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之隋唐时期(二)
2015-07-07

〖中医药文化〗

   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华瑰宝;增强民族自信!


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之隋唐时期(二)

〖医药名著及作者〗

   《食疗本草》唐•孟诜撰成于唐长安年间(701704),全书分三卷,共收录260种药物,并归并同类条文,校注疑误。全书从生理到病理,都贯串着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五脏六腑,寒热气血等理论,具有藏族的民族特色,其中有一些疾病是高原所特有的,有些病名至今未能找到中医或西医学中相匹的病名,藏医中关于胚胎学的认识,认为是由父精母血的结合,逐渐发展起来,并且由简单到复杂,最后形成胎儿。藏医在胚胎学方面的认识在世界生物学史上是很先进的。


   孟诜(公元621~公元713年),唐代汝州梁县新丰乡子平里人(今河南省汝州市陵头镇孟庄村),著名学者、医学家、饮食家。他是我国古代112位医学家之一,其著作《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与现代营养学相一致,为我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孟诜被誉为世界食疗学的鼻祖。


『孟诜治瘟』

   相传唐代时一场瘟疫突然降临,长安城附近的几个村庄出现大批死人现象,长安一片恐惶,当地郎中开药救治,但无济于事,皇上派孟诜诊断。经诊断后,孟诜认为是瘴气所为,查清了病因后,召集郎中百人分头去嵩山采集中草药和适用的绿豆等熬制药茶,并根据不同病情、病人让其分别饮下,很快疫病得到控制,皇上念其有功,赐封为“司马”。

  《理伤续断方》,唐•蔺道人撰,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较科学地总结了唐代以前在伤科方面的主要成就,集中论述了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还收藏医方40余首,包括汤、散、丹、丸、贴药、洗剂和内服药。该书在整复骨关节脱位方面多有创造,对肩关节髋关节脱位的整复,创肩关节脱位的”椅背复位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为纪念蔺道人,将其传书《理伤续断方》改名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蔺道人(约790850年)长安人,唐代医僧。精于骨伤理论和医疗技术,蔺氏即将自己的医疗技术和整骨书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人。


『学术思想』

   蔺氏第一次倡导和规定了骨折脱臼等损伤的治疗常规:即清洁伤口、检查诊断、牵引整复、复位敷药、夹板固定、复查换药、服药、再洗等,介绍了正骨手法的14个步骤、方法和方药,并论述了处理损伤、关节脱臼以及伤科常用的止血、手术复位、牵引、扩创填塞、缝合等具体操作技术。

   《经效产宝》唐•昝殷撰于大中年间(847852)。此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崇文总目》著录于目,作三卷,分52篇,371方。上卷论述养胎、保胎、安胎、食忌、恶阻、胎动不安、漏胞下血、身肿腹胀以及难产诸疾。特别对横产、倒产作重点介绍。中下卷论述产科各种疾病的治疗与方剂共25篇。书末续编录周颋的《传授济急方论》和李师中、郭稽中的“论二十一证”。另有“产后十八论方”,这些都是宋代以前产科名著,有重要参考价值。


   昝殷,唐代成都人,精通医理,擅长产科,通晓药物学,唐大中年间(847852),他将前人有关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自己临症验方共378首,编成《经效产宝》一书,共三卷。此外对摄生、食疗也颇有研究,他的食治医方多具取材容易、价廉效验之特点,著有《道养方》、《食医心监》各三卷,今亦存。


   《颅囟经》系儿科著作,不著撰人。全书分为二卷,上卷论述小儿脉法、病证、治疗以及小儿疾病的特殊诊断和鉴别方法,并对小儿惊、痫、癫、疳、痢、火丹等证详加论述;下卷载火丹(丹毒)15候,治疗多以秘方,计1619方。书中祝由法等保留了早期医书的内容。


〖隋唐名医〗

   张文仲(620700) 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著名医学家。曾任尚药奉御,他和李虔纵、韦慈藏3人,被当时医家公认是则天帝和中宗以后名医之首。文仲对心绞痛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相当准确。尤其擅长风疾和脚气病的治疗。则天帝曾令他邀集当时名医,共同撰写《疗风气诸方》。曾撰写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18首上呈。另著《随身备急方》3卷,《小儿五疳二十四候论》1卷,惜诸书均佚。

