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2015-07-07

〖历史大讲堂〗

平王东迁春秋始,吕氏齐国渐发生。

姜尚功高封山东,礼乐典章皆传承。

后世子孙多贤良,传至齐桓臻巅峰。

九合诸侯四海平,一匡天下霸业成。

〖平王东迁〗

    平王东迁是东周的开始,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不能担当共主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

〖春秋〗

    指前770-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名称起源〗

     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春秋之齐国篇

〖齐国〗

    齐国出现于西周初年,齐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谋臣姜尚之族,姜尚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同时周统治者赐予齐国一种特权——可以讨伐有罪的诸侯,凭借这项特权,齐国在西周时期已发展成为大的诸侯国。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称吕氏齐国。

〖齐庄公〗

    姓吕名购,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前553548年在位。齐庄公前期,国内廷动荡不安,曾两度迁都(薄姑、临淄),使得齐国元气大伤。齐庄公时期,齐国开始进入休养生息,不安的局面才得以改观。

〖螳臂当车〗

    庄公是个一心励精图治振兴齐国的人。有一次出游看到螳螂而不识便问车夫,车夫告诉他这个螳螂很自不量力,只知前进不知后退(螳臂当车),庄公想了想说:如果是人的话,一定是勇士,我们要尊重。于是吩咐车夫绕开那只螳螂,此后天下英雄闻讯,纷纷前来投奔。在庄公的时代,齐国逐渐强大。

〖齐僖公〗

    姜姓,吕氏,名禄甫,齐前庄公之子,前730年,齐前庄公死,齐僖公吕禄甫即位。前720年冬,齐僖公与郑庄公结盟于石门,为诸侯间互相结盟的开始。前717年夏,又与鲁隐公结盟于艾。其后十数年间齐僖公先后主持多国会盟。平宋、卫之争,与郑国、鲁国以宋殇公不向周天子朝觐而伐宋。以郕不听从周天子之命令不而伐郕。平定许使许庄公出走,立其弟吕郑为许君是为许叔。平宋华督之乱,与郑败狄戎,伐鲁及伐郑,成为一个小霸之局面。

〖文姜〗

    春秋时代鲁桓公夫人,齐僖公之女,齐襄公诸儿之妹。文姜于齐僖公二十二年,出嫁鲁国,为鲁桓公夫人。隔二年生太子同,后又生公子友。出嫁前,文姜即与其兄齐襄公私通,出嫁十五年后,随鲁桓公至齐,又与齐襄公私通。鲁桓公发现后怒责文姜,文姜告知齐襄公,而后,齐襄公宴请鲁桓公,并让公子彭生将其抱上车,鲁桓公不明不白的死去。鲁桓公死后,文姜长期居住齐国,后归鲁,但仍然常常与齐襄公相会。齐襄公后被杀死,文姜也没有离开禚地,就在那里遥遥地指挥鲁庄公管理政事。文姜在处理政务上展现了本领。

〖齐襄公〗

    姜姓,吕氏,名诸儿,齐僖公长子,齐桓公异母兄,春秋时期齐国第十四位国君,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庸无能。他与妹妹乱伦、害死妹夫鲁桓公,而后齐襄公杀了彭生以向鲁国交代。被连称、管至父等人所杀。连称立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即位。

〖公孙无知之乱〗

    公孙无知之乱是春秋时期齐国发生的一场政变。公元前686年,齐国大夫管至父、连称发动叛乱,杀害了当时的国君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齐国国君,但无知继承国君之位后不久即被雍廪的国人所杀。

〖齐桓公〗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禄甫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其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

〖管仲〗

    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华夏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改革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

〖管鲍之交〗

    管仲之所以能相齐成霸,是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的。管仲晚年曾感动地说:我与鲍叔牙经商而多取财利,他不认为我贪心;同鲍叔牙谋事,我把事情办糟了,他不认为我愚蠢;我三次从阵地上逃跑,他不认为我胆小怕死;我做官被驱逐,他不认为我不肖;我辅佐公子纠败而被囚忍辱,他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改革〗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

