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的大战三百回合 "回合"指什么?
2017-08-23


大战三百为哪般,

作战装备御近战。

一回一合难追赶,

终究以新退之沿。


1.png


2001年8月23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战舰首访欧洲大陆。

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轰金门。

1942年8月23日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爆发。

1913年8月23日 ,丹麦世界闻名的“小美人鱼”铜像建成。

1884年8月23日 ,法国舰队袭击福建水师,马尾海战爆发。


小说中的大战三百回合 "回合"指什么?


古代小说,说两人交战,常云“大战三百回合”。然则何谓“回合”?此词实源于古代车战。

有关资料推断,夏代已开始使用战车进行小规模车战,经商代﹑西周以迄春秋,战车一直是这一时期军队的主要作战装备,驾乘战车作战即成为这一时期战争的特征。战车兵是军队的主力兵种,以一乘战车和其附属的徒步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而计算各诸侯国的军事实力,也常常以战车为计算单位。

按《司马法》所说:车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步卒就是上面说的“徒兵”。所谓的甲士三人,就是战车上左面的“射”,用弓箭,作远程攻击;中间的“御”,战车是一车四马,中间两匹为服,左右两边的称“骖”或“騑”,御就是驾驶员;右面的“车右”,执戈盾,作近战防御,备制非常。

车战开始时,战车驶向对方,两方开始交战:先是远程,射者对攻;战车靠近后,车右用戈矛交战;然后战车擦身而过,驶向远方,再是弓箭对射。这个过程称为“合”。合就是交、交战的意思。战车驶远之后,各自必须再兜过头来,准备第二次对攻。这个战车掉头的过程,就是“回”。然后两车再驶近而“合”。一个“回”,必有一个“合”。战争就这样不停地“回”“合”“回”“合”的继续下去。直到有一方败北,在“合”之后,不再“回”,直接驾车而逃。

因为逃跑的一方是“合”完逃跑的,所以不用减速,直接冲出战场,因而有一定的速度优势;而胜利的一方,在“合”完之后,必须要减速再来一个“回”,才能发现对方的逃跑,从而再加速追逐,这就存在一个距离劣势和一个速度劣势,一般很难追上。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出现“鞌之战”中“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的情况。也因为这个原因,古代车战很难活捉对方的主将。

其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古代车轨是统一的,《左传•隐公元年》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用“同轨”来代称天下,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在车战时,战车必须循着前一次的车辙而行,否则就会发生战车对撞或者“回”的时候“合”不到一块儿的情况。当逃跑的时候,就不用再循着前一次的车辙印了,故而《左传•庄公十年》“齐鲁长勺之战”的时候,曹刿“下视其辙”,根据“视其辙乱”,就能判断出齐师战败了。

战车开始衰落,正是新兴的步兵和骑兵开始在战场上显示威力之时。同时战国末期钢铁兵器的出现和强弩的使用,也对战车极为不利。因此到秦统一后,战车已趋衰落。等到西汉时为了对付匈奴骑兵,大量使用骑兵以后,单辕驷马战车就彻底失去商周时作为军队主力兵种的地位,最终遭淘汰,退出战争舞台。

祝好朋友万物萌生春光好,事业不断创新高!


小说中的大战三百回合 "回合"指什么?


大战三百为哪般,

作战装备御近战。

一回一合难追赶,

终究以新退之沿。


1.png


2001年8月23日 ,我国自行研制的战舰首访欧洲大陆。

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轰金门。

1942年8月23日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爆发。

1913年8月23日 ,丹麦世界闻名的“小美人鱼”铜像建成。

1884年8月23日 ,法国舰队袭击福建水师,马尾海战爆发。


小说中的大战三百回合 "回合"指什么?


古代小说,说两人交战,常云“大战三百回合”。然则何谓“回合”?此词实源于古代车战。

有关资料推断,夏代已开始使用战车进行小规模车战,经商代﹑西周以迄春秋,战车一直是这一时期军队的主要作战装备,驾乘战车作战即成为这一时期战争的特征。战车兵是军队的主力兵种,以一乘战车和其附属的徒步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而计算各诸侯国的军事实力,也常常以战车为计算单位。

按《司马法》所说:车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步卒就是上面说的“徒兵”。所谓的甲士三人,就是战车上左面的“射”,用弓箭,作远程攻击;中间的“御”,战车是一车四马,中间两匹为服,左右两边的称“骖”或“騑”,御就是驾驶员;右面的“车右”,执戈盾,作近战防御,备制非常。

车战开始时,战车驶向对方,两方开始交战:先是远程,射者对攻;战车靠近后,车右用戈矛交战;然后战车擦身而过,驶向远方,再是弓箭对射。这个过程称为“合”。合就是交、交战的意思。战车驶远之后,各自必须再兜过头来,准备第二次对攻。这个战车掉头的过程,就是“回”。然后两车再驶近而“合”。一个“回”,必有一个“合”。战争就这样不停地“回”“合”“回”“合”的继续下去。直到有一方败北,在“合”之后,不再“回”,直接驾车而逃。

因为逃跑的一方是“合”完逃跑的,所以不用减速,直接冲出战场,因而有一定的速度优势;而胜利的一方,在“合”完之后,必须要减速再来一个“回”,才能发现对方的逃跑,从而再加速追逐,这就存在一个距离劣势和一个速度劣势,一般很难追上。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出现“鞌之战”中“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的情况。也因为这个原因,古代车战很难活捉对方的主将。

其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古代车轨是统一的,《左传•隐公元年》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用“同轨”来代称天下,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在车战时,战车必须循着前一次的车辙而行,否则就会发生战车对撞或者“回”的时候“合”不到一块儿的情况。当逃跑的时候,就不用再循着前一次的车辙印了,故而《左传•庄公十年》“齐鲁长勺之战”的时候,曹刿“下视其辙”,根据“视其辙乱”,就能判断出齐师战败了。

战车开始衰落,正是新兴的步兵和骑兵开始在战场上显示威力之时。同时战国末期钢铁兵器的出现和强弩的使用,也对战车极为不利。因此到秦统一后,战车已趋衰落。等到西汉时为了对付匈奴骑兵,大量使用骑兵以后,单辕驷马战车就彻底失去商周时作为军队主力兵种的地位,最终遭淘汰,退出战争舞台。

祝好朋友万物萌生春光好,事业不断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