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役上下五千年,
谁想今朝我有田。
全赖毛公开令旦,
天清花醉陌阡妍。
1915年1月9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丘吉尔组织的加里波利战役开始。
1940年1月9日,毛泽东演讲《新民主主义论》。
1946年1月9日,中国代表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参加审判战犯。
1983年1月9日,我国战国时期的大型编钟复制成功。
2008年1月9日,国务院授予王忠诚、徐光宪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新中国土改运动中是怎样斗地主的?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在土改中,“斗地主”则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划成分
在决定对一个地区开展土地改革后,当地党委首先会派遣“土改工作队”进入各村,每支工作队大概3至5人左右,其工作任务就是主持该村的土改运动。
工作队进入村庄后,就拥有了“钦差大臣”的身份,若发现村支书和村长渎职或有其他不法行为,有权随时将其罢免,重新进行选举。通过这种方式,工作队很快建立起在农民心目中的权威。
接下来,工作队需要取得农民的信任。通过走访,工作队争取进行准确摸底,搞清楚村里的大致情况,比如哪些可能被划为地主、哪些是富农、哪些又是贫雇农。
但一开始工作队的走访并不顺利,很多农民出于对地主的惧怕,不敢对工作组说出实情。工作队就通过深入农民生活调查了解,得到了农民的信任。然后,通过划成分的方式,将农民与地主在“阶级”上分离开来。
斗地主
工作队确定斗争对象后,需要引导贫农们起来斗争。不过,因为有的地方村庄的土地占有情况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度不均,甚至有的地方双方关系还较为“和谐”。
要让他们大胆斗争,必须要找一个突破口,即有人带头斗地主。在农民们看来,群体总是安全的。所以,工作队需要找一个“苦大仇深”的领头者,这个寻找的过程就成为“访苦”。
访贫问苦,是指工作队要在村里寻找典型的“苦主”,他们往往经历过一些悲惨的往事。工作队员一般会将目标人群锁定在老人、妇女及村里的边缘人这三类人身上。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些人所受的苦难最大,受压迫感最深,动员也最容易成功。在确定动员对象后,工作队员会搬进他家中,与其同吃同住,进一步发现他们的“苦难”。
为了使他们对地主剥削自己的程度有个直观的认识,工作队员们还帮助农民算账。在培养好“苦主”的同时,工作队员会进一步扩大 “苦主”范围,让他们提供村里其他同样“苦大仇深”者的线索,为工作队员确定下一个目标打下基础。
在动员到若干个“苦主”后,工作队员便将他们集中起来,让每一位“苦主”都向其他“苦主”倾诉自己的苦难,达到 “比苦”“攀苦”的效果。这样,既加强了他们的苦难意识,更培养了他们的诉苦技巧,为即将在全村范围召开的“诉苦大会”准备了条件。
诉苦会
诉苦会,是工作队举行的一种群众集会形式,规模较大之时,要求全体村民都要参加,同时安排“苦主”们在大会上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被地主压迫剥削的悲惨经历。这种集会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与会者对地主的同仇敌忾之心。通过这种集会,打垮地主在农民心目中的权威,最后迫使地主低头认罪,承认自己的剥削行为。
诉苦会的场地也很有讲究,要求会场必须严肃,参会者不得嬉笑,以达到清冷肃穆的氛围。例如在河北,即要求会场保持严肃的态度,且小组会应在贫苦农民所居住的“暗淡破烂房屋”,选择在晚上昏暗的灯光下更加直接有效。
在“诉苦会”上,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哭”,哭能充分调动会场情绪,渲染会场氛围。诉苦者苦,听者哭,小孩哭,大人哭,青年人哭,老年人也哭,不少地方贫农大会上绝大部分的干部与群众哭成一团,有些哭得昏过去了。
地主被斗倒
在地主承认自己的剥削后,农民就开始算“苦账”,即分配地主的土地与财产,这就是土改中斗地主后期的重要内容:算账与翻身。
算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巩固成果,消除农民心中可能存在的负罪感。通过给农民算账,在干部的精心引导下,让他们弄清楚地主对他们这些年来的剥削总量。这样,农民就会消除心中存在的忐忑不安,理直气壮地接受斗争的果实。
在地主被打倒之际,也是农民“翻身”之时。地主在村里原本占有的权威荡然无存,而这个权力真空随之被新的群体所填充。土改中的贫农团成员,那些在斗地主过程中表现积极的贫雇农,很快成长为村庄中新的权力掌握者。农民们获得了土地,分得了地主的财产,自然会勇敢地参军并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
祝好朋友长征步向三春迈,伟业图从四化描!
