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
阴阳千年传,
杏林立医纲;
调治要疾除,
国粹寰宇扬。
『简介』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一般地说,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都属于阳;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机能衰减的,都属于阴。
『发展』
阴阳学说在殷周之际已经见诸文字记载,而成为一种古代哲学范畴的阴阳学说,则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根据历史文献分析,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阴阳概念的提出和演变经历了不同的认识和发展阶段,反映出古人对阴阳学说的认识具有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
随认识的深化,古人又逐渐把对阴阳的理解建在物质的运动变化之上,并用阴阳的物质变化来解释某些当时难以阐明的自然现象古代医家在吸收阴阳对立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积累的解剖、生理知识和疾病的防治经验,从而形成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主要是作为方法论,用以阐释生命现象的基本矛盾和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并贯穿于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用药等各个环节,成为中医药学之纲领。
『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斗争:阴阳两方面的相互对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盛则阳病,阳励则阴病”。就是指出了阴阳的胜负、失调,就要导致疾病的发生。而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两个对立着的方面,也不是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着的。
2、阴阳的依存互根:阴阳的两个方面,既是互相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面,都汉有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无所谓下;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无所谓寒;没有寒,也无所谓热。阴阳两方面都是这样,阴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双另一方为存在条件。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又称为“互根”。
3、阴阳的消长转化:阴阳消长,是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变化之中。在正常情况下,这种“阴阳消长”,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如果这种“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度,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时,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偏盛偏衰,也就是疾病的发生。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当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还可以各自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阴阳学应用』
1、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
无论是人体的整体还是各部分的生理功能,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
心位于胸中而居膈上,为阳中之阳,其意义在于心有主持阳气而恶热的生理特性。火性光明,烛照万物,心的阳热之气不但可以维持心脏自身的生理功能,还有温养全身的作用。从经脉循行来看,手少阴心经的一支无穴通路上达头面,即“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而头为诸阳之会。从而体现了心在五脏中的阳的特性。
肺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肺的位置在脏腑中最高,覆盖诸脏,为阳,肺主行水,通调水道为水上之源,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将水液和水谷精微向上、向下或向外输送。为阴。
肝为阴中之阳,因肝藏血,而肝属木主升发,具有充满生机、升发生长(阳的特点)的特性,且与胆互为表里。虽居于腹阴而藏血,然其体阴而用阳,病理状态下多表现为肝阳上亢、肝风上扰,甚则肝风内动。另外,足厥阴肝经无穴通路也上达头面,即“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同样体现了肝在五脏中阳的特性。
脾:“至”有到的意思、非寻常达到之意。“至阴”就是由阳到阴由阴出阳升降出入通达转枢意思。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能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并能充养先天之精。脾气散布气血,则“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这正是脾属土、土旺四旁的功能体现。所以,在五脏阴阳中,它归属于至阴。张介宾说:“脾以阴中之至阴而分主四季,故通于土气,……故曰此至阴之类”。
肾在五行中属水,为阴中之阴,肾藏精,精属阴,肾主水,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和排泄的功能。故肾又有“水脏”之称。
2、病症之阴阳
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
阴 证
唇口青白目无神,声低息短但欲寐,身重懒言体畏寒,饮食无味吐清涎,舌质青滑或黑润,苔白浅黄润滑色,津液满口不思饮,口渴思饮不欲咽,或者口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口气腥臭寒热杂,寒多热少食不下,脉息无神是阴证。舌虽无苔但口润,二便自利口不渴,专注回阳无差错。
阳 证
阴虚面目唇口红,精神不倦不知眠,口臭气粗声音亮,恶热身轻大便干,溲赤黄短烧灼热,口渴饮冷饮不休,六脉长大有力气,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满口刺,烦躁潮热或盗汗,干咳多痰或少痰,脉息有神是阳证。口渴饮冷身发热,二便不利烦谵语,身冷如冰形如死,此是热极内潜伏,阳不达外似纯阴,此时还需验口气,口气虽微热气蒸,舌根虽红但不青,急宜攻下存津液,莫认阴证误性命。
3、药物之阴阳
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
药性:主要有寒、热、温、凉四种,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热、温属阳。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药味:主要有酸、苦、甘、辛、咸五种,称为“五味”,另还有一种淡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指导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就是以阴阳为基础的。人体的阴阳,是生命的根本。注重养生是保持身体健康无病的重要手段,而其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善于调整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之阴阳,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依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体质者,夏用温热之药预培其阳,则冬不易发病;对“能冬不能夏”的阴虚阳亢体质者,冬用凉润之品预养其阴,则夏不易发病。此即所谓“冬病夏治”、“夏病冬养”之法。
祝好朋友一代英豪九州生色,八方捷报四季呈祥!