〖相地而衰征〗

    就是把田地按土质好坏,产量多少分为若干等级,按等级高低,征取数量不等的实物税,从而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这些实际上都是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尊王攘夷〗

    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

〖北杏会盟〗

    由于桓公逃亡时经过了郯国,郯国待桓公不好,于是桓公二年(前684)出兵灭掉了郯国,郯国君主逃向了莒国。齐桓公五年(前681年),齐、宋、陈、蔡、邾等五国国君在齐国的北杏会盟,旨在协力平息宋国内部争夺君位的变乱,齐国首开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的记录,齐桓公的威望在诸侯中开始不断提高。会盟前曾邀遂国国君入盟,遭到拒绝。北杏会盟结束后,齐桓公吞灭遂国。

〖齐鲁会盟〗

    桓公五年(前681),攻打鲁国,鲁国失败,鲁庄公请求割让城池平息战争,桓公答应了,并与鲁在柯地会盟。会上,鲁庄公的臣子曹沫拔出宝剑,劫持了齐桓公,要求齐国归还鲁国在齐鲁边境上的汶阳之田。齐桓公答应曹沫的要求。事后,齐桓公想不归还土地而且杀掉曹沫。管仲劝谏说:不给汶阳之田,只是逞一时之快。失信于诸侯,天下人就不帮我们了!最后齐桓公将汶阳之田还给了鲁国。诸侯们知道了这件事情,都认为齐桓公有信誉,渐渐地都想依附齐国了。

〖鄄地会盟〗

    齐桓公六年(前680),曾参加北杏会盟的宋国背叛盟约,齐桓公约请曾参加北杏会盟的陈、蔡二国一起出兵伐宋。宋国看到齐国打着周天子的旗号来讨伐,不想背负抗御王师、与天子作对的罪名,请求归顺王室、与诸侯和好。齐桓公觉得拉大旗作虎皮的办法比自己直接出兵更有效,便又在第二年冬天,拉着周天子的代表单伯,约集卫、郑、宋三国国君一起在鄄地会盟,各国看到周天子支持齐国,诸侯国君遂共推齐桓公为盟主,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开始确立。

〖幽地会盟〗

    齐桓公八年(前678),齐又约集鲁、宋、陈、卫、郑、许等国在幽地会盟。会上大家再推齐桓公为盟主,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救援燕国〗

    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出兵讨伐山戎救援燕国,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师。燕庄公于是送齐桓公回国一直送到了齐国的境内。桓公说:不是天子,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于是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给了燕国,叮嘱燕君学习召公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给周朝纳贡。诸侯听说此事,都拥护齐国。

〖葵丘会盟〗

    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在葵丘会盟时,周襄王因齐桓公带头支持自己继位,便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这是周天子对于诸侯国的最高奖赏。周襄王派大臣与会并送重礼,说明周襄王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会上齐桓公俨然代周天子号令诸侯,标志着齐桓公霸业达致颠峰。

〖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燕国(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来讨救兵,说燕国被附近的一个部落山戎侵犯,打了败仗。齐桓公就决定率领大军去救燕国。齐国大军到了燕国,山戎已经抢了一批百姓和财宝逃回去了。齐国和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一直向北追去。没想到他们被敌人引进了一个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样,没边没沿,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道儿。还是管仲想出一个主意来。他对齐桓公说:马也许能认得路,不如找几匹当地的老马,让它们在头里走,也许能走出这个地方。齐桓公叫人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领路。这几匹老马果然领着人马出了迷谷。

〖风马牛不相及〗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会盟北方七国准备联合进攻楚国,楚成王知道了消息,觉得齐国是毫无道理的侵略,一边集合大军准备迎战,同时也决定派大夫屈完迎上前去质问齐国。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涉吾地,何故

    齐国在齐桓公统治时期达到顶峰,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其九合诸侯,成就霸业!

    祝好朋友天开美景风云静,春到人间气象新!