   王冰,唐代医学家,自号启玄子,据《古今医统》载,宝应年间(762763年)任太仆令,故后人亦称“王太仆”。他平素钻研医学,积十二年时间,编次、注释《黄帝内经素问》九卷,书中对针灸的刺法,有独特的见解,指出针刺治疗疾病时,医者首要的关键是“持神”,同时强调候气是针刺治好疾病的关键,在腧穴方面提倡以“同身寸”为主的正确取穴法,并校正了一些腧穴的位置。在针剌治疗中,不仅继承古法,而且有所发展,丰富了针灸学的内容,促进了唐代针灸治疗学的发展。


   王焘(670755年),陕西人,是唐朝宰相王郿的曾孙。王氏“幼多疾病,长好医术”,后来在国家藏书的弘文馆工作二十余年,得以博览方书,采集诸家医方,著有《外台秘要》。书中除有内、外、妇、儿各科医方等内容外,还有专论灸法的篇章。强调灸法不仅治疗杂症收效最好,且能救治急性热病,不仅虚证用灸,实证亦可用灸。但王焘只讲灸,不谈针,认为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力贬针法,亦非得当,不过他崇尚灸疗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久病成医,尽孝成医』

   王焘出身官宦世家,幼年体弱多病,尝够了病痛的滋味。长大后为了治好自己的病,为了强身健体,便在公务之余,发奋读医学著作。与此同时,他母亲也进入年老体弱的时期。王焘禀性孝顺,母亲患病时,长期衣不解带地照看护理,并遍访名医,遍查医著,寻找良方。俗话说“久病成医”,慢慢地王焘对医学渐渐入门。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文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传承、弘扬、保护、发展中医药文化,使其焕发新光彩和新魅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好朋友拼搏岁月描锦绣,进取人生奏华章!



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之隋唐时期(二)

〖中医药文化〗

   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华瑰宝;增强民族自信!


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之隋唐时期(二)

〖医药名著及作者〗

   《食疗本草》唐•孟诜撰成于唐长安年间(701704),全书分三卷,共收录260种药物,并归并同类条文,校注疑误。全书从生理到病理,都贯串着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五脏六腑,寒热气血等理论,具有藏族的民族特色,其中有一些疾病是高原所特有的,有些病名至今未能找到中医或西医学中相匹的病名,藏医中关于胚胎学的认识,认为是由父精母血的结合,逐渐发展起来,并且由简单到复杂,最后形成胎儿。藏医在胚胎学方面的认识在世界生物学史上是很先进的。


   孟诜(公元621~公元713年),唐代汝州梁县新丰乡子平里人(今河南省汝州市陵头镇孟庄村),著名学者、医学家、饮食家。他是我国古代112位医学家之一,其著作《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与现代营养学相一致,为我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孟诜被誉为世界食疗学的鼻祖。


『孟诜治瘟』

   相传唐代时一场瘟疫突然降临,长安城附近的几个村庄出现大批死人现象,长安一片恐惶,当地郎中开药救治,但无济于事,皇上派孟诜诊断。经诊断后,孟诜认为是瘴气所为,查清了病因后,召集郎中百人分头去嵩山采集中草药和适用的绿豆等熬制药茶,并根据不同病情、病人让其分别饮下,很快疫病得到控制,皇上念其有功,赐封为“司马”。

  《理伤续断方》,唐•蔺道人撰,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骨伤科专著。较科学地总结了唐代以前在伤科方面的主要成就,集中论述了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还收藏医方40余首,包括汤、散、丹、丸、贴药、洗剂和内服药。该书在整复骨关节脱位方面多有创造,对肩关节髋关节脱位的整复,创肩关节脱位的”椅背复位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为纪念蔺道人,将其传书《理伤续断方》改名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蔺道人(约790850年)长安人,唐代医僧。精于骨伤理论和医疗技术,蔺氏即将自己的医疗技术和整骨书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后人。


