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医院吃的白色“糖丸”,去哪儿了?
2020-04-15



历史上的今天.png

1896年4月15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结束。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后沉没。

1927年4月15日,继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开始在广州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工人积极分子,制造了血腥的“四·一五”广州大屠杀。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代表团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1985年4月15日,中美合作制造飞机协议生效。

1991年4月15日,“希望工程”开始实施。


小时候在医院吃的白色“糖丸”,去哪儿了?


从前我们以为这是医生为了安慰和鼓励我们才把甜滋滋的“糖丸”奖赏给我们。其实,不要小瞧了这颗小“糖丸”,它是一种承载了几代人童年回忆的疫苗。它背后还藏了个激动人心的故事,也因为它使得整个中国成功将脊灰状态消灭,拯救了无数的儿童。

是的,“糖丸”就是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现在的人可能对小儿麻痹症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脊髓灰质炎(脊灰)也就是俗称的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十分可怕的传染病。那时候脊髓灰质炎病毒曾席卷我们国家,肆虐了无数儿童,包括很多新生儿童。


时间回到1955年

脊髓灰质炎在江苏南通暴发:全市1680人突然瘫痪,其中大多为儿童。病毒随后迅速蔓延到青岛、上海、南宁等地。这种病多发于七岁以下的儿童,有些孩子可能因此手不能动了,有些可能不会走路了,最严重的是没办法自主呼吸,而且一旦得病就无法治愈。

有个家长背着瘫痪的孩子过来找顾方舟说:“顾大夫,你把我的孩子治好吧,他以后还得走路,参加国家建设呢。”

他当时只能遗憾地回答:“太抱歉了,我们对这个病还没有治愈的办法。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到医院去整形、矫正,恢复部分功能,要让他完全恢复到正常不可能。”

他看到那个家长的眼神马上黯淡了下来。这件事一直影响着顾方舟。我国当时每年有一两千万新生儿,他知道早一天研究出疫苗,就能早一天挽救更多孩子的未来。

当时,国际上存在“死”“活”疫苗两种技术路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说,当时的情况下,考虑个人的得失,选择死疫苗最稳妥,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死疫苗是比较成熟的路线,但要打三针,每针几十块钱,过一段时间还要补打第四针。要让中国新生儿都能安全注射疫苗,还需要培养专业的队伍,以当时的国力并非易事。而活疫苗的成本是死疫苗的千分之一,但因为刚刚发明,药效如何、不良反应有多大,都是未知之数。

深思熟虑后,顾方舟认定,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只能走活疫苗路线。一支脊灰活疫苗研究协作组随后成立,由顾方舟担任组长。顾方舟团队在昆明建立了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与死神争分夺秒。就这样,一个护佑中国千万儿童生命健康的疫苗实验室从昆明远郊的山洞起家了。

顾方舟自己带人挖洞、建房,实验室拔地而起。疫苗三期试验的第一期需要在少数人身上检验效果,这就意味着受试者要面临未知的风险。顾方舟和同事们毫不犹豫地做出自己先试用疫苗的决定。顾方舟义无反顾地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吉凶未卜的一周过去后,他的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出现任何异常。但这一结果并未让他放松——成人大多对脊灰病毒有免疫力,必须证明这疫苗对小孩也安全才行。那么,找谁的孩子试验?谁又愿意把孩子给顾方舟做试验?

顾方舟毅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瞒着妻子,给刚满月的儿子喂下了疫苗!“我不让我的孩子喝,让人家的孩子喝,没有这个道理。”李以莞得知儿子服用了疫苗后,顾方舟这样对妻子说。

实验室一些研究人员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了这次试验。经历了漫长而煎熬的一个月,孩子们生命体征正常,这一期临床试验顺利通过。

1960年底,首批500万人份疫苗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开来。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纷纷削减。面对逐渐好转的疫情,顾方舟没有大意,他意识到疫苗的储藏条件对不少地区难度不小,同时服用也是个问题。经过反复探索实验,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诞生了:把疫苗做成糖丸。

1990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开始实施,此后几年病例数逐年快速下降,自1994年9月在湖北襄阳县发生最后一例患者后,至今没有发现由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卫生部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为什么现在不吃“糖丸”?

其实脊髓灰质炎疫苗有两种,一种是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OPV),还有一种是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IPV),这种IPV疫苗是由灭活了的病毒制成,需要注射。

因为有了疫苗出现,全球的小儿麻痹症发病率逐年下降了好多。其实IPV比OPV出现得要更早,只不过当时生活条件差、病毒的传播又较普遍,IPV无法保护肠道黏膜,免疫效果比不上OPV。

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更倾向于灭活病毒疫苗IPV比减毒活疫苗OPV更安全。加上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到2018年,如期全部使用IPV。所以“糖丸”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了,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过现在又有新型可口服的bOPV以滴剂形式出现了。


祝好朋友长征步向三春迈,伟业图从四化描!