春秋

〖历史大讲堂〗

平王东迁春秋始,吕氏齐国渐发生。

姜尚功高封山东,礼乐典章皆传承。

后世子孙多贤良,传至齐桓臻巅峰。

九合诸侯四海平,一匡天下霸业成。

〖平王东迁〗

    平王东迁是东周的开始,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不能担当共主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

〖春秋〗

    指前770-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名称起源〗

     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春秋之齐国篇

〖齐国〗

    齐国出现于西周初年,齐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谋臣姜尚之族,姜尚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同时周统治者赐予齐国一种特权——可以讨伐有罪的诸侯,凭借这项特权,齐国在西周时期已发展成为大的诸侯国。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称吕氏齐国。

〖齐庄公〗

    姓吕名购,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前553548年在位。齐庄公前期,国内廷动荡不安,曾两度迁都(薄姑、临淄),使得齐国元气大伤。齐庄公时期,齐国开始进入休养生息,不安的局面才得以改观。

〖螳臂当车〗

    庄公是个一心励精图治振兴齐国的人。有一次出游看到螳螂而不识便问车夫,车夫告诉他这个螳螂很自不量力,只知前进不知后退(螳臂当车),庄公想了想说:如果是人的话,一定是勇士,我们要尊重。于是吩咐车夫绕开那只螳螂,此后天下英雄闻讯,纷纷前来投奔。在庄公的时代,齐国逐渐强大。

〖齐僖公〗

    姜姓,吕氏,名禄甫,齐前庄公之子,前730年,齐前庄公死,齐僖公吕禄甫即位。前720年冬,齐僖公与郑庄公结盟于石门,为诸侯间互相结盟的开始。前717年夏,又与鲁隐公结盟于艾。其后十数年间齐僖公先后主持多国会盟。平宋、卫之争,与郑国、鲁国以宋殇公不向周天子朝觐而伐宋。以郕不听从周天子之命令不而伐郕。平定许使许庄公出走,立其弟吕郑为许君是为许叔。平宋华督之乱,与郑败狄戎,伐鲁及伐郑,成为一个小霸之局面。

〖文姜〗

    春秋时代鲁桓公夫人,齐僖公之女,齐襄公诸儿之妹。文姜于齐僖公二十二年,出嫁鲁国,为鲁桓公夫人。隔二年生太子同,后又生公子友。出嫁前,文姜即与其兄齐襄公私通,出嫁十五年后,随鲁桓公至齐,又与齐襄公私通。鲁桓公发现后怒责文姜,文姜告知齐襄公,而后,齐襄公宴请鲁桓公,并让公子彭生将其抱上车,鲁桓公不明不白的死去。鲁桓公死后,文姜长期居住齐国,后归鲁,但仍然常常与齐襄公相会。齐襄公后被杀死,文姜也没有离开禚地,就在那里遥遥地指挥鲁庄公管理政事。文姜在处理政务上展现了本领。

〖齐襄公〗

    姜姓,吕氏,名诸儿,齐僖公长子,齐桓公异母兄,春秋时期齐国第十四位国君,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庸无能。他与妹妹乱伦、害死妹夫鲁桓公,而后齐襄公杀了彭生以向鲁国交代。被连称、管至父等人所杀。连称立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即位。

〖公孙无知之乱〗

    公孙无知之乱是春秋时期齐国发生的一场政变。公元前686年,齐国大夫管至父、连称发动叛乱,杀害了当时的国君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齐国国君,但无知继承国君之位后不久即被雍廪的国人所杀。

〖齐桓公〗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禄甫的三儿子,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其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为齐桓公。

〖管仲〗

    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华夏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改革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

〖管鲍之交〗

    管仲之所以能相齐成霸,是与鲍叔牙的知才善荐分不开的。管仲晚年曾感动地说:我与鲍叔牙经商而多取财利,他不认为我贪心;同鲍叔牙谋事,我把事情办糟了,他不认为我愚蠢;我三次从阵地上逃跑,他不认为我胆小怕死;我做官被驱逐,他不认为我不肖;我辅佐公子纠败而被囚忍辱,他不认为我不知羞耻……。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改革〗

