。江南及两广一带,温热潮湿,人们腠理开疏,感受风邪而致感冒,以风热为多,常采用桑叶、薄荷、菊花之类以辛凉解表。即使是风寒表证,也只宜辛温解表轻剂,多用防风、荆芥之类等。《内经》专设《异法方宜论》一篇,讨论不同地域的人们易患的病种,以及病变和治法特点等。可见,古代中医学家十分重视因地制宜治疗疾病。


《异法方宜论》

我们所说的中医的治疗原则,三因制宜。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问题。这里所谈的重点是因地制宜。为什么因地制宜呢?因为不同的地方,它有很多的不同,各个方面都有区别。所以疾病的性质差异较大。所以治疗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所以病不同,治各异。

按照东西南北中分成五方,以下以东方为例,东方是阳气升起之方,气候温暖;在海之滨,水湿之气多;海里产盐、产鱼,喜欢吃咸味的东西。鱼是高蛋白的食品,不容易消化,易产生内热。盐是咸味,是水之味,血是心所主,心生血,血是火之性,所以水克火,因此说盐者胜血,血行容易不畅。人们的皮肤比较黑是因为腠理比较疏松,容易被太阳晒黑。


《阴阳应象大论》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意思是,营气就血之气,逆于肉里就是运行不畅,郁而为热,它就成为疮,在东方人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下,导致的体质上的差异,容易有疮疡之病。

疮疡之病,在古代的时候,治疗方法适宜用砭石的方法。砭石就是带有棱、带有尖的石块。可以刺破疮疡,用来治疗疾病。所以东方人们,首先创造、发明出来砭石,后来传播到各处去。其他四方都是相似的。


因时制宜、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即根据时令气候的特点,来制定适宜的治法和方药。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既使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而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收,此时若非太热之证,当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阳。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暑多兼湿,故暑天治病要注意解暑化湿;秋季气候干燥,外感秋燥,则宜辛凉润燥之法。此与春季风温、冬季风寒外感用药亦不甚相同。风温宜辛凉解表,风寒应辛温解表。所以治疗用药应该因时制宜。


因人制宜,即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定和选用相适宜的治法和方药。年龄不同则生理状况和气血盈亏不同,治疗用药也应有所区别。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病理的差异,治疗用药也应区别对待。如女子妊娠期而患它病,则当慎用或禁用峻下、破血、走窜及有毒药物;男子有精室及性功能障碍等疾患。由于先天禀赋与后天因素的不同,人的体质有强弱、阴阳、寒热之区别。


祝好朋友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可以流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