『学术思想』

   蔺氏第一次倡导和规定了骨折脱臼等损伤的治疗常规:即清洁伤口、检查诊断、牵引整复、复位敷药、夹板固定、复查换药、服药、再洗等,介绍了正骨手法的14个步骤、方法和方药,并论述了处理损伤、关节脱臼以及伤科常用的止血、手术复位、牵引、扩创填塞、缝合等具体操作技术。

   《经效产宝》唐•昝殷撰于大中年间(847852)。此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崇文总目》著录于目,作三卷,分52篇,371方。上卷论述养胎、保胎、安胎、食忌、恶阻、胎动不安、漏胞下血、身肿腹胀以及难产诸疾。特别对横产、倒产作重点介绍。中下卷论述产科各种疾病的治疗与方剂共25篇。书末续编录周颋的《传授济急方论》和李师中、郭稽中的“论二十一证”。另有“产后十八论方”,这些都是宋代以前产科名著,有重要参考价值。


   昝殷,唐代成都人,精通医理,擅长产科,通晓药物学,唐大中年间(847852),他将前人有关经、带、胎、产及产后诸症的经验效方及自己临症验方共378首,编成《经效产宝》一书,共三卷。此外对摄生、食疗也颇有研究,他的食治医方多具取材容易、价廉效验之特点,著有《道养方》、《食医心监》各三卷,今亦存。


   《颅囟经》系儿科著作,不著撰人。全书分为二卷,上卷论述小儿脉法、病证、治疗以及小儿疾病的特殊诊断和鉴别方法,并对小儿惊、痫、癫、疳、痢、火丹等证详加论述;下卷载火丹(丹毒)15候,治疗多以秘方,计1619方。书中祝由法等保留了早期医书的内容。


〖隋唐名医〗

   张文仲(620700) 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著名医学家。曾任尚药奉御,他和李虔纵、韦慈藏3人,被当时医家公认是则天帝和中宗以后名医之首。文仲对心绞痛的诊断和预后,判断相当准确。尤其擅长风疾和脚气病的治疗。则天帝曾令他邀集当时名医,共同撰写《疗风气诸方》。曾撰写四时常服及轻重大小诸方18首上呈。另著《随身备急方》3卷,《小儿五疳二十四候论》1卷,惜诸书均佚。

   王冰,唐代医学家,自号启玄子,据《古今医统》载,宝应年间(762763年)任太仆令,故后人亦称“王太仆”。他平素钻研医学,积十二年时间,编次、注释《黄帝内经素问》九卷,书中对针灸的刺法,有独特的见解,指出针刺治疗疾病时,医者首要的关键是“持神”,同时强调候气是针刺治好疾病的关键,在腧穴方面提倡以“同身寸”为主的正确取穴法,并校正了一些腧穴的位置。在针剌治疗中,不仅继承古法,而且有所发展,丰富了针灸学的内容,促进了唐代针灸治疗学的发展。


   王焘(670755年),陕西人,是唐朝宰相王郿的曾孙。王氏“幼多疾病,长好医术”,后来在国家藏书的弘文馆工作二十余年,得以博览方书,采集诸家医方,著有《外台秘要》。书中除有内、外、妇、儿各科医方等内容外,还有专论灸法的篇章。强调灸法不仅治疗杂症收效最好,且能救治急性热病,不仅虚证用灸,实证亦可用灸。但王焘只讲灸,不谈针,认为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力贬针法,亦非得当,不过他崇尚灸疗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久病成医,尽孝成医』

   王焘出身官宦世家,幼年体弱多病,尝够了病痛的滋味。长大后为了治好自己的病,为了强身健体,便在公务之余,发奋读医学著作。与此同时,他母亲也进入年老体弱的时期。王焘禀性孝顺,母亲患病时,长期衣不解带地照看护理,并遍访名医,遍查医著,寻找良方。俗话说“久病成医”,慢慢地王焘对医学渐渐入门。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中华文化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传承、弘扬、保护、发展中医药文化,使其焕发新光彩和新魅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好朋友拼搏岁月描锦绣,进取人生奏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