〖中医药文化〗
阴阳千年传,
杏林立医纲;
调治要疾除,
国粹寰宇扬。
『简介』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一般地说,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机能亢进的,都属于阳;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机能衰减的,都属于阴。
『发展』
阴阳学说在殷周之际已经见诸文字记载,而成为一种古代哲学范畴的阴阳学说,则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根据历史文献分析,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阴阳概念的提出和演变经历了不同的认识和发展阶段,反映出古人对阴阳学说的认识具有一个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
随认识的深化,古人又逐渐把对阴阳的理解建在物质的运动变化之上,并用阴阳的物质变化来解释某些当时难以阐明的自然现象古代医家在吸收阴阳对立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积累的解剖、生理知识和疾病的防治经验,从而形成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主要是作为方法论,用以阐释生命现象的基本矛盾和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并贯穿于中医临床诊断、治疗用药等各个环节,成为中医药学之纲领。
『基本内容』
1、阴阳的对立斗争:阴阳两方面的相互对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盛则阳病,阳励则阴病”。就是指出了阴阳的胜负、失调,就要导致疾病的发生。而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两个对立着的方面,也不是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着的。
2、阴阳的依存互根:阴阳的两个方面,既是互相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面,都汉有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无所谓下;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无所谓寒;没有寒,也无所谓热。阴阳两方面都是这样,阴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双另一方为存在条件。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又称为“互根”。
3、阴阳的消长转化:阴阳消长,是说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变化之中。在正常情况下,这种“阴阳消长”,是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如果这种“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度,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时,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偏盛偏衰,也就是疾病的发生。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当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还可以各自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阴阳学应用』
1、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
无论是人体的整体还是各部分的生理功能,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
心位于胸中而居膈上,为阳中之阳,其意义在于心有主持阳气而恶热的生理特性。火性光明,烛照万物,心的阳热之气不但可以维持心脏自身的生理功能,还有温养全身的作用。从经脉循行来看,手少阴心经的一支无穴通路上达头面,即“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而头为诸阳之会。从而体现了心在五脏中的阳的特性。
肺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肺的位置在脏腑中最高,覆盖诸脏,为阳,肺主行水,通调水道为水上之源,通过肺的宣发与肃降将水液和水谷精微向上、向下或向外输送。为阴。
肝为阴中之阳,因肝藏血,而肝属木主升发,具有充满生机、升发生长(阳的特点)的特性,且与胆互为表里。虽居于腹阴而藏血,然其体阴而用阳,病理状态下多表现为肝阳上亢、肝风上扰,甚则肝风内动。另外,足厥阴肝经无穴通路也上达头面,即“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同样体现了肝在五脏中阳的特性。
脾:“至”有到的意思、非寻常达到之意。“至阴”就是由阳到阴由阴出阳升降出入通达转枢意思。又为“气血生化之源”能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并能充养先天之精。脾气散布气血,则“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这正是脾属土、土旺四旁的功能体现。所以,在五脏阴阳中,它归属于至阴。张介宾说:“脾以阴中之至阴而分主四季,故通于土气,……故曰此至阴之类”。
肾在五行中属水,为阴中之阴,肾藏精,精属阴,肾主水,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和排泄的功能。故肾又有“水脏”之称。
2、病症之阴阳
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
阴 证
唇口青白目无神,声低息短但欲寐,身重懒言体畏寒,饮食无味吐清涎,舌质青滑或黑润,苔白浅黄润滑色,津液满口不思饮,口渴思饮不欲咽,或者口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口气腥臭寒热杂,寒多热少食不下,脉息无神是阴证。舌虽无苔但口润,二便自利口不渴,专注回阳无差错。
阳 证
阴虚面目唇口红,精神不倦不知眠,口臭气粗声音亮,恶热身轻大便干,溲赤黄短烧灼热,口渴饮冷饮不休,六脉长大有力气,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满口刺,烦躁潮热或盗汗,干咳多痰或少痰,脉息有神是阳证。口渴饮冷身发热,二便不利烦谵语,身冷如冰形如死,此是热极内潜伏,阳不达外似纯阴,此时还需验口气,口气虽微热气蒸,舌根虽红但不青,急宜攻下存津液,莫认阴证误性命。
3、药物之阴阳
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
药性:主要有寒、热、温、凉四种,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热、温属阳。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药味:主要有酸、苦、甘、辛、咸五种,称为“五味”,另还有一种淡味。其中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指导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之道就是以阴阳为基础的。人体的阴阳,是生命的根本。注重养生是保持身体健康无病的重要手段,而其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善于调整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之阴阳,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依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体质者,夏用温热之药预培其阳,则冬不易发病;对“能冬不能夏”的阴虚阳亢体质者,冬用凉润之品预养其阴,则夏不易发病。此即所谓“冬病夏治”、“夏病冬养”之法。
祝好朋友一代英豪九州生色,八方捷报四季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