小时候在医院吃的白色“糖丸”,去哪儿了?



历史上的今天.png

1896年4月15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结束。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后沉没。

1927年4月15日,继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开始在广州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工人积极分子,制造了血腥的“四·一五”广州大屠杀。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代表团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1985年4月15日,中美合作制造飞机协议生效。

1991年4月15日,“希望工程”开始实施。


小时候在医院吃的白色“糖丸”,去哪儿了?


从前我们以为这是医生为了安慰和鼓励我们才把甜滋滋的“糖丸”奖赏给我们。其实,不要小瞧了这颗小“糖丸”,它是一种承载了几代人童年回忆的疫苗。它背后还藏了个激动人心的故事,也因为它使得整个中国成功将脊灰状态消灭,拯救了无数的儿童。

是的,“糖丸”就是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现在的人可能对小儿麻痹症没有太大的感触,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脊髓灰质炎(脊灰)也就是俗称的小儿麻痹症,是一种十分可怕的传染病。那时候脊髓灰质炎病毒曾席卷我们国家,肆虐了无数儿童,包括很多新生儿童。


时间回到1955年

脊髓灰质炎在江苏南通暴发:全市1680人突然瘫痪,其中大多为儿童。病毒随后迅速蔓延到青岛、上海、南宁等地。这种病多发于七岁以下的儿童,有些孩子可能因此手不能动了,有些可能不会走路了,最严重的是没办法自主呼吸,而且一旦得病就无法治愈。

有个家长背着瘫痪的孩子过来找顾方舟说:“顾大夫,你把我的孩子治好吧,他以后还得走路,参加国家建设呢。”

他当时只能遗憾地回答:“太抱歉了,我们对这个病还没有治愈的办法。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到医院去整形、矫正,恢复部分功能,要让他完全恢复到正常不可能。”

他看到那个家长的眼神马上黯淡了下来。这件事一直影响着顾方舟。我国当时每年有一两千万新生儿,他知道早一天研究出疫苗,就能早一天挽救更多孩子的未来。

当时,国际上存在“死”“活”疫苗两种技术路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说,当时的情况下,考虑个人的得失,选择死疫苗最稳妥,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死疫苗是比较成熟的路线,但要打三针,每针几十块钱,过一段时间还要补打第四针。要让中国新生儿都能安全注射疫苗,还需要培养专业的队伍,以当时的国力并非易事。而活疫苗的成本是死疫苗的千分之一,但因为刚刚发明,药效如何、不良反应有多大,都是未知之数。

深思熟虑后,顾方舟认定,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只能走活疫苗路线。一支脊灰活疫苗研究协作组随后成立,由顾方舟担任组长。顾方舟团队在昆明建立了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与死神争分夺秒。就这样,一个护佑中国千万儿童生命健康的疫苗实验室从昆明远郊的山洞起家了。

顾方舟自己带人挖洞、建房,实验室拔地而起。疫苗三期试验的第一期需要在少数人身上检验效果,这就意味着受试者要面临未知的风险。顾方舟和同事们毫不犹豫地做出自己先试用疫苗的决定。顾方舟义无反顾地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吉凶未卜的一周过去后,他的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出现任何异常。但这一结果并未让他放松——成人大多对脊灰病毒有免疫力,必须证明这疫苗对小孩也安全才行。那么,找谁的孩子试验?谁又愿意把孩子给顾方舟做试验?

顾方舟毅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瞒着妻子,给刚满月的儿子喂下了疫苗!“我不让我的孩子喝,让人家的孩子喝,没有这个道理。”李以莞得知儿子服用了疫苗后,顾方舟这样对妻子说。

实验室一些研究人员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了这次试验。经历了漫长而煎熬的一个月,孩子们生命体征正常,这一期临床试验顺利通过。

1960年底,首批500万人份疫苗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开来。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纷纷削减。面对逐渐好转的疫情,顾方舟没有大意,他意识到疫苗的储藏条件对不少地区难度不小,同时服用也是个问题。经过反复探索实验,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诞生了:把疫苗做成糖丸。

1990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开始实施,此后几年病例数逐年快速下降,自1994年9月在湖北襄阳县发生最后一例患者后,至今没有发现由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卫生部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为什么现在不吃“糖丸”?

其实脊髓灰质炎疫苗有两种,一种是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OPV),还有一种是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IPV),这种IPV疫苗是由灭活了的病毒制成,需要注射。

因为有了疫苗出现,全球的小儿麻痹症发病率逐年下降了好多。其实IPV比OPV出现得要更早,只不过当时生活条件差、病毒的传播又较普遍,IPV无法保护肠道黏膜,免疫效果比不上OPV。

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更倾向于灭活病毒疫苗IPV比减毒活疫苗OPV更安全。加上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到2018年,如期全部使用IPV。所以“糖丸”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了,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过现在又有新型可口服的bOPV以滴剂形式出现了。


祝好朋友长征步向三春迈,伟业图从四化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