    管仲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

〖相地而衰征〗

    就是把田地按土质好坏,产量多少分为若干等级,按等级高低,征取数量不等的实物税,从而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这些实际上都是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尊王攘夷〗

    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

〖北杏会盟〗

    由于桓公逃亡时经过了郯国,郯国待桓公不好,于是桓公二年(前684)出兵灭掉了郯国,郯国君主逃向了莒国。齐桓公五年(前681年),齐、宋、陈、蔡、邾等五国国君在齐国的北杏会盟,旨在协力平息宋国内部争夺君位的变乱,齐国首开以诸侯身份主持天下会盟的记录,齐桓公的威望在诸侯中开始不断提高。会盟前曾邀遂国国君入盟,遭到拒绝。北杏会盟结束后,齐桓公吞灭遂国。

〖齐鲁会盟〗

    桓公五年(前681),攻打鲁国,鲁国失败,鲁庄公请求割让城池平息战争,桓公答应了,并与鲁在柯地会盟。会上,鲁庄公的臣子曹沫拔出宝剑,劫持了齐桓公,要求齐国归还鲁国在齐鲁边境上的汶阳之田。齐桓公答应曹沫的要求。事后,齐桓公想不归还土地而且杀掉曹沫。管仲劝谏说:不给汶阳之田,只是逞一时之快。失信于诸侯,天下人就不帮我们了!最后齐桓公将汶阳之田还给了鲁国。诸侯们知道了这件事情,都认为齐桓公有信誉,渐渐地都想依附齐国了。

〖鄄地会盟〗

    齐桓公六年(前680),曾参加北杏会盟的宋国背叛盟约,齐桓公约请曾参加北杏会盟的陈、蔡二国一起出兵伐宋。宋国看到齐国打着周天子的旗号来讨伐,不想背负抗御王师、与天子作对的罪名,请求归顺王室、与诸侯和好。齐桓公觉得拉大旗作虎皮的办法比自己直接出兵更有效,便又在第二年冬天,拉着周天子的代表单伯,约集卫、郑、宋三国国君一起在鄄地会盟,各国看到周天子支持齐国,诸侯国君遂共推齐桓公为盟主,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开始确立。

〖幽地会盟〗

    齐桓公八年(前678),齐又约集鲁、宋、陈、卫、郑、许等国在幽地会盟。会上大家再推齐桓公为盟主,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救援燕国〗

    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出兵讨伐山戎救援燕国,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师。燕庄公于是送齐桓公回国一直送到了齐国的境内。桓公说:不是天子,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对燕无礼。于是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给了燕国,叮嘱燕君学习召公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给周朝纳贡。诸侯听说此事,都拥护齐国。

〖葵丘会盟〗

    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在葵丘会盟时,周襄王因齐桓公带头支持自己继位,便派宰孔赐给齐桓公祭庙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车马,这是周天子对于诸侯国的最高奖赏。周襄王派大臣与会并送重礼,说明周襄王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会上齐桓公俨然代周天子号令诸侯,标志着齐桓公霸业达致颠峰。

〖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燕国(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来讨救兵,说燕国被附近的一个部落山戎侵犯,打了败仗。齐桓公就决定率领大军去救燕国。齐国大军到了燕国,山戎已经抢了一批百姓和财宝逃回去了。齐国和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一直向北追去。没想到他们被敌人引进了一个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样,没边没沿,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道儿。还是管仲想出一个主意来。他对齐桓公说:马也许能认得路,不如找几匹当地的老马,让它们在头里走,也许能走出这个地方。齐桓公叫人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领路。这几匹老马果然领着人马出了迷谷。

〖风马牛不相及〗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会盟北方七国准备联合进攻楚国,楚成王知道了消息,觉得齐国是毫无道理的侵略,一边集合大军准备迎战,同时也决定派大夫屈完迎上前去质问齐国。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涉吾地,何故

    齐国在齐桓公统治时期达到顶峰,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其九合诸侯,成就霸业!

    祝好朋友天开美景风云静,春到人间气象新!