受役上下五千年,
谁想今朝我有田。
全赖毛公开令旦,
天清花醉陌阡妍。
1915年1月9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丘吉尔组织的加里波利战役开始。
1940年1月9日,毛泽东演讲《新民主主义论》。
1946年1月9日,中国代表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参加审判战犯。
1983年1月9日,我国战国时期的大型编钟复制成功。
2008年1月9日,国务院授予王忠诚、徐光宪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新中国土改运动中是怎样斗地主的?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规定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的原则和办法。在土改中,“斗地主”则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划成分
在决定对一个地区开展土地改革后,当地党委首先会派遣“土改工作队”进入各村,每支工作队大概3至5人左右,其工作任务就是主持该村的土改运动。
工作队进入村庄后,就拥有了“钦差大臣”的身份,若发现村支书和村长渎职或有其他不法行为,有权随时将其罢免,重新进行选举。通过这种方式,工作队很快建立起在农民心目中的权威。
接下来,工作队需要取得农民的信任。通过走访,工作队争取进行准确摸底,搞清楚村里的大致情况,比如哪些可能被划为地主、哪些是富农、哪些又是贫雇农。
但一开始工作队的走访并不顺利,很多农民出于对地主的惧怕,不敢对工作组说出实情。工作队就通过深入农民生活调查了解,得到了农民的信任。然后,通过划成分的方式,将农民与地主在“阶级”上分离开来。
斗地主
工作队确定斗争对象后,需要引导贫农们起来斗争。不过,因为有的地方村庄的土地占有情况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度不均,甚至有的地方双方关系还较为“和谐”。
要让他们大胆斗争,必须要找一个突破口,即有人带头斗地主。在农民们看来,群体总是安全的。所以,工作队需要找一个“苦大仇深”的领头者,这个寻找的过程就成为“访苦”。
访贫问苦,是指工作队要在村里寻找典型的“苦主”,他们往往经历过一些悲惨的往事。工作队员一般会将目标人群锁定在老人、妇女及村里的边缘人这三类人身上。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些人所受的苦难最大,受压迫感最深,动员也最容易成功。在确定动员对象后,工作队员会搬进他家中,与其同吃同住,进一步发现他们的“苦难”。
为了使他们对地主剥削自己的程度有个直观的认识,工作队员们还帮助农民算账。在培养好“苦主”的同时,工作队员会进一步扩大 “苦主”范围,让他们提供村里其他同样“苦大仇深”者的线索,为工作队员确定下一个目标打下基础。
在动员到若干个“苦主”后,工作队员便将他们集中起来,让每一位“苦主”都向其他“苦主”倾诉自己的苦难,达到 “比苦”“攀苦”的效果。这样,既加强了他们的苦难意识,更培养了他们的诉苦技巧,为即将在全村范围召开的“诉苦大会”准备了条件。
诉苦会
诉苦会,是工作队举行的一种群众集会形式,规模较大之时,要求全体村民都要参加,同时安排“苦主”们在大会上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被地主压迫剥削的悲惨经历。这种集会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与会者对地主的同仇敌忾之心。通过这种集会,打垮地主在农民心目中的权威,最后迫使地主低头认罪,承认自己的剥削行为。
诉苦会的场地也很有讲究,要求会场必须严肃,参会者不得嬉笑,以达到清冷肃穆的氛围。例如在河北,即要求会场保持严肃的态度,且小组会应在贫苦农民所居住的“暗淡破烂房屋”,选择在晚上昏暗的灯光下更加直接有效。
在“诉苦会”上,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哭”,哭能充分调动会场情绪,渲染会场氛围。诉苦者苦,听者哭,小孩哭,大人哭,青年人哭,老年人也哭,不少地方贫农大会上绝大部分的干部与群众哭成一团,有些哭得昏过去了。
地主被斗倒
在地主承认自己的剥削后,农民就开始算“苦账”,即分配地主的土地与财产,这就是土改中斗地主后期的重要内容:算账与翻身。
算账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巩固成果,消除农民心中可能存在的负罪感。通过给农民算账,在干部的精心引导下,让他们弄清楚地主对他们这些年来的剥削总量。这样,农民就会消除心中存在的忐忑不安,理直气壮地接受斗争的果实。
在地主被打倒之际,也是农民“翻身”之时。地主在村里原本占有的权威荡然无存,而这个权力真空随之被新的群体所填充。土改中的贫农团成员,那些在斗地主过程中表现积极的贫雇农,很快成长为村庄中新的权力掌握者。农民们获得了土地,分得了地主的财产,自然会勇敢地参军并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
祝好朋友长征步向三春迈,伟业图从四化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